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想之政党改造中国”——浅议张君劢的政党观

来源 :安徽史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jie99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949年之前的二三十年时间里,张君劢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政党观。他不赞成无条件引入西方模式,先是主张政党专心于国民政治教育,为政党政治创造条件;继而采取政党合作、“举国一致”之立场,旨在避免政党竞争之“流弊”,并集中力量共赴国难。同时他在借鉴西方经验的基础上。就如何进行“理想政党”之建设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
其他文献
孙中山尽管对佛教没有作过专门的研究,但他对佛教传播和发展的历史、佛教的教义、佛教的功用等有相当的了解,他从佛教中获得了一些有助于国民革命的启发,对佛教'灵境&#39
西藏是世界上节日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从藏历新年开始,之后有萨嘎达瓦节、雪顿节、望果节、降神节等等,这些节日大都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藏历十月十五日的"白拉日珠"则是广
明代以来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的市镇,各市镇的经济内涵是有所不同的,市镇经济内涵的形成与市镇发生的历史背景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而市镇的经济内涵又决定
在洋务派中,清廷政要认为李鸿章能见其大,丁日昌能致其精,沈葆桢能尽其实,郭嵩焘既精且大.李鸿章与郭嵩焘都是洋务派的佼佼者,志同道合,互相支持.又同受守旧派的攻讦,同病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