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一般不以盈利为目的,其工作成果與价值不直接表现或主要不表现为可以估量的物质形态或货币形态,并掌握了大量社会公共资源和公共资金。为了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2012年11月29日全国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自2014年1月1日起全国执行,自此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的系统工程正式启动。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10-000-01
一、内部控制概述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从这个概念上来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将对象范围界定为单位经济活动的风险,非经济活动的风险目前不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范围。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通常包括预算业务、收支业务、资产管理、政府采购业务、建设项目、合同等。
内部控制目标是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内部控制所要达到的目的,与单位总体目标相一致,包括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合理保证单位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合理保证单位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由于两者有其不同的组织形态和特点,因此决定了两者在内部控制要素的内涵和外延上有很大的区别,行政事业单位根据集体决策,权利制衡,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和信息流程化等原则,来设计内部控制要素的具体内容,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现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觉得内部控制可有可无,原因在于内部控制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为行政事业单位领导班子的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在工作中重发展轻管理,没有认识到“依制度行事,以制度管人”的重要性,以自身的命令代替制度,把经费审批制度的真实意义曲解为审批人员的“签字权”,经费支出单上只要有相关人员的签字,会计人员就可以进行报销。
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现在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原因是缺乏内部控制的理念,或者是对其的理解有误,认为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从而导致没有覆盖到单位的所有人员和业务环节。个别单位内部岗位设置不合理,单位决策人、审核人、经办人和记账人员没有完全分离,工作中没有做到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出纳、资产管理等岗位由一个人担任或是关健岗位长期不轮岗;没有建立资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机制,没有做到资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和账实核对等措施,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3.预算控制薄弱
预算业务是对单位年度收支的规模和结构进行的预计和测算,预算控制是否健全有效对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有直接的影响。就目前来说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控制还是有其薄弱环节的。首先表现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时间短、准备不充分;财务部门与其他各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在编制预算时闭门造车;预算项目不细、随意性较大,可能导致预算约束不够。其次表现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不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执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事先没有对项目进行足够的分析,事中沟通不畅,最后导致预算执行进度偏快或偏慢,甚至有的出现超预算,需要进行调整追加,对单位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带来麻烦。
三、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提高内部控制意识
要增强行政事业单位所有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起带头作用,使全体人员都参与进来,使内部控制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覆盖到单位的各项业务和事项,实现全员性、全过程的控制,消灭内部控制上的空白点。可以通过组织多次不断深入的内部控制的学习培训,使领导和所有员工都清楚知道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进而使各部门在明确自己职责的前提下,在实际工作中真正的落实内部控制责任,可以通过设立奖罚机制等来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制定相关的具体措施,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和权限,对于重要部门可以具体到每个岗位,落实岗位责任制。合理设置单位内部岗位,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建立健全业务流程控制,规定单位的审批制度和报销程序,特别是对于大型项目和大额资金的支付,明确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出纳和会计人员的具体职责,对每笔经济业务严格把关,确保资金安全。
3.增强预算业务控制
建立完善的预算编制组织管理体制,财务部门应当建立起与各部门或岗位的沟通协调机制,确保编制部门(通常为财务部门)能够有效的运用相关的信息,加强预算编制管理,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对专项资金要严格管理,实现专款专用;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做好事前的分析和事中的监督,加强与执行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按进度执行,保证预算的有效执行。
参考文献:
[1]锁维舟.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
[2]王颖.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几点建议.
[3]王晓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现存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4]刘永泽,唐大鹏.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个问题.
[5]高级会计实务.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10-000-01
一、内部控制概述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从这个概念上来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将对象范围界定为单位经济活动的风险,非经济活动的风险目前不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范围。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通常包括预算业务、收支业务、资产管理、政府采购业务、建设项目、合同等。
内部控制目标是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内部控制所要达到的目的,与单位总体目标相一致,包括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合理保证单位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合理保证单位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由于两者有其不同的组织形态和特点,因此决定了两者在内部控制要素的内涵和外延上有很大的区别,行政事业单位根据集体决策,权利制衡,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和信息流程化等原则,来设计内部控制要素的具体内容,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现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觉得内部控制可有可无,原因在于内部控制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为行政事业单位领导班子的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在工作中重发展轻管理,没有认识到“依制度行事,以制度管人”的重要性,以自身的命令代替制度,把经费审批制度的真实意义曲解为审批人员的“签字权”,经费支出单上只要有相关人员的签字,会计人员就可以进行报销。
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现在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原因是缺乏内部控制的理念,或者是对其的理解有误,认为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从而导致没有覆盖到单位的所有人员和业务环节。个别单位内部岗位设置不合理,单位决策人、审核人、经办人和记账人员没有完全分离,工作中没有做到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出纳、资产管理等岗位由一个人担任或是关健岗位长期不轮岗;没有建立资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机制,没有做到资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和账实核对等措施,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3.预算控制薄弱
预算业务是对单位年度收支的规模和结构进行的预计和测算,预算控制是否健全有效对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有直接的影响。就目前来说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控制还是有其薄弱环节的。首先表现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时间短、准备不充分;财务部门与其他各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在编制预算时闭门造车;预算项目不细、随意性较大,可能导致预算约束不够。其次表现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不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执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事先没有对项目进行足够的分析,事中沟通不畅,最后导致预算执行进度偏快或偏慢,甚至有的出现超预算,需要进行调整追加,对单位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带来麻烦。
三、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提高内部控制意识
要增强行政事业单位所有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起带头作用,使全体人员都参与进来,使内部控制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覆盖到单位的各项业务和事项,实现全员性、全过程的控制,消灭内部控制上的空白点。可以通过组织多次不断深入的内部控制的学习培训,使领导和所有员工都清楚知道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进而使各部门在明确自己职责的前提下,在实际工作中真正的落实内部控制责任,可以通过设立奖罚机制等来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制定相关的具体措施,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和权限,对于重要部门可以具体到每个岗位,落实岗位责任制。合理设置单位内部岗位,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建立健全业务流程控制,规定单位的审批制度和报销程序,特别是对于大型项目和大额资金的支付,明确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出纳和会计人员的具体职责,对每笔经济业务严格把关,确保资金安全。
3.增强预算业务控制
建立完善的预算编制组织管理体制,财务部门应当建立起与各部门或岗位的沟通协调机制,确保编制部门(通常为财务部门)能够有效的运用相关的信息,加强预算编制管理,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对专项资金要严格管理,实现专款专用;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做好事前的分析和事中的监督,加强与执行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按进度执行,保证预算的有效执行。
参考文献:
[1]锁维舟.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
[2]王颖.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几点建议.
[3]王晓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现存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4]刘永泽,唐大鹏.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个问题.
[5]高级会计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