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颅骨缺损急诊术中一次完成自体修复的临床研究

来源 :创伤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yxy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并客观评价开放性颅骨缺损急诊术中一次完成自体修复的可行性。方法对17例开放性颅骨骨折病例(伤后24小时内)常规清创处理,同时将创伤区粉碎之颅骨用骨钳咬碎成3~5mm颗粒,与制备好的脱钙人牙基质2~6g均匀混合,平铺在颅骨缺损区的硬脑膜上,覆盖头皮,分层缝合。结果全部病例骨缺损区于术后1个月逐渐骨化,触之变硬,与周围骨窗融合良好。X线片见骨窗区骨碎粒逐渐融合,缺损区普遍密度增高。结论对开放性颅骨缺损在急诊清创的同时,使用脱钙人牙基质诱导缺损颅骨自体修复是对传统治疗方法的一种突破。
其他文献
探讨外伤性颅内血肿手术后引流的效果。颅内血肿手术后必须引流,以降低颅内压和减少血性脑脊液对脑的刺激。
目的 探讨改善髋臼骨折治疗效果及防治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本文髋臼骨折26例,其中骨折移位<3mm 、关节腔内无碎骨块者11例,行骨牵引治疗;骨折移位>3mm、关节腔内有碎骨者15例,
研究船用柴油机推力轴承油膜对机体震动的影响,通过建立TEHD轴承计算模型多体动力学模型,分析TEHD模型下最大油膜压力、最小油膜厚度对振动影响,分析推力轴承的弹性变形以及
同一致伤因子同时或相继造成不同解剖部位2个或2个以上部位的损伤。依据AIS将身体分为9大部位,即头、面、颈、胸、腹、脊柱、上肢、下肢及皮肤(未定部位)。如病人脾破裂合并股
目的 探讨创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 征(MODS)的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98例MODS患者衰竭器官数量、 治疗方法及病死率。结果 98例MODS患者共有284个器官衰竭,死亡46 例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成人高等教育在成立初期经历了教育繁荣的景象,但现在成人高等教育生源萎缩严重,成人高等教育向前发展困难重重。国内外学者
目的 观察大鼠颅脑损伤后脑组织中Bcl-2、Bax表达和血清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探讨大鼠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机制。方法 选用大鼠48只,按时间段随机分为8组,采
ENC28J60作为以太网通信控制芯片,将uIP协议栈移植到以太网通信中,以实现对上位机传输的数据进行实时的接收和处理。同时采用多任务状态在系统调度下进行自动切换、不间断运
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实践教学是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努力尝试和探索的关键。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有序开展,亟需构建相应的实践教学基地。通过设置安排相应的实践环节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的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我院25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方法、术后处理和疗效进行总结.结果经过平均18个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