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自然育林的几点尝试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h831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自然育林是近年来森林经营的主要方式之一,木兰林管局结合自身实际,按照近自然育林理念,进行了一系列森林经营措施的探索试验,并取得一定成效。该文就木兰林管局在近自然经营方面的一些做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近自然育林;目标树经营;流域经营
  中图分类号S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31(2014)14-100-02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人们生态意识提升,社会对生存环境和生态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反思,人们已经认识到“以木材生产为主要目标”的旧森林经营方式,已经对森林生态环境造成损害,无法满足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急需建立一种高效的、生态的、可持续经营的森林经营模式。摒弃“重利用、轻培育”的经营理念,选择先进的经营理念和营林措施是当前林业发展的新方向。木兰林管局经过多年的探索和试验,确立了近自然经营理念,同时结合当地实际,构建了以目标树经营为主的全林经营新体系,实现了经营区域的森林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
  近自然育林是以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化,系统功能和缓冲能力分析为理想基础,以择伐和天然更新为主要技术特征,以永久覆盖和多品质产品为目标的森林经营模式[1]。简单说就是:“一种顺应自然规律,依托自然条件,借助自然力量,通过加速发育进程,培育接近自然又优于自然,功能完备高价值森林的经营作业体系。”这种理论认为,对森林的经营活动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保持森林自然结构的前提下的经营活动。”近自然育林有3个原则:一是选择乡土树种或至少是适应立地条件的树种。二是建立生态稳定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森林结构。三是充分利用森林的自我调控机制利用自然力量。
  加速提高森林质量是全面发挥森林功能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高质量的森林,就不可能有较高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质量的森林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有较合理的树种结构和龄组结构(复层、异龄、混交);有较好的森林环境(生物多样性丰富);有较大(单位面积)蓄积量;有较大的生长量;有较强的天然更新能力。这正是近自然经营的目标所在。
  木兰林管局有林地9万hm2,中幼龄林6万hm2,生态公益林5万hm2,人工纯林4万hm2。与近自然育林优先选择的培育主要对象—人工纯林,中幼龄林,低效低价林和生态公益林相吻合。遵循近自然育林的基本原则,结合实际,木兰在近自然育林方面做了以下一些试验经营。
  1 流域经营
  即把流域作为一个大的作业单元,按照“综合设计、集中作业”的原则,逐沟逐坡进行设计作业,打破原有小班界线的束缚,对流域内不同林分、不同经营类型,采取“宜造则造、宜抚则抚、宜改则改、宜封则封”的方式,实现流域经营的一次性全覆盖。木兰林管局资源基数大、且分散,经营难度大。长期以来沿用以小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导致了森林经营不系统,林地利用支离破碎。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状况,木兰林管局提出“流域经营”这一新的作业模式,有效降低了生产经营成本,大幅提高了经营效率,充分发挥了林地的生产力。目前全局共规划出200hm2以上的流域50个,涉及林地面积3.33万hm2以上。已经打造完成的标准流域10个,综合治理林地面积达0.67万hm2以上,流域内林相优美,路网通达,森林的生态功能日趋完备,有效地提高了森林稳定性和多样性。
  2 确定培育树种
  “种”的概念是在近自然育林的理念被引入后才开始被木兰林管局重视的。正确确定适宜地域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树种,是近自然育林的基本原则和前提条件,是近自然育林能否取得成功,森林的多种功能能否平衡发挥的关键。
  2.1 发展乡土树种 乡土树种是原产于本地区或通过长期栽培和繁殖,并已经非常适应本地区的气候和生态环境且生长良好的树种,是长期进化的结果。乡土树种具有地域适应性、抗逆性强、生态功能高、标示功能强等特点,对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稳定的植物群落有重要作用。以乡土树种作为主要培育树种,可以保证森林的稳定性不会由于树种结构不合理而遭到破坏。木兰林管局把本地区云杉、油松、落叶松、椴树、柞树等作为主要乡土培育树种。
  2.2 引进优质树种 由于当地的乡土树种主要为阳性树,多年来以单层结构为主,树种单一,不宜形成稳定的异龄复层林。树种单一导致林相简单,结构不合理,生物多样性低,病虫害发生频繁,林地生产力低,生态系统稳定性不够,不能长期可持续发展。木兰林管局根据当地的立地条件及引进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再结合不同地域的气候相似性,经调查试验,确定把红松、水曲柳、胡桃楸、黄波罗、紫椴作为主要引进培育树种,促进复层林的构建。
  3 开展以目标树为主的全林经营
  木兰林管局森林经营区域处于河北省最北部,处于冀北山地向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森林资源丰富,物种繁多。但是大量的人工纯林,严重的影响了森林生物多样性功能的发挥。木兰林管局经过研究确定了通过开展以目标树为主的全林经营调整当前林分,使之向原生态方向发展的经营方式。建立目标树经营体系具有四大优势:
  3.1 建立起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骨架 目标树的选择加快了自然选择的进度,促进了优势树种和优良基因的繁衍和进化,保障了森林建群树种的优质种植来源,为近自然育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
  3.2 保证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目标树只有达到期望径级才能采伐利用(一般树种都要达到80a以上),有一定数量的优质树木在森林中长期存在,就能够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
  3.3 持续收益 目标树经营技术要求对目标树要进行适时修枝、对影响目标树生长的非目标树进行适时疏伐,以保证目标树生长始终有足够空间,使目标树生长健康和材质优良。对目标树的培育,即可满足我国市场对大经优质木材的需要,又可通过非目标树适时疏伐,使经营者得到连续不断的中期收益。
  3.4 投入少收益多 对目标树的经营可以同正常的森林经营同时进行,只是加入了修枝工序,经营投入并没有增加多少,而目标树采伐提供的大径级优质木材的价格,在欧洲市场是普通木材销价的10~20倍。同时通过近自然育林,森林生态功能的不断提高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4 实行调整伐
  原来的低质林改造,多采取皆伐后,重新人工造林的方式。这种方式会突然改变林分的生境,使得林地上长时间裸露,会有大量灌草入侵,给幼抚作业带来很大难度,另外也造成林地长时间没有产出。取消皆伐,实行调整伐,逐步实现低质林分向优质林分的自然转化。让林地上长期有大树生长,而又不排斥木材生产,通过培育森林获取木材。这种经营措施更符合“近自然育林”理论的要求,更能够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
  4.1 密度调整伐 针对林龄结构不合理的林分执行。根据森林的不同起源、不同树种、不同林龄阶段与之最相适应的密度来确定保留密度,通过采伐对森林密度进行调整。
  4.2 质量调整伐 根据林种和经营方向确定的森林经营质量指标,通过伐除贬值的林木资源,培育增值林木资源,充分发挥林地自然效能,提高森林质量。
  4.3 树种调整伐 在天然混交林中,通过保留优质、高价、珍贵树种,伐除劣质、低价、低效树种,提高优质树种的比例,提高林木生长量,提高林地生产力水平。同时兼顾森林对生物多样性的生态要求,保留一定比例的多树种的种源树。
  4.4 调整起源 改善林分 主要是针对萌生矮林进行。通过不断伐除萌生木,保留实生木,来提高林分质量,使萌生矮林逐步转化为中林、乔林。
  4.5 加速先锋林型向基本林型过渡 木兰林管局现有的天然林中,山杨、白桦等先锋树占据主导地位,基本成林树种比例下降,种源匮乏,森林环境劣化、萌生树及杂灌旺长,淹没了基本成林树种的更新环境,进展演替严重滞后。按照近自然育林理念,结合实际情况,木兰林管局通过对以先锋树种为主的林分加大疏伐和透光频度,进行必要的人工补植,促进基本成林树种尽快实现更新,同时采取综合培育措施,加速基本成林树种的生长发育,使森林质量得到快速提高。这项技术对于实现大面积以先锋树种为主的低价林向以基本成林树种为主的高价林过渡意义重大。
  5 编制森林经营方案
  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森林经营方案,是科学经营森林、提高森林质量、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上级主管部门的基本要求。木兰林管局为编制出高质量的森林经营方案,在做好传统相关的工作的基础上多次聘请到德国著名森林经营专家到现地指导培训,并与德国GISCON公司联合开发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软件。
  参考文献
  [1]邬可义.北方育林新探索.2013.8.
  [2]张桂芹,万道印,山长城,等.龙江森林经营概况及近自然育林构想[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1(4).
  (责编:徐焕斗)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探讨阿朗C网MGW发生故障,如何快速提供应急通信保障。由于阿朗C网设备结构的独特性和基站IP化接入,可将基站从某个MGW快速迁移到另一个MGW下,实现基站的应急倒换和快
网络与人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互联网的工作是通过客户端发出请求由中心服务器端相应请求给出应答实现。这样的模式由自身的优点,但是也存在着缺点。例如网络的拓展性差,网
计算机病毒可能会造成网络瘫痪、用户的重要的个人信息被窃、损坏文件硬盘和电脑数据、电脑死机等一系列的问题。严重的会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所以本文将从计算机病毒中有代
随着互联网加的不断发展,医院医疗卫生的发展也迎来了一个春天。医院的发展方向趋势就像一个喷泉似的,当前的许多企业也都在不断的开展着互联网加的发展策略。所以在互联网加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行业变化日新月异,以及"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对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障网络行业安全及各项社会活动正常进行,有必要合理
1系统综述目前整个通讯网络正在向“云一管一端”的业务架构演进.而光纤基础网络在接入网、传输网、承栽网和无线基站回传网络上都随处可见并且正在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各运营商
网络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上网速度如何,已成各个运营商竞争用户的主要手段。想提高网速,只能通过光纤化改造,我公司和各大运营商,都在积极进行该项工作。谁抢得了先
当前无线通讯技术发展迅速,其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本文从无线局域网概述入手,从信息服务器、多媒体轿厢显示器以及无线局域网等三个方面研究了基于无线网络技术的电梯综
高低频融合组网将是未来5G网络的一种重要组网方式,本文分析了5G网络高低频段的划分及无线传播特性特性,研究了其融合组网方案。
摘 要:为筛选防治玉米螟的高效、低毒、持效期长的药剂,特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7d, 80%氟苯虫酰胺·杀虫单WP37.5g/667m2、80%氟苯虫酰胺·杀虫单WP50g/667m2、20%氯虫苯甲酰胺SC15g/667m2防治效果在95%以上,防效较好。试验药剂在试验剂量下均对玉米安全,对玉米螟持效期较长。80%氟苯虫酰胺·杀虫单WP防治玉米螟最佳施药剂量为37.5g/667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