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及翻译策略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k2007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衔接是语篇的重要特征,也是翻译活动中最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本文根据Halliday和Hason对语篇衔接手段的划分,探讨了英汉语篇衔接手段的差异,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在翻译实践中,我们应考虑英汉语篇衔接的特点,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使译文更通顺、严谨,符合目的语语言习惯和读者的要求。
  【关键词】语篇衔接手段 差异性 翻译策略
  一、引言
  语篇衔接在语篇构建及语篇理解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了解并掌握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及差异,对英语学习和英汉翻译至关重要,而且采用恰当的语篇衔接手段能够使语篇结构严谨,语义连贯,清楚表达作者观点。因此我们将着重探讨英汉语篇中各种衔接手段的使用及差异对比,为英汉翻译提供有益的指导和策略。
  二、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及翻译策略
  1.照应。Halliday和Hason把英语中的衔接分为五类:指称,省略,替代,连接,词汇衔接。其中词与所知对象之间的语义关系称为指称衔接,也称照应。英汉指称类型没有明显差别,都有人称、指示、比较三种类型的指称和照应,但不同的是英语使用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频率显然高于汉语。英语中有定冠词,汉语中则没有。汉译英常常需使用定冠词表示所指,这是我们极易忽略的问题。例如:A:香蕉在哪里? Where are the bananas? B: 在那边Over there.汉语中虽未指明A要什么香蕉,但香蕉是“主位”,是话题,它存在于A和B 的共识之中。所以译文一定要用the表明指称意义的确定性。
  另外由于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汉语是主题显著语言,不在意主语,英语是主语显著语言,主语是一句之主,不可或缺。又由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较隐含曲折,而英美人的思维方式较简单直接,汉语中常出现零式指称(zero-anaphoric)现象,英译时往往需要增补主语或其他词以明朗照应关系。例如:一路上吃了半斤炒栗子,睡了一小会觉,就到了北京。 We ate half a jin of roast chestnuts, had a nap and soon arrived in Beijing. 从例句中我们可以看到,为了使译文符合英语句法,达到篇章衔接、语义连贯的效果,译文增添了主语we.
  2.省略。省略(ellipsis)指的是把语言结构中的某个成分省去不提,它是为了避免重复,使表达简练、紧凑、清晰的一种修辞方式。省略是语言使用中一种常见的现象。英语注重形合,在省略时,往往利用其动词变化的时态等方面来实现。但是在汉语中动词并没有时态的变化。因此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对于英语中根据上下文而省略的动词和形容词,(句子成分,因为省略的也可能是其他成分,不止这两种。)根据汉语的习惯转换为重复或替代。例如:For better or for worse, education in China isn’t what it used to be.。No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sn’t (what it used to be)either.后面一句中为了避免重复,省略了表语在翻译成汉语时,我们应将省略的部分还原出来,如下:改善了也罢,变坏了也罢,总之中国的教育和以前不一样了,不仅如此,科技发展也和以前不一样来了。
  3.替代。韩礼德和哈桑(1976)认为替代指用替代形式来取代上下文中的某部分,因此替代词只是形式。其语义要从上下文中的替代成分去索引。替代形式与被替代成分之间的这种预设关系使得整个语篇前后衔接起来。使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更为简练、紧凑、清晰,使新信息更为突出。他们把替代划分为名词性、动词性和分句性替代。替代从量上考察,汉语替代出现的频率低于英语,在多数情况下,当英语使用替代时,汉语则选择使用重复原词(或原词的一部分)和照应。如在名词性英汉互译时,根据语法及行文表达的需要,可采用直译、重复或省略法酌情译之。如:l don’t like white envelopes。I like yellow ones.我不喜欢白信封。我喜欢黄的。“ones”替代了“envelopes”,汉译时,“的”,替代了“信封”,相互照应。
  4.连接。汉语为语义型语言,着力考究字与语义及其相关关系,注重内容的意会性,因此汉语总的来说是意会性语言,也就是说段落内的连贯更多的是依靠语义,依靠句子表达的事件的内在联系,内在逻辑联系来实现连贯的。但是英语语篇事件不完全是以自然时间和因果逻辑安排的。因此它必须用语言手段给每个事件定位,使语篇中各事件关系明确、层次分明。因此英语语篇中多使用连词将各种信息连接起来达到语篇的连贯。与其它所有衔接手段相比,连接是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差别最大的一种。例如:Then he swam to the shore after spending the whole night in the water. During that time, he covered a distance of eight miles. Early next morning, he saw a light ahead. He knew he was near the shore because the light was high up on the cliffs. 这段话可以清楚看到英语形和的特点。因此在翻译时,先要理清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及相互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同时要注意连词的翻译,有些连词不必翻译,应符合汉语的习惯。参照译文如下:他在海里游了整整一个晚上,游了八英里,才快游到海岸上。到了次日清晨,他才看到前面有光。峭壁上,灯光高照,他意识到他已经靠近海岸了。
  5.词汇衔接。词汇衔接是实现语篇连贯的重要接应机制之一,它通过词汇选择、组织和聚合建立衔接关系。语篇在成其为篇的过程中经历了“字——句——段——篇”的一系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词汇起到了基础而关键的作用,没有词汇,整个篇章就无从谈起。词汇衔接手段在各类语篇题材中占所有衔接手段的48%,研究衔接手段的大部分工作就是研究词汇,而且研究书面语篇的衔接也就是在很大程度上研究语篇中的词汇模式,词汇衔接对实现语篇连贯显得尤为重要。   词汇衔接可由词汇重复来实现。词汇重复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它既可衔接语篇,又可起到突出主题、加深印象的修辞效果。不同的是,一般说来,英语原词重复比汉语多,主要原因是英语词汇有曲折形式,而汉语中则没有。(英语同一词汇的重复没有汉语多,汉语喜重复,英语则极力避免同一词汇的重复使用,除非是为了达到某种修辞效果)(这样论述与下面例子吻合)。而且,英语中广泛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上义词和下义词达到连贯的效果。与之相比,汉语在词汇手段上多使用原词重复。将英语翻译汉语时,往往将原文中的同义词等还原成原词重复。例如: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have spared no expense to ensure that the other side can not contemplate a first strike. The Russians have developed land-based missiles that trundle about the country on trucks and railroad cars making it impossible to locate all of them at the same time.文中三个词the Soviet Union、The Russians、the country属于同义词,都是指苏联,在翻译成汉语时,可以使用原词重复,而不应该机械地翻译成俄国人和这个国家。
  三、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英汉语篇各种衔接手段的使用,并且分析了英汉在使用衔接的差异,为英汉翻译提供了借鉴。同时,译者要充分意识到英汉语篇在衔接方式的异同,尊重和顺应语篇的衔接规范,在翻译时进行转换。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衔接方式,最终都要服从于语义上的连贯。
  参考文献:
  [1]Halliday,M.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化的交流日益频繁,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要求逐步提高。而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课堂教学作为培养中学生英语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新课改过程中取得了重要改变和提高,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对当前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笔者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提出几点改进策略,旨在提高英语教学效率,促进中学英语教学水平快速发展。  【关键
炎炎夏日,艳阳高照、酷暑难耐,可却难以抵挡一群热爱探宝的同学们的好奇心.这不,7月9日,螺丝钉亲子户外活动俱乐部召集了一群家长和孩子们,他们穿着户外装备,拿着专业的挖宝
【摘要】随着北大荒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北大荒特色旅游承载着更多的文化内容和文化功能。旅游文本英译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涉及历史、地理、宗教信仰、民俗文化及文学艺术等各方面。本文在跨文化交际学理论指导下阐释旅游文本英译中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文化原因,以期有效地消除跨文化冲突,提高译文质量,提升旅游景点形象,更准确地传播北大荒特色文化。  【关键词】跨文化 特色旅游 英译  在当今旅游国际化的大背
物种生境模型预测结果通常是概率性的,然而在具体的保护管理等实践应用过程中通常需要基于二元值(存在/不存在)的分布图,此时就需要把概率性的预测结果转化为二元值,在此转化
【摘要】现阶段,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过于重视语法教学,却严重忽略了词汇教学,致使很多学生存在难以记忆词汇的问题。本文以初中牛津译林版英语为例,根据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现状,提出了初中英语词汇教学遇到的问题,并具体分析、探讨了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主要策略,以期待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和词汇教学效率。  【关键词】词汇教学 初中英语 现状 问题 策略  词汇是人类进行思维活动的基础,且人类通过词构成
Love is always an eternal theme and so are love songs.In the history of English poetry,love is really a big theme all the times.In Renaissance times,they are ev
期刊
期刊
探究性学习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还伴随着教学理念和教学主客体地位的变化。它要求教师摆脱传统的高高在上的身份地位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转而增加学生的参与,提高学生自主
期刊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我国教育界开启了改革教育模式的创新运动,改革教育方式、更新教育理念成为了广大教育者工作的重点所在。传统的教育思想以及理念已经逐渐被教育者以及广大的学者所抛弃,在新时代新背景之下广大师生迎来的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全新的教育以及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新的教育方式的典型代表。这种教育方式最大的优点就在于能够增加课堂乐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对于新的教育思想理念的形成提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