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者为医妙手仁心

来源 :糖尿病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i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文英教授简历:
  杨文英,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兼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国家科技成果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内分泌代谢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中国分会理事、《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副主编、《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编委、《国际内分泌》杂志编委、《临床荟草》杂志副主编等。
  过去也曾多次采访过杨文英教授,当时总是折服于她的专业水平。这次有机会走近她,更感动于她严谨的专业知识后面,那颗盈盈漫溢着仁爱的医者之心。
  
  孝心为上,义无反顾
  
  高中时候的杨文英是班里的学习尖子,喜欢数理化的她,曾作为学校代表去参加北京市数学竞赛。花季的年龄拥有着许多梦想,正当她意气风发地向着理想进军之时,不幸却突然降临。刚四十出头的母亲,越来越消瘦,“三多一少”症状非常明确,最终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在上世纪70年代,糖尿病还是一个很陌生的词汇。她的母亲血糖控制得不好,经常因为酮症酸中毒而住院抢救。看到挣扎在生命边缘的母亲,她的心被深深刺痛了。家里失去了往日的笑声,空气好像凝结了,压得人喘不上气。母亲在并发末梢神经炎后,情况更加糟糕,周身异常疼痛,几次想要寻死,但终究撇不下聪颖的女儿。高考在即,在填报志愿时,杨文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学医。回忆当初,她说:“我没有别的选择,我当了医生就可以给妈妈看病了。”
  无巧不成书。1978年在分专业的时候,老主任找到她说:“咱们内分泌专业没有人,你既机灵又聪明,就学内分泌吧!”从此,注定了她这一生的研究方向。当时正赶上“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批招全国进修班,她去了协和医院进修。在史轶蘩教授的指导下,她对内分泌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来后,她终于选择了内分泌工作。在1988年转到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后,她更加感觉到内分泌学科尤其是糖尿病领域有太多的空白,便暗下决心要为攻克糖尿病奋斗终身。
  一直活到83岁,最终因心功能衰竭而过世的母亲,可以说是第一位受益于杨文英教授的糖尿病患者。杨妈妈打了40年胰岛素,过了40年幸福生活。正是因为母亲,年轻的杨文英走上了学医的道路,并且无怨无悔地从事了近30年糖尿病的临床和研究工作。
  
  衷其不幸,怒其不争
  
  在糖尿病防治第一线奋战了几十年,让杨教授最感痛心和遗憾的是,患者对疾病管理的知晓率到现在还未大幅度提高。最近,他们医院收进了这样一位患者:刚50岁,由于对糖尿病认识不够加上就诊条件有限,竟然20多年没有认真治疗过。这次入院时,他已经并发了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低蛋白血症,全身营养状况极差,还有细菌性心内膜炎。持续高烧一个月,各种抗感染药物支持疗法的效果都不好,再加上自身抵抗能力差,他的主动脉瓣竟然已经被细菌性心内膜炎腐蚀殆尽,造成急性左心衰,患者挣扎在死亡边缘。心外科马上给他做了急诊手术。现在手术过去10天了,患者的体温基本被控制住,并安装了一个新的瓣膜。杨教授继续稳定患者的血糖,同时配合支持疗法,总算使他度过了危险期。
  杨教授痛心地说:“现在最大的问题,并非药不够,也不是医务界技术不足,而是患者对自己疾病的防治概念的知晓率不过关。如果这位患者早点重视糖尿病,怎么会才50岁就要急救、下病危通知呢?真是令人惋惜!患者长期控制血糖,控制多重危险因素,是为了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认真务实,兢兢业业
  
  在糖尿病流行病学研究方面,杨教授正在着手对中国主要地区进行调查。该研究是对已知的与糖尿病发病相关因素的一次规模大、覆盖面广的全国调查。在基础研究方面,近七八年来,杨教授一直研究脂毒性与糖尿病发病的关系。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上,她也做了深入研究。
  临床中,杨教授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学术上,她也是一丝不苟。她参与主持了多项国家、卫生部课题,参与完成了著名的“大庆糖尿病研究”,主持完成了1994年中国19省市25万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调查和发病相关因素的系列分析,以及两项多中心3年的前瞻性研究。在糖尿病流行病学研究和糖尿病预防的前瞻性研究中,取得了可借鉴和可推广的成果。获得了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参与并牵头了很多临床实验研究,尤其在新药研究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130篇。
  
  心系患者,仁心仁术
  
  有一次杨教授在外地讲课时,会诊了一位1型糖尿病患者。这个瘦得让人心疼的女孩子家在农村,经济条件非常困难,连看病的钱都没有。杨教授询问之后才了解到,原来她总是打一段时间胰岛素,没钱了就停下来,然后因出现酮症酸中毒而入院抢救,一年要住几次院。杨教授感慨地说:“动物胰岛素才20元1支啊!每个月花60元买3支胰岛素就能维持她的生命,可每次酮症酸中毒却要花三四千元抢救,我们的医生肯定没有清楚地向她解释。”
  谈到这件事情,杨教授非常遗憾,她说:“这说明我们医生的耐心还不够,还没有充分地体贴这些特别穷困的患者,让他们在最基本的医疗条件下,把糖尿病控制好。其实只要给她一个以前皮试时用的蓝针管、几个金属针头,让她有个饭盒蒸馏消毒,能够抽取胰岛素就可以了,起码她可以维持生命。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呼吁,能有更多的人来关心他们、帮助他们。”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个细节可以闪现出医者的仁心。杨教授说:“我们不奢求伟大,只求把细节做得更好。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让更多的糖尿病患者过上幸福的生活,和正常人一样享受人生。”
其他文献
虽然孩子小小年纪就患上1型糖尿病,但我相信通过努力,一定会让女儿的身体素质好起来,以更好的状态对抗“糖魔”。就在我们娘俩都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一次突然袭来的低血糖事件让我们从此揪紧了心。    2006年11月25日 给女儿制订一周食谱  对像女儿这类型的糖尿病患者来讲,除了用胰岛素治疗外,饮食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配合女儿的治疗,我通过网络认真学习其他病友经验,再结合各种营养学方面的资料,对
期刊
主食与副食平衡  金字塔式膳食方案是科学防治糖尿病的营养指南。简明地说,就是主食与副食的平衡。  你看那个“食物金字塔”(即膳食宝塔):底层是粮豆;第二层是蔬菜和水果;第三层是肉、鱼、蛋;塔尖是油、盐和糖。全天热量所占百分比,碳水化合物55%,脂肪25%,蛋白质20%。就是说,粮食为基础,蔬菜水果不可缺,多吃纤维素和维生素多的食物。  不能忘记稳定塔基。有的“糖友”误把副食代主食,吃粮过少,饥饿疗
期刊
出门诊的时候,经常遇到患者朋友问我这样的问题:“大夫,您开的这个药贵不贵?是医保用药吗?”“大夫,我现在吃两种药,每月药费挺多的,只吃一种行吗?”“大夫,我这次只验一下血糖,不做其他检查了可以吗?”……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除了给患者诊治疾病外,每天还要花大量时间就这些医疗费用问题和患者沟通。因为就目前而言,糖尿病仍是终身性疾病,需要不间断用药,对普通患者来说,医疗支出确实是个问题。尤其是一些老年
期刊
早在201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已经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大于等于6.5%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我国却认为将HbA1c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为时尚早。这背后到底有什么原因?我国还有多少路要走?    探路——中国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现状令人堪忧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国民健康的重大疾病。早在2009年,受他山之石——“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的启发,当时还没有担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期刊
曾经多次讨论过什么样的大夫是真正的好大夫。偶然一天,在一位医生个人网站的偶然一次点击,一份平平淡淡、絮絮叨叨的提示,让笔者收获了一种不一样的感受,邂逅了一位只见其文未见其面的好大夫。    《一个医生的温馨提示》,作者: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肾病科主任医师张昱。  1为了确保能挂上号,请您尽早到医院挂号大厅排队挂号。医生是下午出诊的,也能于当天早上挂号。另外,您也可以采取其他途径,如在西苑医院网站
期刊
运动是“良药”  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意义更胜于普通人,其重要性甚至等同于药物。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是一种治疗方法,是综合治疗方案“五驾马车”之一。科学运动对血糖控制和防治并发症都有好处。  1.运动可以降血糖。一般情况下,餐后运动可使血糖比不运动的患者下降1.0~2.0mmol/L。运动对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帮助更大,能使胰岛素在体内充分发挥作用,有效控制血糖。  2.运动能改善心脏功能。80
期刊
问题一:一日三餐照吃却营养短缺  有人问:“糖尿病患者一样吃一样喝,为啥营养还短缺?”  《2型糖尿病营养治疗指南》指出,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容易缺乏某些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尤其是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B族维生素、锌、铬、锰等微量元素。因而,糖尿病患者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注意补充上述营养。  糖联特膳富含糖尿病患者必需的多种营养素,如浓缩乳清蛋白、B族维生素及其他多种维生
期刊
糖友遇感冒,  血糖容易高。  平时勤监测,  自我管理好。    同室临病床,足病心发慌。  悔不该当初,没把监测忙。    蚂蚁来喝尿,撒尿还沾脚。  糖尿病已到,早查早知道,  不要耽误了。
期刊
新闻背景    网友:愤慨、呼吁、叹息  很多糖尿病病友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纷纷通过网络对小阳(当事人之一,化名)表示了支持与关注,更多的是对国家限制糖尿病患者受教育提出质疑。  网友甲:高考时是有规定,拒绝录取糖尿病患者,但体检时不查。我上本科时是××大学,学校很好,校领导知道后不但没提退学,还让校医院代我买药、放在冰箱里保存,而且按学生价卖给我。后来考研到另一所大学,学校知道我的病后就没这么好了
期刊
由中国心血管网发起的“联合国糖尿病日媒体宣传联盟”,将其宣传主题定在了“心血管学界与内分泌学界联合推动糖尿病社会关注”上,并特邀上海瑞金医院宁光教授和北京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作为首席专家顾问,就当前糖尿病的危害现状和发展趋势与大家进行交流。  目前医学界已基本达成了“2型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这一共识,美国心脏学会甚至发出了“糖尿病就是心血管疾病”的警示。国内,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