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松》谈民间艺人对《水浒》文学的贡献

来源 :艺术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ck85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王少堂的《武松》自1959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以来,备受好评。值此纪念扬州评话表演艺术家王少堂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我想就《武松》一书谈谈民间艺人对《水浒》文学的贡献。 我国第一部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作品《诗经》,其中的“风”,绝大多数原是口头文学作品,它们经过采风文人的加工。后来又经由孔子作了整理,以至成了经典作品。《楚辞》中的不少作品,原来也是流行在楚
其他文献
【正】 新编古代戏是介乎传统戏和现代戏之间的一个戏曲品种,它兼备传统戏反映古代生活题材和现代戏顺应当代审美意识观照的特点。近年来戏曲上演剧目中,新编古代戏有很大的
【正】 1986年《戏剧艺术》第一期发表了上海戏剧学院召开的一次有关“超越戏剧的思考”的座谈会记录,其中,有不少令人深思的发言,朱立元同志的讲话,便是一例。他说:“所谓危
【正】 “就象那些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一样,索因卡也是个有广博才能的人,他是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批评家、演说家、教师、演员、翻译家、政治家以及出版家。”英国出版
【正】 中国戏曲之“曲”,含指曲艺,宋元时代,小说亦包括在内。当时,戏曲与说话等其他艺术品种,同在勾栏瓦舍演出。根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的记载,在京都瓦肆中,有唱小曲、
【正】 在江苏广袤的土地上,历史上留下很多剧作家的足迹。其中,有在古道上徘徊的足迹,有在泥泞中跋涉的足迹,而更多的,是向艺术境界的高峰攀登的足迹。尤其是明、清两代,攀
【正】 有所谓喜剧性冲突吗?哈哈,连冲突论都面临着新潮戏剧、电影的严重挑战呢!君不见议论纷纭,难断一是么? 这里迎面提出的要紧问题是:在戏剧、电影类作品里,可不可以无冲突
【正】 八十年代初,中央文化部在湖南长沙召开过一次全国社会科学艺术学科规划会议。各种艺术类别都属于科学的范畴,属于社会科学的一个门类。当然,戏剧艺术也在其中。 戏剧
【正】 解放以来,对喜剧艺术,文艺界曾进行过两次大的讨论,在报刊上亦披露过不少有关喜剧的论著。在国外有关喜剧的专著也不少,据朱光潜的《悲剧心理学》,说到谷利格(Greig)
【正】 任凭戏剧观念怎样发展变化,戏剧形式怎样创造翻新,紧贴着现实人生,通过戏剧冲突塑造鲜明生动的人物,总是戏剧家瞄准的标的,也是测定剧作水准的尺度。人们公认于伶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