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 MRI对臂丛及血管同时成像技术诊断TOS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 :中华手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843438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3D MRI对臂丛及血管同时成像的可行性,以及对胸廓出口综合征(thoracic outlet syndrome,TOS)的诊断价值。

方法

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初步诊断为TOS患者14例,手术治疗4例,保守治疗10例。术前通过3D MRI血管神经融合技术进行三维重建。根据三维解剖模型发现多列锁骨下动脉与臂丛神经异常情况,并制定治疗方案,针对手术患者对比术前、术中所见,评估这一辅助诊断技术的应用价值。

结果

全部患者的臂丛和锁骨下动脉以及周围重要的解剖结构均得到三维重建并数字化融合。10例保守治疗患者的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4例手术患者:其中前斜角肌压迫1例,术中切断斜角肌;第七颈椎横突过长1例,术中切断小斜角肌腱束;神经鞘瘤1例,术中切除鞘瘤;乳腺癌转移瘤1例,考虑切除风险较大,术中活检行病理检查。前3例手术患者术后症状明显好转。重建后的模型与常规术前诊断依据、术中所见相一致。

结论

3D MRI对臂丛神经及血管同时显像技术能够形象、可靠地显示臂丛神经、血管位置,立体化多角度呈现血管神经与周围重要解剖结构的立体关系,为临床诊断TOS提供了影像学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阶梯状V-Y穿支皮瓣修复前臂及手部掌侧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我们对10例前臂及手部掌侧皮肤缺损的患者采用阶梯状V-Y穿支皮瓣进行修复。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穿支皮瓣均存活,随访时间为2~14个月,皮瓣颜色、质地、感觉及功能与邻近组织相似,皮瓣及供区形态与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阶梯状V-Y穿支皮瓣修复前臂及手部掌侧皮肤缺损疗效可靠,操作简单、安全,不牺牲重要血管,是
期刊
@@
本文首先分析了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创新发展的重要性,进而分析了档案管理创新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阐述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目的分析比较臂外侧皮瓣与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后感觉恢复情况。方法自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我们对46例手部皮肤缺损患者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其中臂外侧皮瓣18例,股前外侧皮瓣28例。术后检测游离皮瓣感觉恢复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测试内容包括皮瓣痛觉、触觉、温度觉和两点分辨觉。感觉恢复等级评定:S3+、S4为优,S3为良,S2为可,S0、S1为差。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12~41个月,平均
期刊
@@
随着时间的流逝,重要的信息渐渐就被淡忘.我们就必须想办法做好信息储存,我国在这方面也有相应的收集与管理机构,这种机构被称为档案机构,国家对档案的资源建设也是相当的重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人寿)是世界500强排名前列的大型企业.为了有效快速应对变化多样的市场、提高全公司人员的整体素质,有效开展培训教育工作、统一部署工作,
本文介绍了高密度聚乙烯 (HDPE)缠绕焊接增强管管材情况、管道敷设特点 ,并列举了已建管道的工程实例 ,从而说明HDPE缠绕焊接增强管作为埋地塑料排水管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为研究平面波辐照下含短贯通导体金属腔体电磁耦合规律,利用电磁仿真软件CST搭建仿真耦合模型,从频域角度进行了仿真研究,并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功率放大器、GTEM室和电场测
目的探讨"W"形腹部皮瓣修复手部梭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我们共收治手部单纯梭形皮肤缺损患者16例,皮肤缺损面积为1.0 cm×3.0 cm~1.2 cm×5.0 cm,切取腹部"W"形随意皮瓣,皮瓣卷成管形后,远端"W"形皮瓣成为两个"V"形合并的梭形皮瓣,覆盖修复梭形皮肤缺损。结果术后16例皮瓣全部存活,伤口均Ⅰ期愈合,无红肿渗出及皮肤开裂。
期刊
@@
大数据环境下智慧图书馆作为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全面感知与互联互通是其服务与管理的技术基础.分析智慧图书馆的特征.探讨大数据环境下院校图书馆服务的新常态,即在现代信息
通过研究裸芯片的可靠性保证技术,提出了集成的已知良好芯片(KGD-确优裸片)的可靠性保证指南,并制定了完善的裸芯片设计、生产、过程控制和可靠性评估等技术流程。文章确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