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教版“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历史意义”的教学思考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wart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七年级新教材发行以来,“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历史意义”这一知识点成为广大教师讲解的一个难题。针对讲解该内容时出现的典型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课标要求的四点改进策略,并推而广之,思考了讲解历史意义时的基本思路,力求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事半功倍。
  一、目前教学中存在的典型教学方式及问题分析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极为频繁、长期分裂割据的时期,尤以西晋少数民族南下之后更甚,因此钱穆先生称之为中衰时期。但随着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中原文化与其他各民族的文化互相影响,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次的民族大交融。基于此,“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历史意义”成为教学中的重要内容。2011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出:“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1]针对这一知识点,本人聆听过多位一线教师的的讲解方式,大致流程如下:
  1.在讲解完北魏政权统一黄河流域后,介绍北魏政权的统治区域以及北魏孝文帝;
  2.通过补充史料介绍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使学生感受北魏政权的汉化过程以及少数民族文化同时也在影响汉族;
  3.总结两者的相互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民族交融的历史意义。
  绝大多数教师对于这一知识点均止步于此,但如果我们细细分析,这样的讲解方式是无法达到课标要求的。我们来看以下例题:
  1.观察右图,促成当时北方民族汉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北魏孝文帝改革
  B.前秦统一北方
  C.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D.东晋建立
  答案:C
  2.下列属于隋朝统一并发展的原因是( )
  ①隋文帝的雄才伟略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③淝水之战④西晋统一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在学生练习中,这两道题的错误率都很高,原因在于:一是教师在讲解时,片面强调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于民族融合的历史意义,而未将这场改革置于当时的大历史背景下,缺少与前课的联系;二是教师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例讲解民族融合的历史意义时,缺乏有效的史实支撑,未能使学生充分理解课本中“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这句话。
  二、基于课标,谈课堂教学中的改进策略
  这两道题目较高的错误率说明了对于这一知识点的讲解,教师不能仅止步于以上的讲解方式。本人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将北魏孝文帝改革置于当时北方民族交融的大背景下考察
  西晋灭亡后,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内迁的各族领袖大都是仰慕和接受汉族文化,而他们自身族群的文化习俗也同时影响着汉族,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民族大交融是当时的大趋势、大潮流,并非仅存在于北魏孝文帝时期。这个历史背景在七上第17课就有详细的介绍,因此教师在讲解时完全可以将17课与19课联系起来。具体讲授方法如下:
  首先引导学生看书17课,复习西晋灭亡,民族内迁这段历史,补充苻坚等任用汉人改革、重视儒学教育,汉族人学习畜牧业等史实,说明当时北方少数民族大都尊崇汉文化,并将自己的文化融入汉族。再看书19课,引导学生具体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
  这样的讲解才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当时历史发展的全貌,避免出现以北魏孝文帝改革这一“点”代替当时北方民族交融这一个“面”的现象。
  2.说明西晋灭亡后中原汉族在南北方的分布情况
  西晋时期,中原人为了逃避战乱,大量南迁,史称“衣冠南渡”。这段历史在17课有所介绍,但对初中生来说,会误认为当时中原的汉族人已基本逃到南方,北方大部分已是内迁的少数民族。因此,教师有必要向学生说明人口南迁的具体情况。
  据统计,当时中原人口是七百万,……迁走了90万人,占总人口的1/8。[2]由此我们看出,当时虽然南迁人口很多,但是大部分的中原汉族还是留在了北方。
  通过这些课外的研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当时汉族在南北方的分布情況向学生说明清楚,避免学生出现不必要的错误理解。
  3.民族交融是双向的,但需指明汉文化始终居于主体地位
  现行教材多用民族交融一词,这说明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与少数民族间的交流具有双向性,但教师对于民族交融的讲解绝不能仅止步于此。这里我们完全可以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例,具体讲授方法如下:
  教师补充展示北魏建立政权后实行胡汉分治政策,以及北魏孝文帝为改革不惜杀死自己儿子的相关史实,并结合改革中的措施,让学生感受汉文化在民族交融中的主体地位,最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民族交融中,汉文化始终是居于主体地位的,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入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4.补充史料,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与隋唐的繁荣发展之间的关系
  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交融的影响,人教版是这样表述的:“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于前两点影响,只要联系课本17课和19课,就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但第三点影响:“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学生仅依靠课本内容是很难理解的。因此,我们教师应搜寻相关佐证史料帮助学生理解。具体讲授方法如下:
  教师展示以下两则史料,并提出问题:材料二反映出唐朝兴盛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姚察等:《梁书-陈庆之列传》
  材料二: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精血,注入中华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在学生找出答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一和教材内容,找出能佐证这一观点的内容。学生通过得出完整的佐证内容,自然能够认识到北方的民族交融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历史意义的讲解,如果以偏概全、照本宣科、缺乏联系,是无法达到教学目的的。基于以上认识,对于历史意义的讲授,不仅要对课本的内容做全面的解释,教师还需要通过整合、补充课内外的内容材料,引导学生学会在具体的时空大背景下考察历史事件,从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认识历史史实,并帮助他们明确主次关系,理清事件间的逻辑关系。唯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注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3页。
  卜宪群:《中国通史贰》,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353页。
其他文献
1840年鸦片战争后,伴随着一系列战争失败和不平等条约签订而来的耻辱感与危机感,深深地激发了一些社会进步人士的救亡意识,他们开始试图将个人和国家的耻辱结合起来,并想要将其变成一种群体认知,以激发民众普遍的爱国救亡之情。在这一过程中,国耻教育的重要性也随之凸显。国耻教育主要是运用中国近代历史上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国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和国耻日,对公民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本文
富邦拉祜族采茶。图/谭春  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的普洱市,立足当地实际,围绕乡村振兴总体要求,积极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农业提质增效,让农村文明进步,让农民增收致富。在普洱这片沃野上,富美乡村的和谐画卷正徐徐展开。捧起“金饭碗”  近年来,普洱市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因地制宜、选准产业,精心培育、久久为功,形成规模、发挥效益,让农民捧起了“金饭碗”,端得住,端得稳,乡村
“高密东北乡,这方神圣的热土,孕育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大师,也滋养了梦幻般的红高粱文学王国的诞生。” 山东省高密市东北乡文化发展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李智勇说,在东北乡主政,守好“红高粱”这方热土,既是他的荣耀,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今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李智勇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当初为政东北乡时立下的铮铮誓言,用汗水和智慧书写着一名基层干部的初心使命。别样年货  “智勇呀,你到底啥时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历史课程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要引领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清历史发展规律,对历史与现实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这意味着唯物史观既是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利器,又是高中历史教学的指导思想,更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以上要求却面临落实的困境。一方面,部分教师认为唯物史观应该是教
服务队在被称为“中国挂面村”的德阳市觉慧村,宣传安全用电和森林草原防火知识。  7月6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精神暨“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在京召开。国网四川电力(德阳)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鲁鹏上台领奖。  在国家电网系统内,四川德阳供电公司这支队伍成为西南地区唯一一支获得“金牌服务队”的地市级党员服务队。  德阳连心桥党员服务队成立于2002年8月,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公益广告宣传,先后作出一系列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各地各级各有关单位认真贯彻中央部署,采取措施,迅速行动,先后制作播出了一大批公益广告作品,数量快速增长,质量大幅提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仅以广电公益广告为例,2017年及2018年制作数量均为近20万条,播出时长也大幅度增加。全国各大城市建筑围挡、墙体、灯箱、立柱、公交候车厅、电子屏等户外广告牌也积极进行系列主题公益广
夕阳下的古镇景区。图/天津市西青区委宣传部  天津是华北最闪亮的一座运河城市。  天津因运河而兴,大运河自北向南,流经武清、北辰、河北、红桥、南开、西青、静海7个区,全长195.5公里。天津最早的人口聚落中心、社会经济活动场所,大都沿运河分布,运河对天津城的形成意义重大。  天津段大运河密切沟通首都北京,连接黄淮,以至富庶江南,自明代以来促进了天津的经济社会发展。大运河也孕育了天津开放的地域文化特
2020年春,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东莞市教育局历史教研室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号召,精选与疫情防控相关、适合学生居家学习的主题,组织备课,笔者主备“武汉长江大桥”一课。  一、“武汉长江大桥”教学追求  “武汉长江大桥”属统编历史教材八年级下册第4课,在传授武汉长江大桥知识基础上,历史教育的诉求什么?提炼什么主题呢?“要坚持国家课程学习与疫情防控知识学习相结合,……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爱人
为迎接建党百年,贯彻落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积极推进党史学习宣讲进村庄、进机关、进商铺、进牧区、进边境线的“五进”活动,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  在市区,阿勒泰市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市总工会在文化活动中心举办“学习百年党史 汲取奋进力量”宣讲员大赛;市教育系统把德育活动作为党史学习的有效载体,把课堂阵地作为党史学习的启蒙源头,
直播電商今年特别火,草根网红、明星纷纷走进直播间,不少市长县长、企业家也在尝试直播带货。与此同时,广州、杭州、上海等多地提出打造“直播电商之都”,以抢占商业模式新风口。  一些直播电商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巨大的销量,对于企业来说是不小的诱惑。然而,盛况之下,乱象也存在,刷单、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问题层出不穷。  直播带货的“里子”和“面子”如何兼顾?这个新的风口应该如何抢占?就相关问题,《民生周刊》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