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路径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i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作者通过对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内涵的把握,在阐明思想道德素质重要性的基础上,从转变思想观念、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坚持日常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和加强师资建设等方面入手,来加强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从而达到全面推进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 医学生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加强路径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生命科学的进化使医学科学日益呈现出综合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并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了一些新的交叉学科,从而促进了医学自身的发展。医学科学的发展也对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当今世界范围内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高科技和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新世纪医学生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其思想道德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华民族医疗卫生事业的前途。
  一、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内涵
  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指医学生在政治、思想和道德方面拥有的基本品质。主要是指人的政治观点、理想信念、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及道德规范等方面。它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核心和灵魂。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医学生素质教育的灵魂、是最核心的内容。一般认为,医学生的素质结构应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业务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仪态行为素质四个部分。思想道德素质是加强医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与核心因素。业务技能素质,包括具有精良的医学知识技能、坚毅的自学能力、运用信息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等。身体心理素质,包括具有健康的体魄、坚强的意志、优良的个性和自律自强的品行等。仪态行为素质,包括优美端庄的形象举止、明快优雅的工作作风、整洁的仪表、礼貌的言行等。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以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为着力点、以培养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为重点、以挖掘学生内在潜力为目标、以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和帮助每一个医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才。它能使推进医学生提高素质的工作具体化和制度化,有利于建立医学生健康成长的正确导向。总之,对医学生而言,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科学文化素质是基础,创新能力是核心。
  二、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生的职业道德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加强对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培养具有良好医风医德的医务工作者,已成为社会对医学院校的呼吁。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基础上,能否将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树立为素质教育的灵魂,这一教学理念直接关系到医学教育改革的成败。
  1.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对医学生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一方面,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急剧变革,呈现出既高度专业化又高度综合化的总体趋势。另一方面,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数年,与世界的融合越来越紧密。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结合我国医学院校的特点,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点,对医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形成与时代相一致的政治观和民族观。只有这样,才能深化医学生对客观世界和社会政治生活的认识,使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能够冷静、客观、公正、全面地作出判断和评价,始终保持个人和社会的和谐统一,始终朝着正确方向和社会主义要求前进。
  2.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对社会的重要性。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医疗服务要求的提高,对医学毕业生整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不仅意味着增加了对医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而且增加了对医学生素质教育的难度。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的根基。因此,加强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既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又是现代社会对医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学人才,医学人才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三、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路径
  1.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对于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医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切工作都以满足学生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管理者应以医学生的素质教育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思想道德教育规划,把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渗透到培养目标中去。教师应把人文教育与医学教育摆到同样的重要位置,在专业教育中处处渗透人文知识,传递人文精神,增强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医学生思想问题的产生,往往与他们自身的生存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说,帮助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就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我们必须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科教兴国、实现国家未来发展目标的高度,充分认识当前解决高校学生尤其是贫困生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将思想政治教育同解决困难群体实际问题相结合,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医学生尽快解决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困难,为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2.重视校园文化的重要育人功能。
  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启发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用创新的精神搞好校园文化,要根据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和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情况所赋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内容、新特点,按照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要求,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上、方式上不断创新,以适应当代科学技术综合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发展的需要。医学生将来从事医务工作,所工作的对象是具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而如何既治病救人,又在工作中表现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雅的言谈举止,是每个医学生所应该努力实现的。我们可通过举办艺术节、学术研讨、知识讲座、读书活动、演讲、业余党校等形式,辅之以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勤工俭学等各种实践活动,让思想内涵丰富、有质量、有品味的文化走近师生生活,占领校园文化阵地,通过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充分体现出校园文化这个重要载体所蕴藏的潜移默化、点滴渗透的重要育人功能。
  3.坚持日常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
  学生是最大的网上群体,而且是最活跃的群体。互联网作为一个全球性网络,其影响日益广泛。它不仅已经成为新兴产业,而且正在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不仅强有力地影响着公共舆论,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人们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极易受到网上不和谐舆论的影响,我们必须坚持日常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党团组织的教育引导,按照“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握所用”的方针,利用互联网有目的地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灌输和引导。由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量比较大,而医学生课程多,学习任务重,不可能把所有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内容都纳入必修课和选修课。为适应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有自由选择的空间,我们可以各种较为灵活的形式,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思想道德知识,使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更为丰富与生动。网络技术和网络特点完全可以使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利用资源,整合各种社会力量,营造出真正健康文明的思想文化环境,向着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迈进。
  4.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医学生能否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迎接各种挑战,能否用冷静、现实的态度去看待社会上和学校里存在的不和谐因素、不公平现象,考验着他们的心理素质。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是个体形成良好思想品质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们只有处在和谐的心理状态下,才乐于接受教育。而有些违纪行为,就是心理障碍或心理不和谐的结果。心理问题不能简单地施以大道理,而需进行耐心的心理辅导来加以解决。虽然医学生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学习,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却往往容易被忽视,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受教育者当时的心理状况,效果自然不会好。近年来,医学生面临的压力特别是就业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等普遍加大,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增多,影响了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诸方面的和谐发展。我们要采取切实措施,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机构,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确保医学生的心理健康。
  综上所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次重要而迫切的战略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从促进社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高度,在工作中不断总结、探索的基础上,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为推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培养出符合和谐社会标准的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苏博,刘鉴汶主编.高等医学教育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
  [2]曹劲松.思想道德建设是素质教育的灵魂[J].思想政治教育,2002.1.
  [3]赵佩琪.加强医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合格医学人才[J].上海教育,2004,20.
  [4]刘奇.浅谈如何加强医学生的医德教育[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4.2.
  [5]陆炳坚.建立健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机制之我见[J].高教论坛,2005,(5).
  
  本文为蚌埠医学院院级课题《科学发展观下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与研究》(项目编号:BY0812sk)成果之一。
其他文献
当前大学生党员心态积极向上,但也有消极情况。必须进行学习内化、实践锻炼、正面激励,加强对大学生党员心态的调适。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超声分型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超声检查。根据患者子宫形态、假妊娠囊、胚囊、附件包块大小、回声区情况将
摘 要: 单子式主体教学模式正在走向黄昏,根本原因在于其存在着忽视学生主体的“硬伤”,有悖于教育的终极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间性教学的实质在于把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衔接起来,促进学生主体品质的生成和发展,帮助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然而,新升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施主体间性教学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制约着教学实效性的增强。因此,必须在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以及托烷司琼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中的效果,并探讨右美托咪定的适合剂量。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1组、B2组、B3组
摘 要: 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其自身具备的创业素质水平。本文分析了创业素质的构成,探讨了大学生创业素质水平现状,并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创业素质的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素质 提升路径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就业观念正在逐渐转变,许多高校毕业生将目光转而投向了创业。特别是国家、地方各级政府对大学生创业出台了各种鼓励政策,高校也顺应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循环经济则是用绿色经济运行模式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使整个生产、经济和消费过程不产生或少产生废物,在物质不断循环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从而使
摘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可以发挥精神塑造功能,培养学生对道德素质、能力培养及追求目标的重视,为以后的职业生涯提供有利支持。思政教师需要通过行业调查、课程设计、考评模式、学生情况摸底等工作保证精神塑造功能的发挥。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精神塑造  随着改革开放的加深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在世界制造业的地位逐步奠定,市场对专业技工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强。培养高等技术人才的高职院校迎来了蓬勃发
As a writing technique, symbolism has a great tradition in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Winesburg, Ohio.The author in this thesis atte
目的:观察诺和龙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对其肾功能和血压及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资料,依据给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
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学生干部的管理工作更是纷繁复杂。学生干部是开展日常学生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肩负着服务同学、服务学校的重任。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着高校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