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来源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z880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水利工程也在快速的发展着,而在水利工程中基坑排水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基坑排水可以防止地基的承载能力下降,是工程强度的重要保证。本文对基坑排水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水利工程建设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十分积极地贡献,其中的基坑排水施工作为水利工程重要方面,除了能够有效地提高水利工程基础与岩基结合强度,还能更好地降低地基开挖工程量。
  一、基坑排水与地基土质
  1、基坑排水
  基坑排水指的是在开挖基坑前,将排水系统做好,在基坑顶外四周向外设计安装一些防水梁或者是排水坡,同时在某些特定距离和位置设截水沟。如果地基施工中有渗水,则基坑底部需设排水沟与集水井,以便于更好的排除基坑积水。
  2、地基土质
  依照水利工程对排水要求和标准的不同,我们把地基分成强透水地基、弱透水地基、不适水地基等类型。在进行正式的施工之前,需通过手摇钻钻探或挖坑等方式来获取地基土样,掌握地基不同高度土质、各部位土质及地下水水位等图文资料,为基坑开挖施工、明确边坡、基坑排水施工提供科学参考资料。但由于基坑或者河道的两岸中的土质存在不均匀的问题,在一般情况下很难全方位地检查清楚。因此,在地基开挖的全过程中,需要留有一定的余地,依据地基开挖支护的真实状况来制定相应的补救对策或者方案。
  二、基坑排水技术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1、排水沟的设置应以不影响正常施工为前提,为了方便渗水集中还应具有相应的纵坡。还应结合渗水量与纵坡来确定排水沟的断面,因而在进行基坑放样的过程中应对排水需要进行考虑,如有需要应适当扩大基坑开挖范围。
  2、集水井的大小,通常能根据所用水泵的出水量计算得出,集水井深度应符合水泵工作深度要求,同时确保基坑工作面应超出排水水面40厘米左右。集水井管径与井径间应具有一定的环状间隙,以便填充滤料起到阻砂透水的作用。
  3、完成管井建造后,应按照抽水实验得出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抽水设备。选择合适的抽水设备正常进行管井抽水时,管井的水位降深应低于第一个取水含水层的过滤器,以此防止过滤管出现氧化、损坏情况,从而导致涌砂情况出现。
  4、井管施工时,必须在滤水管部位安装扶正器,通常应每间隔5米左右安装一组扶正器,以此避免滤水管在孔导内出现偏移,导致过滤作用被大大降低,从而造成涌砂。
  5、在使用水泵排出基坑渗水时,应确保排出基坑外的渗水与基坑存在一定距离,避免排出的水再次回渗入基坑。为了确保排水沟通畅,应指派专业负责,时常对排水沟进行清理和维修。
  三、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施工技术
  1、明沟排水施工
  基坑需要排出的水分包括雨水、地面渗水、地下泉水、围堰积聚的余水等,且基坑排水技术的选择应根据基坑所在地形、基坑大小、基坑所在土质、工期、基坑开挖深度并结合基坑进水情况来确定。在基坑开挖施工且完成围堰后,必须迅速将基坑内的积水排出,采用的方法为:充分考虑并利用下游水位低这一地形条件进行自流排水,若是存在余水,应采取人工开挖排水沟或用水泵将余水引导排出。基坑排水工作应尽早进行,以便使基坑有干燥固结的时间,从而为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一个良好的保障。若是存在地形条件的应尽量使用地形自流排水方法,若是没有条件的应采取开挖排水沟人为引导排水的方法。排水沟的布置形式主要有下列几种:一是结合基坑实际情况,选取合适位置由基坑处自高向低开挖排水沟,将坑内积水引入集水井中采用水泵排出。二是若是基坑开挖难度大,就应沿基坑等高线分层设置排水井和排水沟,而后采用水泵将水排出。
  2、基坑基础施工
  若是開挖基坑的地质基础为粉土和粉砂,在开挖过程中,由于必然会出现渗水,这就极易导致管涌、流砂情况的出现,从而增加施工难度。地下水位过高是造成管涌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渗水出溢坡降超出粉砂粉土允许范围,就会导致土粒随渗水移动,原因是粉砂粉土由均匀细小的颗粒组成,出溢坡降允许范围较小,因此,若是开挖基坑的地质基础为粉土和粉砂,为了确保施工进行的顺利,如何有效降低地下水位至关重要。防止管涌和流砂出现的办法多种多样,例如铺垫砂砾反滤层、放缓边坡等办法,但是这些方法又会一定程度的增加工程量,这样不仅会增加成本,又会对施工造成影响,所取得的效果也不理想。随着这一问题的产生,新的施工工艺也应运而生。例如从施工工艺或基础结构上采取措施的沉箱、沉井加水力冲填等新施工工艺,能有效防止和降低排水困难;从而降低地下水位上采取的措施或射流装置或在基坑四周设置井管排水系统等新方法,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井管施工技术
  通常来说,井管施工需工具有用水冲沉井工具或者钻井器械等,如大锅锻造孔。如果井管外径40-50cm,大锅锻造孔直径为70-85cm,同时为了能够更好的避免大锅锻造孔出现井壁坍塌,可用1.1-1.2比重泥浆作固壁处理,在大锅锻造孔施工中,孔中泥浆需低于井管管口但高于地下水水面。当钻孔的深度达到设计标准的时候需下放井管,第一步先下放普通型的混凝土底管,第二步沉放的是无砂性质的混凝土管,将透水性高、混凝土浇筑质量高的井管放置在下部。在放置井管的过程中,需将细钢丝绳穿入底部吊环中,在钢丝绳上面制作活扣,用插钎固定井管,将插钎上额拔钎副绳自井管中牵引到地面,接着用人力或者绞车进行控制,然后逐节逐节地下放井管,在每一节井管露出地面的管口处涂抹170℃的胶结剂,并用20cm宽的麻袋片或者玻璃丝布将两节管口之间的缝隙缠好,用宽3-4cm、长30-40cm木板或竹片将井管的外壁贴好,用14型号的铅丝进行绑扎。在井管下放工作完成之后,需在井管底部填充0.5m厚的黄沙、碎石、细砾石,接着用粗砂与细砾石回填井管与钻孔之间的空隙。其中回填的滤料厚度大于10cm。
  4、粉砂与粉土基础在降低地下水水位的施工技术
  通常来说,粉土与粉砂基础在地下水水位高处,开挖基坑基础时,因为基坑渗水容易造成流砂、管涌等地质灾害,给基坑排水带来不小的麻烦。原因主要是因为地下水水位高,造成渗水出溢坡降高于粉土与粉砂承受范畴,让土粒伴随渗水不断移动。同时,粉土与粉砂土粒较均匀,其承受渗水出溢坡降值小。所有在粉土与粉砂的基础上进行地基施工,如何降低地下水的水位是关键所在,比如说在水利工程基坑的四周设置射流排水系统或者井管排水装置,又或者改善地基施工的技术与基础结构。严禁采取铺垫以沙砾为主的反滤层、放缓边坡、铺垫柴梢等等方法预防管涌与流沙,因为这些方法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基坑施工的工程量与施工成本,而且会对基坑排水的整体施工质量与进度带来困扰。
  5、合理选择排水设备
  除了施工工艺、施工材料可影响基坑施工质量,制约基坑排水工作开展以外,排水设备也会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排水质量造成影响。一般来说,在选择使用排水设备时都要根据施工要求以及工程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合适的水泵。水泵的选型应依据工程实际排水情况来选择,排水时不可使用单一的水泵排水,如果所选择的不同型号的水泵种类较多,应尽量加大其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基坑排水工作的科学方案能保证一个水利工程的稳固,并为其施工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妥善处理好基坑的排水问题,可谓之解决水之源、木之本的根基问题。排水系统的科学设计,能够保证地基不受破坏,也能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从长远意义上讲更可以减少水利工程的整体开支,如果基坑排水问题处理不当,会给水利工程的运行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增加了将来对水利工程的维护成本,也降低了水利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习国强.宗华宇.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施工设计与施工技术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9).
  [2]潘安国,朱俊峰.粉(壤)土地质条件下针井降水施工技术应用[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3(7).
  [3]卢颖.芜湖市三山区保定排涝站洋灯浃控制闸地基降水处理[J].江淮水利科技,2012(4).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对自身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对于水电站而言,应该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来帮助自身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电气自动化技术;水电站;应用  前言:  电气自动化对我国水电站的工作而言,已经成为其未来获得顺利发展的必要保证,要努力地结合水电站工作状况,积极推动自动化相关技术的有效运用,争取借助此种技术实现对于水电站工作效益的有效
期刊
【摘 要】 农业经济的增长关系到我国农村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作为我国农村经济的重点工程,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关注。本文主主要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必要性  引言:  农田水利渠道的设计与施工是保证水利工程灌溉效益的重要环节之一,合理规划设计水利渠道并根据设计方案付诸施工,对于提升灌溉水源利用率来说是非常重
期刊
【摘 要】 如今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农问题”就显得更突出了,而农业基础薄弱和时空分布不均及水资源不足也是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制约因素,所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不但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本文就对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农田水利的发展趋势进行阐述分析。  【关键词】 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发展趋势 
期刊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趋势,人们对水资源的安全控制意识也是越来越高,文章阐述了水利工程施工中所出现的几个若干问题。对此,本文作者也是根据自己多年来的经验,对水利施工所出现的问题,也是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建筑工程;水利;问题;分析  水是生命之源。在传统能源逐渐枯竭的今天,如何利用环保绿色的能源,是现代社会必須解决的问题。水利工程是对自然水资源的安全控制,也是对自然水资源的充分开发。
期刊
【摘 要】 阐述了海南省小型水库普遍存在的病险情况,结合我省在建的小型水库为例,对工程设计过程中的要点作了思考和建议,为我省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小型水库;存在险情;加固方案  一、水库普遍存在的病险情况  海南省小型水库大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而且大多为土坝。由于受当时施工条件和技术的限制,大坝清基不彻底,坝体多采用羊角碾、平碾等人工进行夯实,压实度不满足规范
期刊
【摘 要】 介绍了峡口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的主要内容,通过实施改造,实现了电站“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大大提高电站自动化运行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了电站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峡口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  峡口电站位于浙江省江山市境内的江山港上游峡口镇峡里自然村,电站建于1973年5月,设计装机容量2×4000kW(1#、2#机),采用竖轴混流式机组,1997年新增两台2000kW机组(3#、
期刊
【摘 要】 水利工程的营建是关系国计民生,利国利民的事业。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直接决定着工程建成后的使用效果。因此长期以来,水利工程的质量是有关建筑部门和各界社会人士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现阶段,尽管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就水利工程在长时间的运行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水利工程都或多或少的出现质量问题,特别是水利工程的渗漏问题,这是最普遍的现象,也是水利工程的水下部分在长期浸泡
期刊
【摘 要】 電能损耗包括核技术损耗和管理损耗电量两部分统称线损,是供电企业唯一跨技术、经济两个领域的指标。本文以对10kV及以下配电网线损分析,精细化管理和节能降损的主要措施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10kV;配电线损;配电网线损;管理;降损措施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力需求不断增长,供电企业除加大投入外应从节能降损中挖掘潜力以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工程向大容量、高参数、超高压方向发展,电力工程项目投资越来越大,建设标准越来越高,建设任务越来越重。与此同时,资金筹措困难、造价控制不易等问题也日益浮现,面对巨大的投资和繁重的任务,如何控制好电力工程的造价,成为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关键问题。本文对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  引言:  电力
期刊
【摘 要】 水土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也与其它资源和环境保护一样,成为我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保证条件,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历史证明,水土保持对于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治理水土流失灾害,维护地球的生态系统,使社会经济得到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新形势下;水土保持;特点;基本功能;技术措施  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