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研究呼出气冷凝液(EBC)和肺癌组织中p16基因突变,探讨EBC中检测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3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肺癌组织和EBC标本,同期20名健康体检者的
【机 构】
:
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 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学检验中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呼出气冷凝液(EBC)和肺癌组织中p16基因突变,探讨EBC中检测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3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肺癌组织和EBC标本,同期20名健康体检者的EBC标本作为对照.提取NSCLC患者手术切除的肺癌组织中的DNA,对β-actin基因片段扩增阳性的EBC标本和已提取的肺癌组织DNA进行p16基因1、2、3号外显子PCR扩增,并进行DNA基因测序,用DNASTAR软件进行突变比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30例NSCLC患者的EBC中β-actin基因片段扩增阳性26例,26例中有9例检出p16基因突变,突变率为34.6%;EBC中检出p16基因突变患者,其肺癌组织中均发现p16基因突变.②30例NSCLC癌组织中检测到p16基因突变15例,突变率为50.0%;癌旁组织均未检测到p16基因突变.③9例NSCLC患者EBC中p16基因突变的外显子为1号外显子3例,2号外显子5例,3号外显子1例;15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p16基因突变的外显子为1号外显子4例,2号外显子8例,3号外显子3例.④26例NSCLC患者EBC中β-actin基因扩增阳性,Ⅰ期、Ⅱ期和Ⅲ期患者p16基因突变率分别为25.0%(3/12)、28.6%(2/7)和57.1%(4/7)( P>0.05);鳞癌和腺癌患者的p16基因突变率分别为42.9%(6/14)和25.0%(3/12)(P>0.05).⑤同一患者EBC与肺癌组织中p16基因突变的外显子种类、突变方式、突变类型和密码子均相同.结论 肺癌患者EBC和癌组织中均能检测到p16基因突变,并有高度的一致性.EBC中p16基因突变检测可作为一种简便、快速的肺癌诊断方法.
其他文献
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谱分析(EDS)、差示扫描量热(DSC)、X射线物相分析(XRD)研究了7449高纯高强韧铝合金均匀化热处理制度及其
目的 探索钮蛋白 (vinculin)在神经生长锥形态变化和神经生长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检测了初代培养鸡胚脊神经节细胞生长锥的细胞骨架蛋白vinculi
从半导体器件物理角度出发,分析了P+-N-N+功率二极管零输入态下正向恒定电流IF与反向电流峰值IRM的解析关系.根据误差函数与初等函数的近似关系,推出简约解析关系式:(IRM/IF)
相场法是模拟对流影响凝固组织形成的有效方法,本文介绍了在纯扩散相场模型中引入对流的两种方法:“粘度函数”引入法和“变化界面应力”引入法以及所建立的耦合对流的相场模
采用磁控溅射镀铝与化学转化复合处理的方法对AZ91D镁合金表面进行处理,制得复合处理膜层,并与单纯磁控溅射镀铝膜层的耐蚀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磁控溅射所得铝膜层结构致
在空气气氛的镁合金密封熔炼炉中加入固态硫铁矿(FeS2),研究了FeS2对AZ91D镁合金熔炼的保护效果,并采用SEM、EDS和XRD等检测分析技术对保护膜形貌、成分和相组成进行了研究。
采用气体氮化的方法,对1Cr11MoV(出汽边厚0.80mm)喷嘴进行氮化,在金相检查时发现裂纹,本文探讨分析了裂纹出现的原因;测定显微硬度,并通过实验确定薄渗层氮化工艺参数。结果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是终末期肾病的共同通路,目前对其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了解其最新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对延缓疾病进展和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探讨养血清热疏风法治疗妊娠痒疹的临床疗效.方法:11例妊娠痒疹的患者均采用养血清热疏风法指导下的中药汤剂口服(生地黄、白芍、当归、荆介穗、防风、金银花、连翘),10
目的:建立大鼠CO2气腹模型,观察不同气腹压力对大鼠胃肠动力指标及十二指肠组织一氧化氮、丙二醛含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36只大鼠按不同气腹压力(0 mmHg,10 mmHg,15 mmHg)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