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海一号”指引并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发展,也承载了中国水下考古人员的宿愿。
审视与质疑不代表否定“南海一号”的价值以及此次打捞的意义,这艘距今800多年的南宋古沉船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为打捞它,广东省、阳江市已经斥资2亿多元,仅为它设计建造的广东省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就花去了1.5亿元,这还不包括土地等费用,至于打捞,原本估算的7000万元,阳江市有关领导在接受采访时已经明确表示,“现在看来,当然不止这个数”。
它引领了水下考古事业
“南海一号”打捞工程因此被称为“史上最昂贵的水下打捞”,打捞“南海一号”也成为我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水下考古。
“‘南海一号’确实承载了太多的谜团,它的出水,对于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对于研究我国南宋时期的航海史、造船史、贸易史、陶瓷史都有积极的标本意义。”复旦大学历史与地理研究所所长葛剑雄如此评价,“此前,还从未有过这样系统化、计划性地挖掘海底文物。”
在“南海一号”前,国内虽然也有过古沉船打捞出水,比较知名的是泉州挖掘出的一艘南宋沉船,依此建立了泉州海洋交通博物馆,“但那些都不过是在海边甚至陆地。”葛剑雄将“南海一号”称为“它意味着一种开始!”
承担“南海一号”打捞任务的广州打捞局在海底能见度几乎为零、没有任何可借鉴的经验的情况下,首创了世界上整体打捞海底沉船的先例,仅为“南海一号”度身定制的“华天龙”就耗资6亿元,最大起重力达4000吨,是目前亚洲最大的起重工程船。
历史以及技术与资金方面的这些纪录注定了“南海一号”的出水将引来世界的关注,当然,还有媒体的追逐。
“它意味着一种开始!”葛剑雄的这句话,已故的前国家博物馆馆长俞伟超也说过,正是这位中国考古界的标志性人物给“南海一号”命名,“这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沉船遗址。”
考古的收获往往都是在意外中发现,从1987年的夏天,“南海一号”被发现,“20年来,它引领着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发展。”广东省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崔勇说。
迈克
审视与质疑不代表否定“南海一号”的价值以及此次打捞的意义,这艘距今800多年的南宋古沉船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为打捞它,广东省、阳江市已经斥资2亿多元,仅为它设计建造的广东省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就花去了1.5亿元,这还不包括土地等费用,至于打捞,原本估算的7000万元,阳江市有关领导在接受采访时已经明确表示,“现在看来,当然不止这个数”。

它引领了水下考古事业
“南海一号”打捞工程因此被称为“史上最昂贵的水下打捞”,打捞“南海一号”也成为我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水下考古。
“‘南海一号’确实承载了太多的谜团,它的出水,对于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对于研究我国南宋时期的航海史、造船史、贸易史、陶瓷史都有积极的标本意义。”复旦大学历史与地理研究所所长葛剑雄如此评价,“此前,还从未有过这样系统化、计划性地挖掘海底文物。”
在“南海一号”前,国内虽然也有过古沉船打捞出水,比较知名的是泉州挖掘出的一艘南宋沉船,依此建立了泉州海洋交通博物馆,“但那些都不过是在海边甚至陆地。”葛剑雄将“南海一号”称为“它意味着一种开始!”
承担“南海一号”打捞任务的广州打捞局在海底能见度几乎为零、没有任何可借鉴的经验的情况下,首创了世界上整体打捞海底沉船的先例,仅为“南海一号”度身定制的“华天龙”就耗资6亿元,最大起重力达4000吨,是目前亚洲最大的起重工程船。
历史以及技术与资金方面的这些纪录注定了“南海一号”的出水将引来世界的关注,当然,还有媒体的追逐。
“它意味着一种开始!”葛剑雄的这句话,已故的前国家博物馆馆长俞伟超也说过,正是这位中国考古界的标志性人物给“南海一号”命名,“这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沉船遗址。”
考古的收获往往都是在意外中发现,从1987年的夏天,“南海一号”被发现,“20年来,它引领着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发展。”广东省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崔勇说。
迈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