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激酶基因E339K突变的功能学研究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fgzs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葡萄糖激酶(GCK)基因E339K突变引起青少年的成年起病型糖尿病2型(MODY2)的分子机制。方法 MODY2家系成员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测定空腹及负荷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PCR扩增GCK基因并直接测序。构建E339K突变质粒。表达并纯化野生型和突变型GCK蛋白。酶偶联分析法进行功能学测定。结果 与非突变成员相比,突变者空腹、负荷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更高;空腹胰岛素、胰岛素分泌指数明显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无显著差异。突变导致GCK蛋白产量降低[(12.7±1.72)mg/L比(16.2±2.65)mg/L,P<0.01];当ATP为饱和浓度时酶促反应速度达到1/2最大反应速度时的葡萄糖浓度(S0.5)[(13.96±1.89)mmol/L比(5.92±0.99)mmol/L,P<0.001]和当葡萄糖为饱和浓度时酶促反应速度达到1/2最大反应速度时的ATP浓度(ATP-Km)显著升高[(3.27±1.14)mmol/L比(0.30±0.09)mmol/L,P<0.001];GCK对葡萄糖的催化常数显著下降[(1.62±0.35)/s比(25.18±2.10)/s,P<0.001];热稳定性下降,表现为在相对更低的孵育温度下或同一温度相对更短的时间内活性丧失。结论 GCK基因E339K突变导致的蛋白表达下降、对葡萄糖和ATP的亲和力下降以及热稳定性下降是造成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少进而发生MODY2的可能分子机制。

其他文献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维持期的治疗对患者的预后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经典的维持治疗是指个体患者完成初始化疗既定的化疗周期数,并达到最大的肿瘤缓解率后,继续采用化疗的一种延续治疗。在无显著毒副作用下,维持治疗直至某个设定的时间点或直至出现疾病进展。维持治疗通常采用诱导化疗方案中的一种化疗药物,或是与诱导化疗药物无交叉耐药的另一种药物,并且所用的药物剂量相对较小。随着分子靶向药物的崛起,其特异的
期刊
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一直是降压药物研发的主要靶标。肾素是RAS的启动及限速环节,直接阻断肾素理应是抑制RAS的最有效策略。长期以来,人们为开发直接肾素抑制剂(DRI)付出了艰巨努力。阿利吉仑(aliskiren)是新一代的小分子量非肽类口服DRI,对肾素具有很高的亲和力,能特异性地抑制肾素活性。2007年阿利吉仑在美国上市,宣告新一类RAS抑制剂DRI的研制获得突破性进展,阿利吉仑成
期刊
糖尿病肾病已成为全球慢性肾脏病(CKD)及其导致的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构成原因。每年三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是“世界肾脏日”,继2009年“肾脏与高血压”的主题之后,今年将“糖尿病肾病”作为活动主题。随着亚洲国家生活方式西方化,糖尿病发病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我国亦不例外。1980年我国14省市的调查显示糖尿病患病率约为1%,1994-1995年的结果显示糖尿病患病率为2.5%,到2000-20
期刊
肺动脉高压是一组严重威胁生命的肺血管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动脉收缩、肺血管重塑、血栓栓塞和血栓形成,造成肺血管阻力(PVR)增高和肺动脉压升高,最终导致右心衰竭。目前,前列腺素类似物、内皮素受体拮抗剂、5型磷酸二脂酶(PDE-5)抑制剂已用于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总体而言,针对肺动脉高压的有效治疗药物有限,且治疗昂贵。
期刊
微乳头结构(MPP)是腺癌的一种特殊病理形态,以游离的缺乏纤维血管轴心的小乳头状细胞簇为特征。近年来的报道提示,MPP多见于不吸烟的肺腺癌,可能是早期患者的负性预后指标,但由于未同时分析其他因素如肿瘤大小、是否吸烟等的影响。本研究选择完全手术切除的Ⅰ期不吸烟肺腺癌患者,按肿瘤大小、以3cm为界线作分层分析,旨在客观评价MPP在早期完全手术切除的Ⅰ期不吸烟肺腺癌患者中的预后价值,进而指导临床实践。
期刊
众所周知,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尽管当今有关针对其病程中所发生事件的治疗措施日臻完善,如心血管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虽能明显改善近期症状和预后,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心血管疾病对人类健康的总体危害。到目前为止,包括口服阿司匹林在内的改善生活方式、降压、调脂和降血糖等一级预防措施已积累了大量令人信服的临床试验证据,且已被写入欧、美国家和我国相应的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南。2
期刊
立克次体病是由各种立克次体感染导致的人兽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立克次体是革兰阴性胞内寄生菌,生物学特征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在动物宿主包括啮齿动物如鼠类和家畜等贮存宿主体内繁殖,传播途径主要是由节肢动物蜱、螨、蚤、虱等媒介的叮咬或暴露,以及气溶胶方式进行传播。传统的立克次体病包括斑疹伤寒、恙虫病、斑点热、战壕热、Q热,其主要致病机制是病原体侵染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小血管炎和血管周围炎。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新发
期刊
中国国人因脑血管病引起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22.45%,为第一位致死原因。基础和流行病学研究证实,糖代谢异常[包括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和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与脑血管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脑组织只占全身重量的2%,但脑血流量占心搏出量的15%,消耗全身20%的氧和25%的葡萄
期刊
GPNoteBook
期刊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其腹痛、腹部不适与排便相关,伴有排便习惯、粪便性状的改变,缺乏可解释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IBS症状呈慢性、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罗马Ⅲ标准将IBS分为便秘型(IBS-C)、腹泻型(IBS-D)、混合型和不定型4种亚型,临床上以IBS-D、IBS-C常见。IBS的发病可能与胃肠道动力异常、内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