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初期八路军提升战斗力的举措

来源 :党史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sche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部队在大量扩充之后集中进行整军
  抗战之初,八路军的3个师由红军的多支部队改编组成,编制不完整,人员不充实。为长期坚持华北抗日游击战争,八路军在频繁作战的同时,又进行了大量扩军。
  太原失守后,毛泽东于1937年11月9日致电朱德、彭德怀、任弼时并告周恩来等,指出:“在华北正规战争业已结束、游击战争转入主要地位的形势之下,日寇不久即将移其主力向着内地各县之要点进攻。……我分任四大区工作之聂部、贺师、刘师、林师(林师应即移至吕梁山脉),须重新部署。一般部署纲领,以控制一部为袭击队,大部尽量分散于各要地组织民众武装为第一义。大抵靠近铁路公路地带先布兵先工作;偏僻地方后布兵后工作;敌快要到之地区先工作,敌暂不到之地区后工作。各军大溃,阎亦无主。红军应在统一战线基本原则下,放手发动人民,废除苛捐杂税,减轻租息,收编溃军,购买枪支,筹集军饷,实行自给,扩大部队,打击汉奸,谅纳左翼,进一步发挥独立自主精神,如此做法,期于一个月内收得显著成绩,以便准备充分力量对付敌向内地各县之进攻。”
  朱德、彭德怀、任弼时就扩军问题致电所属各部:“在持久抗战中壮大本身是极重大的任务……各师应从师团政治机关、司令部排长以上副职、连队活动分子中抽出大批干部,组织强有力的工作团并各师随校(学校目前应以参加扩红与群众动员为主要工作),分成若干队组,散布于各师活动范围内之人口稠密而较安全地区,依照地方工作指示,进行扩红、组织游击队,改善人民生活,建立党,创立根据地等群众地方工作。”
  当时,北自雁门关,南至风陵渡,西起吕梁山脉,东至平汉铁路,均有八路军的部队发动民众,扩充武装。1937年12月11日,八路军总部已经很有把握地预测:“以现在情形,本年底组成12个新团,每团以2000人计及充实原有老团计划,可以完成。”
  抗战初期的大量扩军,八路军排除一切不必要的顾虑,不顾部队在质量上某种程度的暂时降低,抓住时机,大刀阔斧,动员号召各色各样的群众,包括混乱情形下收容的溃兵,以及争取地主联庄、收编土匪等游杂武装。冀中争取和改造了大部分地主联庄,编入八路军的共2万余人;大刀会也趋于瓦解,许多人摘掉兜肚,参加了八路军。
  大量扩军取得了显著成效,八路军原有的3个师很快得到了充实,新建部队的数量则是成倍地增长。但也出现了一些明显问题。主要是一些部队不甘落后,只管凑数,不顾质量,有的甚至来者不拒,导致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一些单位的军队组织顿显松懈,部队纪律受到严重破坏。少数扩军工作人员自身思想素质较差,缺乏基本的原则性,使得这个问题更为严重;收编的某些地主联庄、土匪等游杂武装,内部成分复杂,党组织的建立和政治工作的开展,管理、供给等各项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既难以一蹴而就,也不能操之过急,其原有的某些不良习气一时难以消除。在这种情况下,加上部队高度分散、频繁作战,以及环境复杂等多种因素影响,部队的质量极不平衡,不少单位出现了严重的贪污、腐化等不良现象。
  1939年初,八路军在大量扩军基本结束之后,开始有计划、有系统地集中整军,对部队进行全面的整顿、训练和规范。第一期参加整军的部队共约10万人,时间3个月。朱德、彭德怀、左权、傅钟联名下达的整军计划明确提出:“估计全国战局开始进入相持阶段时,华北战局必然更加严重艰苦。为着求得战胜将来的严重困难,保障与巩固根据地,以争取持久抗战之胜利,坚强部队的战斗力,用一切努力加强部队党与政治工作,巩固党的领导,提高自觉纪律,提高战斗力与技术教育,切实建立军队中的一切制度,克服游击主义,使之正规化,特别注意提高各级干部军事、政治与文化水平。”
  八路军的集中整军,一是采取分期整军的办法,一部分不参加整军的部队担负可能的作战任务,保证参加整军的部队在一定时间内能从行军作战的环境中解放出来,集中时间与精力进行整军。二是每期参加整军的部队,既有主力兵团,也有新建的部队,既保证主力兵团有休整的机会,不致因长期分散作战而减弱,同时也可以使新建的部队质量逐步提高。三是将参加整军的部队特别是一些新建的部队适时集中,统一编制,统一指挥,摆脱原有的地域性,使政治工作、管理、教育、供给、卫生等各种制度,有逐次建立的可能。通过集中整军,部队的政治水平、作战能力、作风纪律以及后勤工作的正规化程度明显提高,贪污浪费等不良现象增长蔓延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
  对于1939年的整军成绩,一二○师师长贺龙专门进行了总结:接到总部整军命令,师讨论后即通令各团,各团制订了具体的实施办法。三五八旅在晋西北虽然遇到很多的困难,受到了各方面的限制,没有饭吃,五六月间还在穿棉衣,但还是集合了几个团在整军。新组织的兵团,经过整军后逐渐走上正规军的道路,游击习气减少,正规制度一般地建立起来了。如三五九旅的七一八团、三五八旅的七一四团,这是两个新的团,他们战斗力的提高,与其他方面的进步,并不比老团弱多少。
  在冀中部队的整军成绩中,供给工作的趋于正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军队制度方面,健全了参谋、供给、卫生、管理、教育等制度,提高了部队的组织性与纪律性,基本上克服了打骂现象和浪费经济现象。召集了参谋、供给、卫生工作会议,严格的检讨了过去的工作,确定了工作的具体内容,健全了组织,撤换了某些不称职的干部。……健全了供给制度,一般的都能执行预算、决算、审核的规定,克服过去某些在经济上各自为政、无原则开支的浪费现象;同时也消除了‘吃缺额’的现象。”
  干部在大量提拔之后逐渐纯洁、巩固
  在大量扩军的同时,八路军对干部也进行了大量提拔、大胆使用。对干部的大量提拔,谭政(时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在1940年初进行过这样的分析:
  “在干部数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大量提拔的原则,便成为适应客观需要的自然规律。但大量提拔,不是没有弱点和错误的。例如:没有执行严格的与必要的挑选,满足于一时表面的现象,或越级提拔,职能之间表现极不相称,使提拔干部的意义,弄成滥竽充数;有时甚至变更挑选的标准,降低原则的要求,使严正的干部工作,变成为利用的尝试,便利了敌探奸细乘隙混入我们内部,他们以干部资格,从内部进行阴谋破坏的勾当。一些投机家发官瘾的人们,也在这空隙中偷偷地溜进来了。又如在大量提拔之前缺乏准备,而在大量提拔之后又缺乏教育,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在斗争中不是夭折即是软弱无力。虽然这种情形在大量提拔中多少难于避免,但决不是不可克服的。只须坚持一定的方针,严格挑选,不为客观需要所操纵,而能主动的去发现干部、准备干部,大量提拔是完全可以成功的。大量提拔之后的中心,在于教育,在于提高,在于巩固,三者同时并进,从教育达到提高,从提高达到巩固。
其他文献
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为祖国和平统一大政方针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奠定了对台新政策出台的基础.rn1978年12月17日,邓
期刊
作者简介:古宗莹(1988.4-),女,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研究方向:统计学——数据分析。  摘要:众所周知,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能源始终是重要的基础,并且同样推动着经济的进步。虽然我国地大物博,但是从人均能源的占有量来讲并不高,而且使用率也并不高。经济实现发展与增长始终需要物质的大量投入,但是,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一定会造成能源的大量消耗与浪费,最终只会使能源无法保证经济可持续
文章以某机械公司为例,分析了2007年企业能源消耗情况.根据能源消耗分配情况排查在能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挖掘节能潜力,并且对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寻找节能方向,
在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日战争中,金明由山东转战皖东北、苏皖、淮海、苏北、苏浙等根据地,长期担任根据地党政军重要领导职务,经受了血与火的严峻考验,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金明原籍江苏常州,1913年12月出生于山东益都县(今青州市)。1932年2月加入共青团,8月转为中共党员。他参与组织和领导了山东益都暴动,后被国民党逮捕入狱。在狱中曾绝食7天,组织和领导了狱中的秘密革命斗争。抗战开始
期刊
一、综述rn有机农业是以生态效益为优先发展目标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它以其注重土壤改良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特征,是生态农业的一种表现形式.
一、前言rn科技的发展促进材料的更新和进步,消费者观念的转变加快包装产业的发展和进步,相互协诃进一步加强了包装材料的演变和向功能性转变,各种新型包装材料层出不穷,随着
全球农业生态系统不仅提供了大量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和动、植物蛋白、热量等营养物质,而且还为人类提供了其他生态系统难以产生的商品和服务.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对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