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与初中生成长遇合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h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因而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可贵的、可爱的、可敬的,所以,我们要学会珍爱生命,通过教学与学生的成长过程,让学生形成一种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健康生命态度。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生命是有德性的生命、有智慧的生命。
  【关键词】生命教育 成长 遇合
  
  生活对人的成长具有本体论意义,而高于生活的是生命,生命是人的本质属性,智慧和德性则是生命的显现。智慧和德性犹如生命两翼,生命为载体,智慧和德性为其所用。
  据一份资料统计表明,自杀已成为我国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原因,且低龄化严重。最近某网站调查表明:有5.8%的人有过自杀计划,而自杀未遂者则达到了解1.71%,而他们的父母却一无所知。
  上述材料虽不足以说明什么,但也必须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因为,长期以来对生命教育的缺失,学生对死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和思考,发生了一桩桩血案。这促使我们去思考:如何让学生了解生命是何物?如何引导学生走出生命的误区?如何教育他们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如何培养学生积极乐观进取的生命价值观?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既要将教材中生命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又要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初中生成长过程中去。
  
  一、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什么
  
  我们新课程标准中安排“感悟生命”的主题,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可贵、可爱、可敬。世界之美、生活之美是生命赋予的。让学生在欣赏生命之美好、领略生命之敬畏的过程中享受生命的快乐。那么,生命为何物?我在教学时,首先带领学生走进身边的大自然,亲自去感触生命。来到校园的草坪、小山上和植物园中,让学生走进自然,亲自体验、感悟生命的存在,小草的绿、小花的香、小虫的爬、蝴蝶的飞、蜜蜂的舞、小鸟的唱……活动结束后,适时引导: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真正感受到生命无处不在、无所不有,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可爱而精彩。再回到教室,通过多媒体展现教材内容,让学生看到如诗如画、听到如痴如醉的音乐动画后,静静地思考生命的涵义。再抓住时机表述:生命,是指生物体所具有的活动能力,生命是天生就具有的自由、活力与永不间歇的运动。生命世界是神奇美丽的,我们要了解神奇的生命世界,欣赏生命的奥妙,感受生命的完美。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精彩,而灿烂。生命是上苍赐予人类的最珍贵的礼物,世界上有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但只有生命价值才是至高无上的。因此,我们要关注生命,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形成一个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健康生命态度。而这些正是生命教育所关注的。
  
  二、帮助学生重视珍爱生命
  
  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对生命的体验也是不同的。不管生命的色彩是明亮还是有些灰暗,不管生命的滋味是甜美还是有些苦涩,我们都不能忘记:要珍爱生命。
  
  1、生命是一种权利
  每个人的生命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权利。人的生命权是人与生俱来最神圣的权利,是一个人所拥有的一切权利的源泉,是参加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也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基础。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明确规定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使公民生命神圣不可侵犯,社会和个人都应当尊重他人的生命权。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好好地活着,珍爱我们的生命权。
  
  2、珍爱自己的生命
  正因为生命是一种权利,珍爱生命就成了一种义务了。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每个人的生命不仅属于我们自己,而且属于一切爱我们和我们爱的人,属于社会,我们应对生命负责。某中学一名男生因为成绩不好,从高楼上跳下;有人痴迷于法轮功,引火自焚;有人吸食毒品,最终导致死亡……这些放弃生命的行为,甚至随意糟蹋自己生命,是一种对自我、他人和社会不负责的行为。生命是美好的,它既像含苞待放的花朵,又像那壮丽清新的清晨,它意味着美丽的憧憬、热烈的向往、执着的追求。学生应珍惜自己如诗如画般的生命之旅。
  
  3、尊重他人的生命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不尊重他人生命的非法行为:有些司机违反交通规则,醉酒开车,肇事逃逸;不法商贩制假售假,损害他人的生命和利益;杀人、放火、抢劫等暴力犯罪;毒贩制毒贩毒……这都是对他人生命不负责的行为表现。因此,珍爱自己的生命并不是要求每一个人“自私”地活着,而是要以仁爱之心去关爱、尊重他人的生命。生命和健康的权利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我们没有理由随意侵犯他人的生命和健康权。在社会中,尊重、关爱他人的生命,也意味着更好地关爱我们自己的生命。人是一个群居性的集合,学生接受生命教育同时,还要接受人际交往教育,掌握交往的规则,学会与人沟通,与人和平共处,学会接纳他人、欣赏他人,与他人,与世界共融共在。既肯定自我,又成全他人,修已而善群,和谐共荣、交互辉映。继而扩展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关系之中,学会尊重差异,敬畏自然,胸怀社会,最终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和“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三、生命教育的意义
  
  1、塑造一个有个性的灵魂
  生命是可敬的,地球上每个生命都是独特的,正如在一棵华盖葱茏的树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而不同物种之间的样貌差异更为明显,也正是这种差异才显现出世界物种的多样性。对于人来说,每一个人的生命也都是独特的。这就是人生的惟一目的——使自己得到最大发展,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真正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个有个性的灵魂。
  
  2、铸造一个有信念的人
  信念是克服困难和奋斗的原动力。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使学生认识到人的活动和工作就是克服困难的过程。人的一生,谁也无法预料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但人们一旦有了坚定的信念,就会坦然处之,会凭借坚强的意志克服困难。有了信念,人们就会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进取,就会百折不挠、锲而不舍。
  
  3、培养珍惜时间、勇于创造、乐于奉献的精神
  庄子曰:人生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这说明生命是由一小时一小时、一分钟一分钟累积起来的,珍惜时间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爱惜时间,充分利用时间,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掘自我生命的潜力。创造能挖掘人的潜能,展现生命的价值,尽显生命的魅力。富于创造的生活,让我们拥有充实的生命,提升生命的价值,在平凡的实践中创造。生命因奉献而美丽,向周围的生命奉献我们力所能及的关爱,我们的生活就会更美好。
  初中生阶段使他们经历了一个人生大遇合——青春期,这是儿童走向青年,也就是从孩子走向成年人的人生大遇合阶段,青春期也是集中体现的“成为一个人”的关键时期。对初中生进行生命教育,实际上是给学生一个新生命,教他们过更有意义的生活。人的生命应该是有德性的生命,有智慧的生命,这就是我们教育的主旨所在。
  (作者单位:415701湖南省桃源县基隆中学)
其他文献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是根据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定本必修)化学〉第一册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本书的编写又是由许多权威人士的参与和精心制作。教材中教学内容的编排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主要分为必修和选修,以及“资料”、“阅读”大量的“插图”,“表格”等内容。在编写和试教的过
期刊
学生化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化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的内容,但是多年来一直未引起化学老师的重视。近几年中高考化学试卷中,对学生化学阅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份量也越来越重。而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化学阅读能力更加重要起来。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化学阅读能力呢?    一、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给学生布置阅读作业时,可结合课文,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提几个有吸引力的问题或做
期刊
初三物理总复习已拉开序幕,如何把已学的知识横线结点、纵线拉网形成知识链、知识网,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呢?通过以水为例的一连串复习,学生收获较大,由此使我想到了火,想以“火”为例谈谈相关的物理知识。    一、“削冰取火”    把冰削成凸透镜面对太阳就可以把干柴点燃,这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的原理。由此联想到:森林为什么不能随意丢弃矿泉水瓶?蔬菜大棚塑料上的积水为什么要及时处理掉?    二
期刊
摆臂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步频、步幅以及后瞪力量的大小。同时还影响到向前水平速度及身体的协调作用力。下面,笔者运用动力学知识,从摆臂与短跑的内在联系入手,阐明了摆臂在短跑中的重要作用。    一、摆臂有摆臂时的关节角度,方向和幅度三个技术环节组成。    1、摆臂的肘关节角度  摆臂的肘关节角度是指上臂和前臂在肘关节出所形成的夹角,它是影响步频的重要因素之一。上臂摆动的快慢直接影响到步频的快慢,而上
期刊
【内容提要】音乐反映着社会生活,顺应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歌曲的发展同时代之间的关系,具体体现在中国近现代的“五四”运动,抗日战争时期,建国以后各个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的巨大变化。近现代著名的聂耳、冼星海、赵无任、黄自等人的艺术歌曲大量引进了西方音乐的先进文化,揉入了我国民族性的国乐。而改革开放以来的歌曲创作发展较好。但近几年来好的通俗歌曲创作较少,一些歌词直白空洞,旋律毫无生气的歌曲却受到了人们的
期刊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大量的资料信息表明:中国基础教育最为突出的弊端之一,就是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动手能力的培养。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很大范围内物理实验教学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处于“讲起来重要,教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的状态。实验教学因长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而成为物理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随着
期刊
在每次阅完语文试卷后,心中总生出许多的感慨,尤其是对学生书写基本功感到担忧。  常见的问题有:书写无字体,小学生的横平竖直,速度极慢,字形死板;书写潦草,本来没有楷书的基础,盲目提速,笔画无序牵连,造成混乱;书写每行高低不齐,参差错落,先工后乱,缺乏整体感;字形过小、过斜的习惯根深蒂固,失去整体美感;试卷上反复涂抹、勾画、粘贴等,整体杂乱,令人目不忍睹。  其实,一份清楚、工整、美观的试卷,会令人
期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出发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建设新农村最终还要靠农民,农民才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依靠新农民建设新农村,是基层党组织肩负的历史使命,也是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政治课题
期刊
初中化学中介绍了一些常见的物质,要求同学们理解记忆有关物质的性质、制法、原理、用途、鉴别等知识。可以通过列表对比的方法,抓住它们各自的特性和区别。这样既可以降低记忆难度,又便于知识的灵活运用。现以五种气体的鉴别为例,列表如下:  有关物质的其它知识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进行归纳比较。这样不但掌握了知识,还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分析归纳等综合能力。  (作者单位068150河北省隆化县第二中学)  注:本文中
期刊
实现学生个体社会化是小学《社会》课的课程宗旨,社会课的教学必须始终立足于“社会”这个基点。从这个基点出发,把握教材、组织教学、指导活动;立足这个基点,才能保证《社会》课的教学效果,实现《社会》课的课程宗旨。在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贯彻落实这个基点的。    一、输入社会信息,丰富教学内容     《社会》教材根据个体社会化的需要,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构成人类社会的诸多基本要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