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宽”“广”和“阔”的语义辨析

来源 :长安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ju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宽”“广”和“阔”是一组意义相近的常用词,从词语的常用义项来看,三者都包含“空间跨度大”这一义项。但在日常的言语活动和具体语境中“宽”“广”和“阔”存在着诸多差异。本文以北大语料库( CCL)为依托,结合三者的历时演变、语义特征和方言分布来看,“宽”“广”和“阔”差异主要体现在词汇理性意义中的隐性特征、色彩意义中和语法功能三方面。
  关键词:宽;广;阔;理性意义;色彩意义;语法功能
  文章编号:978 -7- 80 736 -771 -O(2019) 03 - 023 - 05
  一、前言
  词语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反映,是各个社会成员言语活动的产物。在汉语词汇研究过程中,通过对一组意义相近的常用词的个案考察,在词语理性意义基础上,分析其内部差异,能够纠正口常言语活动中对某些意义相近的词语误用现象,更加准确、严谨地表达语义,有助于丰富汉语词汇的多样性,还能更好地指导对外汉语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汪维辉在《常用词历时更替札记》中指出:“表示‘宽度大’这一义位上,‘宽、广、阔’是同义词,现代汉语双音词‘广阔’‘宽广’‘宽阔’就是新旧同义成分的并列组合。”[1]《汉语方言地图集调查手册》中“宽”和“阔”在不同的方言区可以表达同一意义。在已有的关于“宽、广、阔”的研究中,主要从历时角度认识词语的演变的轨迹,描述词语的发展脉络和替换用法,很少涉及“宽、广、阔”的语义差异以及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情况。日常言语活动中,由于“宽、广、阔”的语义界定不清楚,经常会出现对“宽、广、阔”的误用和混用现象。为此,笔者选取“宽、广、阔”三个常用词,首先从历时角度对它们的各个义项进行归纳总结,找出三者在表达“空间跨度大”之义的共通之处。继而在共性的基础之上,又从理性意义、色彩意义和语法功能的角度来比较三者的个体差异,更好的区分“宽、广、闊”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表意情况,提高汉语学习者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另外,本文所选语料除特殊注明外,均来源于北大语料库( CCL)。
  二、“宽、广、阔”的词义分析
  (一)“宽”的义项
  “宽”的本义是指面积较大的房子。许慎在《说文解宁》对它的解释是:“宽,屋宽大也。从宀,苋声。”[2]“宽”在《说文解宁》中从属宀部,《说文解字·宀部》:“宀,交覆深屋也。象形。凡宀之属皆从宀。”段玉裁注:“古者屋四注,东西与南北皆交覆也。有堂有室是为深屋”。[3]可见“宽”本义和房屋有关,而且指代房屋面积较大。另外,从汉字构造来看,宽的篆书为,会意兼形声宁。从宀,从苋,苋声。苋,羊角向两边分张,会房子宽大之意。其词义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变化:
  本义“面积较大的房子”经转喻得到“面积阔大,宽阔”的意思,表示此义的文献用例始见于东汉:“是以景帝六年,诏郡国令人得去硗狭就宽肥。一 今宜复遵故事,徙贫人不能自业者于宽地。”(崔是《政论》)。同时,在“面积阔大,宽阔”的基础上,又特指“横的距离或横的距离很大”,如“宽度”。
  “房屋面积辽阔”的内涵逐步扩大,“宽”修饰的对象由房屋扩大到生活中的其它事物。《诗经·卫风》:“宽兮绰兮。”《注》:“宽,宏裕也。”“宽”的意义从房屋面积的宽阔扩大到生活中其它事物,特指财物充足,富裕。如“手头宽裕”。
  在“面积阔大,宽阔”整体义基础上通过隐喻得到引申义“宽松,舒缓”,《国语·吴语》:“将必宽然有伯诸侯之心焉。”韦昭注:“宽,缓也。”另外,引申义“宽松,舒缓”作使动词“放松,放宽”,如“民不外劳,役宽务简。”《宋书·孔季恭等传》。
  综上,“宽”的常见义项为:(1)面积阔大,宽阔;(2)横的距离或横的距离很大;(3)富足;(4)宽松,舒缓;(5)放松,放宽。
  (二)“广”的义项
  “广”的本义是四周无壁的大屋。“广”是“廣”的简化字。“廣”是形声字,广(读作yan)形,黄为声。廣宁简化后省略声符,写作广。《说文解字》:“廣,殿之大屋也。”段玉裁注:“殿谓堂无四壁……覆乎上者日屋,无四壁而上有大覆盖,其所通者宏远矣,是日广。”[4]其词义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变化:
  第一,在本义“四周无壁的大屋”基础上的两种引申。首先,本义的内涵扩大,代指“体积、面积大”的事物。其次,借助“四周无壁”这一特征,通过转喻得到“距离远”的意义。《方言·卷六》:“广,远也。”[5]
  第二,在“体积、面积大”的整体义基础上的三种可能延伸。首先,词义概括范罔缩小,特指“宽、宽度”o当“宽、宽度”用作使动时,表示“扩大,推广”的意思。如“集思广益”“广告”。其次,在“体积、面积大”的整体义基础上,通过隐喻得到“数量、范罔、程度大”的意义,如“大庭广众”。进而引申为“广泛、普遍”,如“广结良缘”。最后,“体积、面积大”义不再局限于修饰事物,而成为对人物内心的评估。空间域中,面积宽阔的土地在人的主观印象里多是平坦的,这样的思维映射中到人物心理状态或品质中,“广”主要表现为情绪起伏不大,即“心情舒缓、度量宽宏”,如“心广体胖”。
  第三,“距离远”的内涵扩大。“广”修饰的对象从具体事物到抽象思维,表示“远大、高尚”的意思。如“才疏意广”。
  综上,“广”所包含的常见义项为:(1)四周无壁的大屋;(2)体积、面积大;(3)宽度(名词),扩大(动词);(4)数量、范罔、程度大;(5)心情舒缓,度量宽宏;(6)距离远;(7)(志向)远大,高尚。
  (三)“阔”的义项
  “阔”的本义和“疏远,离散”有关。《说文解宁》:“阔,疏也。从,从疋。”[6]朱骏声《通训定声》:“者,子生也;疋者,破包足动也。孕则塞,生则通,因转注为开通分远之谊。”[7]其词义主要在本义的基础上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变化:
  第一,从空间上看,本义“疏远,离散”概括的意义具体到物体之间相隔距离大,此时“阔”主要指“面积宽广”,如“海阔大空”。“阔”表示面积宽广时,早期文献用例多是修饰山川、江河等自然景观,人置身山河之间感觉场面丌阔,将这种感受扩充到其它生活场景,便可以通过隐喻得出排场的“富裕,奢侈”。   第二,从时间上看,本义“疏远,离散”概括的意义具体到两个时间点之间的距离较长。此时“阔”主要指“时间的久远”如“阔别重逢”
  综上,“阔”所包含的常见义项为:(1)疏远,离散;(2)(时间)久远;(3)(面积)宽广;(4)富裕,奢侈。
  “宽、广、阔”都能表示“宽度(面积)大”义,并且可以两两互相组合构成新词“宽广”“广阔”“宽阔”表达此义。但是在词义的演变过程中,通过隐喻或转喻引申“宽、广、阔”的义项出现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理性意义中的隐性特征、色彩意义和语法功能上。
  三、“宽、厂、阔”的词义辨析
  对于一组有共同义项的词语辨析既应该从词语内容整体出发,进行综合的分析,概括出词语的共同点。同时也应该从理性意义、色彩意义和语法意义三方面着手,具体地分析词语之间的差异。“我们认为词义的内容是由理性意义、色彩意义、语法意义组成的以词汇意义为核心的有机统一体。”[8]笔者在归纳“宽、广、阔”的主要义项的同时,找出三者的共同或相似义项。在此基础上,又从理性意义、色彩意义和语法意义三方面分析“宽、广、阔”在现代汉语中的分布特点。
  (一)从常见理性意义看“宽、广、阔”的差异
  词的理性意义以客观事物的概念为基础的,它的功能就是确定词的指称对象和称谓范罔,是词义的核心。“词汇意义中,反映人们对所称谓的事物的理性认识那部分内容是词的理性意义。”[9]利用义素分析法(把同一语义场的一群词集合在一起,从义素的角度进行分析、对比与描写的方法o)对“宽、广、阔”的语义特彳正分析后可得下表:
  由上表可知,“宽、广、阔”的理性意义都有“宽度大”这一语义特征,但其隐含意义却存在以下细微的差异:
  第一,从“宽、广、闊”的本义来看,这三个词都和“房子”有关。但具体而言,“宽”是指面积较大的房子,侧重于房屋面积的大小,可以具体指(物体)横的距离或横的距离很大;“广”是指四周无壁的房子,多指向自宫殿、大厦等建筑,且建筑物四周没有墙壁方便扩大,着重强调建筑的开阔、宏大,也可以指横向距离开阔;“阔”指称的对象主要针对物体边界之间相隔距离大的建筑物,侧重于立体空间中宽度的距离。例如:
  ①这套房子比南村小区的那套房子宽了许多。(“宽”强调面积的大小)
  ②它(大汽船)的宽是长的十分之一。(“宽”强调横向距离的大小)
  ③这几年,广厦千万间拔地而起。(“广”强调建筑物的宏大)
  ④于是河面广了,流水也急了。(“广”强调横向距离的大小)
  ⑤宫殿宽广高大,室外空间丌阔平整。(“阔”强调立体空间中距离的远近)
  第二,“阔”可以直接修饰人物,常常和“太太、少爷、佬”等与人物相关的词(或语素)组合成新词,表达“有钱、阔绰”的意思,而“宽”和“广”不可以。例如:⑥其实苏铃不适合嫁人豪门当阔太太。
  ⑦其实苏铃不适合嫁人豪门当宽太太。
  ⑧其实苏铃不适合嫁人豪门当广太太。
  另外,修饰人物的内部心理活动或品质时,“宽、广、阔”三个词都适用。只是此时表达“舒缓,放松”的意思。如“心胸宽广”“心胸丌阔”“心广体胖”。
  第三,修饰自然景观的面积或体积大小,只能用“广”和“阔”来强调其宽阔的场合,描写对象多为山川土地、江河湖海等景观,常见的有“地广人稀”“海阔天空”。描述自然景观的面积或体积大小一般不用“宽”,“宽”修饰的是物体之间具体的横向距离。
  第四,通过引申,“宽、广、阔”均可表达与“数量较多”有关的意义。参照符淮青的“词义成分一词义构成模式”(若以n代表“适用对象”,以t代表“性状的说明描写”,则可以把这个模式记为“词义成分一词义构成模式”)分析三者的适用对象,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由上表可知,“宽、广、阔”虽均可表达“数量较多”的意义,但“广”只是单纯地形容人或物的数量多,很少用来形容财富的数量。与之相反,“宽”和“阔”在“数量较多”这一义项中的主要适用对象是财富,只是表示财富多与少的程度不同。“宽”主要强调数量多且充足;“阔”除了强调数量多,还呈现由于数量多而给人视觉上一种奢侈的感觉,富有程度比“宽”更深。
  第五,“宽”可以承担名词性的意义,表示“宽度”,而“广”和“阔”一般是形容词。(在一些方言区,“阔”也可以作名词,表达“宽度”。)
  ⑩房子的宽是十米。(“宽”作名词,“宽度”之义)
  ⑩*房子的广是十米。
  ⑩*房子的阔是十米。(粤语)间屋噶闊系十米。
  第六,通过共同义项“宽度大”的引申,“宽”和“广”都可以表达“心情舒缓、宽慰”的意思,但是“阔”不可以,如“心广体胖”和“心宽体胖”都可以表示“心情舒缓,外貌舒泰安适”。另外,“宽”和“广”在表达“心情舒缓、宽慰”的意思时存在细微的差异:“广”只能作形容词,义项“体积、面积宽广”映射在人物心理中,表现为情绪起伏不大,即“心情舒缓、度量宽宏”。“宽”不仅可以作形容词表示“心情舒缓、宽慰”,还可以活用为动词,表达“使(心情)松缓,放宽”的意思,如“宽心”。例如:
  ⑾我的母亲像大海一样心胸宽广。(“宽”和“广”用作形容词)
  ⑿机遇随时会有,宽心等着吧。(“宽”用作动词)
  常用词“宽、广、阔”的指称对象都是“宽度较大”的事物。但具体而言,三者又存在明显的差异:首先,指称的范罔不同。“阔”可以直接修饰有生命的个体,而“阔”和“广”又可以直接修饰自然景观(土地、山河),用来修饰“财富的多少”只能用“宽”和“阔”。其次,引申的意义不同。在义项“宽度较大”的基础上,“宽”和“广”都可以通过隐喻引申出“心情舒缓”的意义。最后,承担的词性不同。“宽”可以作名词、动词、形容词;“广”和“阔”一般可以作动词和形容词。   (二)从色彩义角度看“宽、广、阔”的差异
  词汇的理性意义反映了词汇所指代的客观现实现象,而色彩义大多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对于同样的现实现象,色彩意义负载词义的次要信息、感性信息,那么在组合中它所传递的也主要表现为该类性质的信息,虽不能直接与词汇意义的主要信息相提并论,承担交际的重仟,却也是词义组合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10]从色彩意义角度分析常用词“宽、广、阔”的分布特点,主要表现在感情色彩的一致和语体色彩的差异:
  1.感情色彩的不同
  感情色彩义体现的是在词汇理性意义外,人们对指称对象的主观感情或评价态度。主要包括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宽、广、阔”最初只是客观陈述“宽度较大”的事物,是中性词。经过中国人“以大为美”的独特审美体验,“宽、广、阔”的感情色彩不断褒义化,如“海阔大空”“广土众民”。但“宽、广、阔”的引申义用来修饰人的情感状态的义项却具有明显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感情色彩。当“阔”修饰整个人的时候,常常含有贬义色彩,如“阔佬”“阔太太”“阔少爷”往往带有戏谑、讽刺的意味;而“宽”和“广”修饰人物时,一般含有褒義色彩。如“宽宏大量”“心广体胖”,“宽”和“广”一般修饰的是人物心理活动或内在品质,不直接修饰表达人物身份的称谓词。
  2.语体色彩的不同
  “语体色彩是应言语交际有多方面不同的‘得体’需求而产生的,如口语体和书面语体……口语色彩的词多利用当代仍在通用的语素及语素义来建造:书面语色彩的词多为历史用法的沉积。”[11]常用词“宽、广、阔”中“广”偏向于书面语,主要以构词语素的形式出现在书面用语之中,比如“广袤、广义”等等;“宽”和“阔”主要用于日常口语中,二者的主要差异是地域分布不同。现代汉语各地方言中表示“宽度较大”义的常用词主要是“宽”和“阔”。依据汪维辉的《常用词历时更替札记》中的研宄成果表明:“上古汉语最常用的‘广’,刘宋以后其形容词功能大体上已被‘阔’所取代,但‘阔’作名词用的例子还很少见。现代汉语常用的‘宽’从东汉起也已见使用,但六朝例子不多,主要出现在北方文献中,其发展当在唐以后。”[12]“宽、广、阔”在其历时演变与更替过程中,最常使用的“广”逐渐被后兴的“宽”和“阔”代替,以书面语的形式存在于现代汉语中:而“宽”和“阔”又以各自独特的地理优势承担口常的言语交际活动,二者构成的词或以词的形式与其他词语构成的短语多用于各地口语中,比如“宽宽的、阔少爷”等等。参考李荣主编的《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选取全国七大方言区中的典型方言点,各个方言中表示“宽度大”义的常用词分布情况如下表:
  由上表可知,在各方言区中表示“宽度大”义的词多用“宽”和“阔”,几乎不用“广”。其中北方方言和湘方言中选用“宽”来表达“宽度大”义,吴方言、粤方言和客家方言主要用“阔”,赣方言和闽方言则“宽”和“阔”混合使用。
  (三)从语法功能看“宽、广、阔”的差异
  语义与语法规则紧密联系,语义的不同也体现在语法上。考虑到汉语缺乏词形变化,主要依靠词与词之间的组合能力来表达语法意义。笔者在“宽、广、阔”的理性意义和色彩意义的基础上,又从三者的语法功能分析其分布特点:
  1.词性和句法功能不同
  “宽、广、阔”都可以用作形容词,修饰短语或句中的中心语,一般在句中充当谓语和定语。如“河面很宽”“口识面很广”。但“宽”不仅用作形容词,还可以用作名词,在句中充当中心语,此时的“宽”主要表达“横的距离、宽度”之义;“广”还可以活用为动词,表示“使……宽度(范罔)变大;推广”之义。例如:
  ⒀砂之河是罗德斯岛中屈指可数的大河,河面很宽并且也很深。(“宽”形容词,用作谓语)
  ⒁房子的宽是十米。(“宽”名词,用作中心语)
  ⒂他的知识面很广,和他谈话很受益。(“广”形容词,用作谓语)
  ⒃开放的中国人敢于广而告之四海择偶了!(“广”动词,用作动语)
  ⒄努尔哈赤看他膀阔腰圆,浓眉大眼,长得一表人材。(“阔”形容词,用作定语)
  2.搭配对象不同
  “宽、广、阔”虽然都可以修饰名词,表示对象具有“宽度大”的性状特彳正,但其搭配的对象却有明显的差异。现代汉语中“宽”的搭配对象是具体的的事物,“宽”指称的客观的对象一般能通过测量得出结果,如“河面的宽是三米。”“广”的搭配对象是抽象的事物,不可测量。“阔”的搭配对象侧重其三维空间的大小,很少直接指称平面的长度,如“海阔天空”,指视觉空间上大海带给人带来的主观感受,并非通过测量平面长度得出的结果。例如:
  ⒅除官员住的客房外,其它的所有房子的宽都2.7米。(“宽”的搭配对象是具体的房屋)
  ⑩高校收费制度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为教育界和全社会普通关注的问题。(“广”的搭配对象是抽象的高校收费制度改革)
  3.一些特殊的用法
  “宽”可以构成形容词的重叠“AA的”式,“宽宽的”一般用于口常口语中,表达亲切喜爱的意味,而“广”和“阔”不具备这样的用法;“广”构成的专名相对较多,如地名“广东”“广西”以及“广府文化”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纵观“宽、广、阔”的历时演变和更替过程中,义项“宽度大”成为其中心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引申出一系列的派生意义。三者的中心意义及引申义的演变途径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具体来看,“宽、广、阔”的内部语义以及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情况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理性意义层面,首先,“阔”可以直接修饰有生命的个体,“宽”和“广”只能修饰人物的心理活动或品质;其次,“广”和“阔”可以修饰自然景观的面积的大小,侧重于立体空间,而“宽”一般形容可以通过测量得出的横向距离,侧重于事物的平面;最后,“宽”和“阔”可以修饰财富的多少,而“广”不可以。在色彩意义层面,相对于“窄”类(窄、狭、隘)词语,“宽、广、阔”带有明显的褒义色彩。但当“阔”用来直接修饰人物称谓时,带有讽刺或戏谑的意味。就语体色彩而言,“宽”和“阔”一般用在口语中,表达“宽度大”义,而“广”从宋代被“阔”取代以后,就主要出现在书面语当中。从语法功能层面看,“宽、广、阔”都可以用作形容词,在句中充当谓语和定语。但“宽”还可以用作名词,在句中充当中心语;“广”还可以活用为动词,表示“使……宽度(范罔)变大”的意思。
  总而言之,对于一组意义相近的词语个案考察有助于我们准确、灵活地使用词语,同时也为科学地丌展汉语教学提供理论依据。近义词的个案考察蕴含的学术价值还远未被挖掘,需要大家往后共同努力研究。文章尚有欠缺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和指正,共同促进近义词的个案研究,推动汉语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汪维辉,常用词历时更替札记[J].语言研究,1 998,35(2):139 - 141
  [2]葛本仪,汉语词汇学[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553 - 563.
  [3][4][6]许慎,说文解宁[M].北京:中国书店,1997:51、74、1 32.
  [5]扬雄,方言·卷六[M].北京:中华书局,2016:34.
  [7]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M].北京:中华书局,1984:78 - 91.
  [8]何杰,词的理性意义和色彩意义[J].汉语论坛,2000:56 - 60.
  [9]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20 - 139.
  [10]陈路遥,“肥”和“胖”辨析[J].现代语文,2013:41 - 44.
  [11]谷衍奎,汉字源流宁典[M].北京:中华出版社,2003:3 1、597、72 1.
  [12]冯蒸,古汉语常用宁宁典[1VI].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45/621/745.
  [13]沈阳,语言学常识十五讲[1VI].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78 - 93.
  [14]文澜,“宽/窄”类单音节形容词的语义演变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7:25 - 45.
其他文献
年仅二十四岁的高铁 民,去年任农电站站长,他在 较短的时间内,把全乡的农电价格趋于合理和稳定。 农村用电的热点、焦点问题是电费高,农民负担不起。小高上任时,清河驿农电管
农村10千伏以下电网线长面广,加强电网管理工作要依法办事。 比如线路拉线被拆盗,因此而造成的倒杆断线停电事故经常发生。随着近几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土地承包给农民自己
中国石油辽宁营口销售分公司西海加油站,位于"神州第一路"--沈大高速公路185公里处,按高速公路设置的要求分东、西两站,占地5000平方米,有员工20名,每站设有加油机8台,加油枪
由实用放射学杂志社、江西省医学会、江西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举办的"第十四届全国医学影像学学术会议"拟定于2010年9月份在江西省南昌市隆重召开。大会除进行学术交流外,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和管理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两大动力,在新世纪里科学技术将以前所朱有的速度突飞猛进,管理必须变革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加油站就像驾驶员的公共舞台,舞台上的角色总是有区别的,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各位听我讲讲这其中最常见的几种角色,看看是不是贴切.
麦收大忙季节,是农村用电的高峰。加之气温较高、空气潮湿,也是人身触电伤亡和电气火灾等用电事故的多发时节。 1、乡电管站电管员、村电工要坚守岗位,加强责任心。不要只忙
“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体部磁共振诊断学》一书,日前已由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由陈敏教授、欧阳汉教授、全冠民教授和刘佩芳主任医师担任主编,全国
河南省台前县共有9个乡(镇),411个行政村,村通电率已达100%。该县自1973年以来,由于县、乡政府领导重视,供电部门措施具体,而且在“落实”上狠下功夫,所以,自1973年以来,已连
消费意识是决定消费者行为的重要因素,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条件下它是工商企业和营销人员应特别关注的重点研究课题.本文从消费者对商品、价格、销售服务三个主要方面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