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芳,一个被历史忽略的超级名将

来源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nu90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明朝中期历史上,说起名将,可能绝大多数会想到王阳明,想到万历年间的戚继光和李成梁,但是在这其中还有一位丝毫不逊色于他们的北疆战神——马芳。
  谈起,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都陌生,但是那个时代的蒙古人绝对不会陌生!
  马芳字德馨,别号兰溪 ,山西蔚州(今张家口蔚县,原属大同)人。马芳出身贫寒农家,幼时遭继母虐待,8岁时不堪羞辱离家出走。
  随后被南侵的鞑靼骑兵掳掠,替俺答汗放养马匹,实际上就是一个奴隶。换成一般人,可能就此认命了,但马芳却苦练骑射,一直想要逃回大明。
  但是谁都没想到他真正上演了一幕从奴隶到名将的绝世传奇。
  嘉靖十六年(1537年),21岁的马芳终于找到了机会,借俺答汗(又名阿勒坦汗)在大同外围狩猎之机,趁夜盗马逃到大同。
  大同总兵官周尚文正在招募士兵,马芳就投奔到了周尚文麾下。《明史》记载“周尚文镇大同,奇之,署为队长”,周尚文对马芳能力极为惊奇,立即将他提拔为队长。
  由于马芳精通骑射勇猛无比,又熟悉边地和蒙古铁骑习性,每战皆能重创来敌,因屡建战功,很快升职为千总。
  因为打仗玩命,被军中人称作“疯子马”。嘉靖二十八年,他献计抄袭蒙古军队后路,大破蒙古军,周尚文称赞他将来必是能将,功绩也在自己之上。
  1550年的“庚戌之变”,是明朝的奇耻大辱,当然那些年在嘉靖年间,确实是明朝历史上罕见的军力弱小时期,无论南北的明军都是怂得一匹。
  但是在当时的明军中却有一个罕见的猛将:马芳。
  这一年,俺答汗率军犯大同,总兵官张达和副总兵林椿皆战死。明朝整个边军都烂了,但唯独“愣头青”小将马芳横冲直撞连战连捷,打的俺答汗损兵折将无数。
  他在当年九月的怀柔战场上,阵斩了俺答的部将,迫使鞑骑暂时退却。
  当年十一月,俺答军侵入山西威远,马芳将敌军引入埋伏圈,一举击败之。得胜之后的马芳并没有放松,他料定敌军会卷土重来,于是在野马川布防。
  果不其然,鞑骑杀了一个回马枪,马芳身先士卒,带领精锐将士血战沙场,把敌军一直打到了山西泥河。凭借此次战功,他被破格升为正一品的左都督。
  在掌握宣镇兵权后,马芳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他要打造出当年出征塞北的明军风范出来。
  首马芳实行连坐法。战场之上,如果前队退缩不前,后队斩之。同时,他派心腹到军中秘查克扣粮饷之事,有一个办一个,绝不留情。
  同时在军事战略上,马芳主张“以骑制骑”,而不是严防死守城池。他为边镇骑兵大规模配备火器,在作战中,火骑结合。每年冬春之季,派遣精锐骑兵组成小分队对蒙古草原进行反突击,焚毁敌军草场,劫走战马,破坏敌军后方。
  整顿之后的明军,战斗力直线飙升。
  1555年,俺答汗再次直扑京城外围怀柔地区,马芳率领2000人与阿勒坦军血战,是役马芳军“奋勇跳荡,生猛敢战”,杀得俺答汗撤军。
  嘉靖皇帝朱厚熜听闻后感叹道:“勇不过马芳”,马芳一战成名,蒙古人尊他为“马太师”。
  1561年,嘉靖四十年,马芳调任宣府副总兵,俺答汗再度南下侵扰,而身在宣府的马芳却决心“先发制人”,决定从宣府奔袭至山西,急行军五百里凌晨赶到大同城下,趁势攻击俺答汗大军。
  随后数日,马芳连续进攻决死恶斗,七战七捷,此役是明朝中期罕见的大胜。
  嘉靖四十五年,俺答汗的儿子集结十万精锐骑兵,意图占领宣府西路重镇万全右卫,为以后向京畿地区长驱直入做准备。得知战报之后,明朝也反应迅速。已经升任宣府总兵的马芳立刻备战迎敌。
  马芳除了命令辖下守军严加防备之外,还带了万余宣府精锐骑兵主动出击,准备驰援万全右卫,利用当地坚固的城防阻击蒙军,为其他几路援军的到来赢得时间。
  结果双方在万全右卫以北的马莲堡打了一个遭遇战。蒙军有十万铁骑,马芳人少,被迫率軍进入马莲堡固守待援。
  傍晚时分,蒙军为引诱明军出战,在城堡外点起火把,大喊大叫,甚至还谩骂不止。面对这些,马芳充耳不闻,依旧稳坐中军帐,还打开城门故意让蒙军看到。蒙军被搞糊涂了,整整一夜不敢发动进攻。
  第二天黎明破晓时分,马芳突然出击,战场上出现一幅奇观,即万余明朝骑兵,追着十多万鞑靼骑兵,一路大砍大杀,后者却毫无抵抗之力!这场奇迹般的大胜,就是马莲堡大捷!
  马莲堡之战后,俺答汗又多次南侵,但每一次都遭到马芳痛击。隆庆元年马芳率军尾随追杀二百里,在长水海大破俺答汗主力;隆庆四年马芳长途奇袭,差点在威宁海子被抓俘虏。
  经过了无数次大败,俺答汗终于撑不住了,在明朝的军事压力以及政治、经济攻势之下,于是接受了明朝的和议,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隆庆和议”。
  以一己之力,硬生生打出了百年太平,古之名将,莫过于如此!
其他文献
“翠峰周绕垒崇垣,荒服苗城别有天。岸旁沱江开画轴,地存蛮俗异街廛……”青石铺成的长巷,飘散着古城淡淡的烟火,向人们展示着她别样的美。这里是凤凰古城——湘西的一颗明珠。  晨曦的第一缕阳光抚摸着灰瓦,子规的第一声啼叫唤醒睡梦中的小城。她睁开了惺忪的睡眼为远道而来的客人展开一幅烟雨画卷。此时的古城正笼罩在薄雾之下,一切都是那么的安详,又是那样的朦胧而遥远。  曦阳半升时,微风伴着江水的气息迎面而来,吹
期刊
五月最后一个周末,天空酝酿着一场豪雨。  我们从怀仁市区出发,约四十分钟行程,来到王皓疃。  这是我对这座古堡的第二次探访。上次来时,春风兀自浩荡。这一次,却是赶雨。依旧是老兄振东,驾着他的“长车”。我又邀来多年驻村的梁主任和市新闻中心的小刘,四个人,追着卷卷乌云,向东。车停时,云亦屯聚于古堡的上空。白杨和青榆,正于风中打理着它们的叶子。  一  “王皓疃的古老,要从两块青砖说起。”村会计张秉亮一
期刊
深入挖掘北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创作表现北魏历史题材的影视精品,绕不开对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研究。云冈石窟规模宏大,造像内容丰富,雕刻艺术精湛,形象生动感人,堪称中华佛教艺术的巅峰之作,代表了五世纪世界美术雕刻的最高水平。其诞生并非偶然,它是诸多历史必然性的归结。  第一,礼帝为佛的新思维,是引领北魏佛教兴盛的法宝。道武帝建都平城,“始作五级佛图、耆阇崛山及须弥山殿,加以缋饰。别构讲堂、禅
期刊
一棵松,一棵名扬天下的松。许多人都来到佛光寺,想要一睹其风采,我也在这一行人中。  这是一棵怎样的松啊?它倾倒在大地上,很自然,或是某天夜里的大风无情地将其吹倒,亦或是一场暴走的洪水使它不得不屈服。但它并没有放弃,依然拼命地汲取营养顽强地活!树干依旧粗壮,粗糙的树皮,是岁月的痕迹,还是艰辛的经历?愕然间,我联想到北宋词人苏轼,他又何尝不是这样的一棵松呢?年少有为,出入仕途,本应在政界展示才华,谁知
期刊
千里之外,天山脚下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奇台农场,现在已是冰雪的天地。这是大同援疆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兼负责人张建青在这里度过的第三个冬天。前两任副总指挥分别是市体育局副局长袁存杰和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何长青。这3位副总指挥,先后历经9年,见证了大同援疆工作的艰辛和成就。  2012年我市对口援疆工作启动,至今已累计选派12批次143名干部赴昌吉自治州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奇台农场工作,其中教师4
期刊
一  黑云压顶,暴雨倾盆,长长的出殡队伍一直延伸到村口外一百多米。  父亲和几位抬棺的叔叔走在前面步履蹒跚,原本就坑坑洼洼的村间小路,好不容易从泥里拔出一只脚,另一只却陷得更深了,每向前一步都挪动地无比艰难。  苍白的孝衣在雨水和泥土的裹挟下,早已没了样子。  我一个人落在队伍的最后面,边哭边跑边拼命地喊“等等我”。  一个踉跄栽倒在泥水里,我抹一把脸上的泥水,爬起来继续向前追,可看上去走得那么慢
期刊
一千多年前,辽国与北宋在这里你来我往,打了上百年仗,双方都没有退步的意思。这块地方究竟有多重要,让宋辽穷尽国力要去争取呢?  何为“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大致包括今天的北京、天津地区以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的大部分地区,主要指幽州(今北京)、檀州(今北京密云)、涿州(今河北涿州)、云州(今山西大同)、儒州(今北京延庆)等地。其中最靠北的是武州(今河北宣化),最西为朔州(今山西朔州),最南为瀛洲
期刊
前不久,在得知俞贺楠获得“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时,我也不由地为他感到欣喜和安慰。我知道,这个扶贫领域的“国”字奖牌,于他而言,实乃名至而归,也是对他刚刚去世的母亲的最好慰藉!  其实,我和俞贺楠的认识,缘于一年前的下乡采访。相互甚洽的交谈,我慢慢地了解了他的坎坷“扶贫路”:作为国家人社部派驻边城天镇小村的第一书记,他和乡亲们处的时间,远比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多得多。回家,成为他最大的“奢望”。每次回京
期刊
立夏剛过,天气眼看是要越来越热了,除了空调、WI-FI、西瓜,我不想和任何事物产生联系,直到我听到了两个字:凉粉。  酷暑难耐来一份清凉爽滑的凉粉最合适不过。  所以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凉粉。  凉粉  我是谁?我从哪来?  炎热的夏天,最需要的就是能够解暑,还能够打开食欲的美味。如果问我夏天该吃什么,凉粉一定是必选项。  凉粉在中国美食界,也算是老资格了。北宋成书的《东京梦华录》就提及人们会食用
期刊
八分钟前的阳光撒向地面,穿过矮矮的旧楼,给街边熟睡的流浪猫,盖上天空的被子。  我时常踩着平坦的土路,向着垂满杨柳的小坡走去,去往伙伴的家。为了不让灰灰的房子太过于黯淡,我总能从每家的窗口看到许多盆栽,点点绿意向着四面八方蔓延。有的已经枯黄,有的则夹杂着星星点点的紫色、蓝色,让我的眼中填满色彩,心中长出枝叶。这条路不长也不短,我也总可以在18号楼门前看到一个很大的水槽,里面有许多的鸽子,它们却从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