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海涛:“战场上流血不流泪”

来源 :福建党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777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廖海涛(1909-1941),福建上杭人.中学毕业后,在家乡任小学教员.1929年参加闽西暴动,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区苏维埃主席、中共代英县委副书记、上杭游击大队政治委员.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廖海涛任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闽西南第二军分区第七支队政治委员,带领赤卫队员、区乡干部,以双髻山为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国民党反动派对原苏区进行极其残酷的“清剿”,廖海涛的母亲、妻子和刚满周岁的儿子,均惨遭杀害.
其他文献
社区矫正是一种与监禁执行相对应的新型刑罚执行方式,在促进社会秩序稳定,降低刑罚执行成本,提升罪犯改造质量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区矫正的不断发展成熟,与其相对应的检察机关的检察监督也在不断探索实践,尤其是伴随《社区矫正法》的出台,对检察监督工作更是提出了更严峻的考验.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地方视域下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的困境,最后研究了地方视域下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的出路,旨在为相关人员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中小学性侵案件的频频曝光,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以近年来在我国发生的相关性侵案为基础样本数据,总结中小学生性侵案件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分析影响性侵案件发生的潜在影响因素,认为学校管理方面尚存在一定的问题与漏洞,亟待查缺补漏;培训辅导机构管理混乱,应严控教育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以及在法律层面应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强制报告制度;受害人及监护人性侵防范和法律意识有待加强;增加性侵加害者的犯罪风险与成本,延长性犯罪人员从业禁止的期限,以有效预防再次犯罪行为的发生,减少犯罪机会.
开篇 此生尽付中华  陈嘉庚出生在福建渔村,为生计漂洋过海到新加坡。13年之后,陈家变故突生,父亲所营企业破产,欠下巨款。按照新加坡的法律“父债子免还”,他毅然宣布:要将父亲欠下的债务还清!他白手起家,没日没夜和工人拼搏在第一线上,有些积蓄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连本带利还清了父亲所欠的债务。在短短20年间,陈嘉庚迅猛崛起,雄踞一方,成为东南亚地区远近闻名的“橡胶大王”。  知他年少有为,赤手空拳搏
期刊
陈明(1902-1941),字少微,福建龙岩人.1923年,陈明与邓子恢、章笃奇等人组织进步团体“奇山书社”,出版《岩声》报,传播“改造旧社会,宣传新文化”思想.1926年间,陈明获得入上海大学深造的机会,就在这所大学社会系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然而由于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仅读半年书,就接受党的委派回到福建,即随北伐军东路军入闽,在东路军政治部任组织科长.1926年12月北伐军东路军进驻福州后,又兼主事《福建评论》.
期刊
《立法法》修订和《宪法修正案》明确了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的法律地位.但拓展地方立法权的同时,不应忽视地方立法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为实现立法权下放的初衷,对如何完善地方立法权的运作法治方式进行探索,以保证地方立法权的良性运行.
《民事诉讼法》中关于司法鉴定的相关问题,一直以来都不断地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由于我国民事诉讼证据链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日益复杂化,所以民事诉讼鉴定制度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2019年,最高法修改完善了《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称《新证据规定》).本文正是基于此,对我国民事诉讼鉴定制度进行探讨分析,研究《民事诉讼法》和《新证据规定》对鉴定制度的修改完善内容,同时进一步提出健全民事诉讼鉴定制度的相关建议.
1999年4月,伴随着告别仪式上贝多芬《英雄交响曲》慷慨激昂的曲调,一代名将叶飞从此谢幕.rn叶飞(1914.5-1999.4),原名叶启亨,祖籍福建南安,出生于菲律宾奎松省一个华侨家庭.1928年5月,在厦门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从事地下革命活动.1930年7月,曾因此被捕入狱.1932年3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下半年被派遣到闽东巡视工作.
期刊
廖俊波(1968.8-2017.3),福建浦城人,1990年8月参加工作,199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生前是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曾任政和县委书记.2015年6月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2017年3月18日,在赶往武夷新区主持召开会议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
期刊
林俊德(1938-2012),福建永春人,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专家.rn1960年,林俊德从浙江大学机械系毕业后,到国防科委西北核试验训练基地,献身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1963年5月接受研制测量核爆炸冲击波的压力自记仪的光荣任务.当时,作为专家组长的林俊德,面临国内这方面资料和设备匮缺的严峻考验.他带领专家组全体专家,以惊人的毅力和智慧,成功研制出测量冲击波的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为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参数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数据,向世界证实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成功.在之后40多年的科研旅途中,他先后取得
期刊
电子印章是21世纪以来出现的一类新兴事物,它在无纸化办公时代提升了办公的效率,但它也存在若干风险区.例如容易被复制粘贴到其他文本上,也容易被模仿复制,同时还存在被盗用的风险.从目前我国制定的有关鉴定规程看,传统的印章印文鉴定方法并不适用于电子印章的检验鉴定,因为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在法治时代,规避电子印章风险,更多的是需要法律规制层面的保障,同时司法鉴定界也要重视对以电子印章为代表的新兴事物进行检验鉴定的实际需求,不断满足社会发展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