葡萄霜霉病防治莫忘源头

来源 :果农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h00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霜霉病是葡萄生产上的一大病害,对于从事葡萄生产、尤其是露地葡萄种植者来说,其病害防不胜防,往往治而再治,种植者每年为此付出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成效却不大。本人从事露地葡萄生产十余年,对于霜霉病防治稍有心得,今介绍于后,愿与大家共同交流学习。
  
  1 霜霉病防治莫忘“源头”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笔者认为霜霉病防治亦要从春季做起,众所周知,越冬霜霉病菌多以菌丝或卵孢子形式、于葡萄落叶或芽眼中越冬,湿度是决定其存活量多少的关键条件,冬季雨雪较多的年份,霜霉病菌存活量尤高。每年春季在多雨雾、高湿的条件下,气温11~13℃时,越冬残存的卵孢子即可产生孢子囊,并释放游动孢子,随即成为每年的最初传染源,之后于整个生长季,反复循环侵染,此时病菌数量相对微弱。对药物抵抗力亦不强,因此防治霜霉病应抓住春季这一大好时机,从“源头”做起,积极防治。本人的做法是。春季葡萄展叶3~4片时(约成叶的1/2大小)使用内吸性良霜(10%烯酰吗啉水乳剂)1500倍液或三乙磷铝酸700倍液1次,此次用药,可有效杀灭春季产生的病菌孢子,减少病菌数量,改变以往追着霉层打歼灭的被动做法。将起到治标作用,在全年霜霉病防治中,举足轻重,至关重要。
  
  2 注意叶背霉层的首次出现,及时喷药
  
  每年自5月25日至6月15日左右(南京地区)葡萄园中,总会有几株或几片叶上有少量霉层出现,观察几次,却未大面积发生、扩展,好多种植户认为没事,便不积极施用内吸剂防治,岂不知这样又错过了霜霉病防治的一次绝佳机会,从而直接导致7~9月份霜霉病的反复发生。愈发愈烈。因此。建议此时要再次施用优秀的内吸性杀霜霉病药剂,切勿掉以轻心“放虎归山”。
  
  3 走出施药误区
  
  霜霉病的发生,牵扯到诸多因素,如温度、湿度、用药,用药时机等,现就用药时机和药物配制提出一些看法。在霜霉病防治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病害发生后,大家忙着用药施治,叶背上的霉层刚刚变淡,保护剂便紧随而上,孰不知,第1次使用的内吸剂。根本未彻底杀死病菌,病菌孢子仍大量存在,一旦遇天气有雨,病菌便又死灰复燃,猖狂发生。为此,建议于第1次施用内吸剂后,隔4天左右再次施用不同品种内吸剂1次。间隔5天左右,再喷施保护剂。防治霜霉病容易出现的另一个误区就是在波尔多液的配制上。波尔多液是防治霜霉病较好的保护剂,其药效持久、稳定、且无抗药性,可反复使用,价格低廉。但许多果农在配制波尔多液的过程中,喜好多加石灰,单纯认为打上去,叶片越白越好。岂不知,这样做,不仅降低了药效,缩短了波尔多液的保护期,造成污染,而且容易引起药害,特别是对于某些欧亚种葡萄。所以配制波尔多液时应遵循一个原则就是“不是要自叶片,而是要药效好”。另外配制波尔多液时,不要用冷水去融化硫酸铜,而改用60℃左右热水,这样配出的波尔多液粘着力才会更好,更加耐雨水冲刷,有兴趣的话,您不妨试上一试。
其他文献
早塬红富士苹果树的夏剪环节是降低无效消耗,调整树势,疏通光路。理顺通风,协调养分合理分配。促进花芽分化的重要技术环节。在陕西渭北(永寿县)笔者调查发现,相当多的果农朋友已认识到夏剪对于红富士苹果树的重要性,每年也实施了夏剪,但效果不明显。究其缘由,笔者分析认为,在4项大环节上存在失误,现将这些失误列举如下,并提出纠错建议。供参考。    1 夏剪时间上的偏差  渭北的油菜收割在5月20日前后,小麦
黄金梨是我国近几年引进的一个砂梨系新品种,该品种是韩国园艺实验厂罗州支场用新高×二十世纪杂交育成。该品种呈圆形稍扁。果形指数0.9,平均单果质量350克,最大650克。成熟果实果皮金黄色,套袋果为青绿色,果点大而稀,果肉白色,细嫩多汁,具有清香气味,可溶性固形物15%,果核小。可食率95%以上,品质极佳。辛集市彭六佐村于2002年栽植黄金梨苗40公顷,2005年平均667平方米产1560千克,20
1 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和危害状    梨瘿蚊:双翅目瘿蚊科,别名梨芽蛆。主要寄主是梨树。我国主要梨区均有发生。    1.1 形态特征  (1)成虫:雄虫体长1.2~1.4毫米,翅展约3.5毫米,体暗红色。头小,复眼甚大,黑色,无单眼。下颚须4节,触角念珠状,15节。长约1.1毫米,各鞭节形如球杆,球部散生放射状刚毛。前翅具蓝紫色闪光,翅面生微毛。后翅退化成平衡棒,淡黄色。足细长,淡黄色,跗节5节
2001年用自育草莓优系‘360—1’为母本,丰产、优质、抗病的‘新明星’为父本杂交育成草莓新品种‘石莓6号’。该品种在产量、果实硬度、加工性状等方面明显好于父母本.2008年1
桃潜叶蛾是鳞翅潜蛾科潜蛾属的一种小型蛾。俗称串食虫。全世界已知约600种。在淮南市果区一年发生5~7代,以冬型成虫在落叶、杂草、土石缝隙、树皮裂缝中越冬。少数以蛹在被害叶上结白色丝茧越冬。翌年4月桃展叶后。成虫开始在叶背产卵,幼虫孵化后,潜入叶内危害,幼虫老熟后,多由隧道端部叶片背面咬一小孔爬出,吐丝下垂,在下边叶片背面吐丝作茧。第一代成虫约于5月中旬发生,以后约每月发生一代。10—11月后,开始
苹果褐斑病又称绿缘褐斑病,是苹果的主要病害之一。苹果发生褐斑病不仅会造成苹果树早期大量落叶,严重削弱树势。影响花芽分化,造成开花、坐果障碍,而且还会导致苹果产量和品质的
柑橘大实蝇俗称“柑蛆”,又名橘大食蝇,柑橘大果蝇。大实蝇专门町柑橘\类果实,以甜橙、金柑受害最重,柚子、红橘次之。柑蛆就是大实蝇坚硬的产卵器插进柑橘内产卵孵化成的幼蛆,主要通过果实运调和带蛹的苗木传播。被害果称“蛆果”、“蛆柑”。是国际国内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2008年底,发生在广元旺苍县的柑橘大实蝇疫情,规模较小,对人畜无害,疫情也很快得到有效控制。    1 柑橘大实蝇形态特征及生理习性  
2003年3月,天津市蓟县出头岭镇从北京郁金香生物技术公司引进韩国梨品种甘泉、满丰成品苗木50142株,建立密植良种梨园24.4公顷,经几年栽培观察,两个梨品种表现品质好、丰产、易管理,在天津蓟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现总结早果优质栽培技术如下:    1 梨园基本情况    精品梨园建在天津市蓟县出头岭镇大稻地村。该地区年平均气温11.5℃,日均温差11.2℃。无霜期为185天,年均降雨量650
1采集插条一般结合葡萄冬季修剪进行。选取品种纯正,枝条充实,节间长度均匀,芽眼饱满、无病虫害的当年生枝条做插条。采集时剪掉副梢、卷须和穗梗。将枝条剪成50em~60cm长,每50~100
1选育经过天扁一号是甘肃省天水市果树研究所从栽植于毛腊柱山地扁桃品种园蒙特瑞株变中选出的扁桃新品种。由于该果园地处海拔1600米左右的半阴坡风口地带,2002年该同栽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