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注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本教育问题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ppx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本教育理念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加自由,更加快乐。本文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三种培养模式,使教学活动更加实践,更加生活化。
  【关键词】生本教育 学生 培养 模式
  2001年,针对国内学校教学的现状,经过调研、分析、研究,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创立了生本教育理念。相对于传统的物本教育,生本教育有何优势,对于学生思维、实践潜能的开发有什么作用,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又该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呢。本文将在下面做详细的论述。
  一、生本教育观与物本教育观的比较分析
  1.生本教育观。一般而言,生本教育观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二是在教学方式上弱化学校、教师的管控力度,降低他们的主动性,从主导者转换成引导者,着重教师教学的生活化、实践化。针对第一方面的内容,我们认为较好的还原了学生的本质天性。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重,往往喜欢新鲜事务,具有语言、思维、学习、创造的本能。如果我们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思考,自主实践,相信教学效果会有质的变化。关于第二个方面,我们会在物本教育观中详细论述。
  2.物本教育观。物本教育是以老师为主导,以教材为标准,以分数为纲领的。物本教育观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原因在于:一是重分数,轻实践;二是重道德,轻感情;三是重教师,轻学生;四是重教材,轻生活。我们知道,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大多来源于社会生活、自然环境,这些内容都是作者由此而悟出的思想感情、生存道理。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完全隔绝社会生活,就教学而教学,就内容而内容的话,教学活动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看似繁荣茂盛,实则“长不久矣”。
  3.统一的矛盾体。在一定意义上,生本教育观与物本教育观是统一的矛盾体。统一性体现在两种理念都是为了培养、教育学生。矛盾性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教学方式;二是教学内容;三是评价标准;四是教学效果。在教学方式上,生本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依靠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而物本教育突出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师的教学水平,依靠的是教师的教。在教学内容方面,生本教育侧重于学生内在情感、实践本能的深度挖掘,而物本教育偏向于对课本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如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的培养。在评价标准方面,生本教育以学生的实践能力、思考方式、情感表达为准,而物本教育以学生的分数、学生在校表现为准。在教学效果方面,生本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实践能力强,思维富有创造性,表达富有感染力,而物本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学业成绩特别好,但思维僵化,思考成定势,很少有创新性思维。
  二、生本教育观下的培养模式
  1.课前启发式预习。小学学生的年龄一般都很小,智力尚在发育中,灌输的信息量不可过多、过杂、过深。因此,课前预习应以引导、启发为主,将对课本内容的学习交由学生自主安排。课前预习的内容包括:课文生字、生词的基本认知;课文的了解性阅读;启发式问题的提出。在生字生词的认知方面,可以让学生自行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或是询问家长的方式解决。基本认知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学生与生字、生词间的“陌生感”,增加“熟识度”,以达到会读、会写、会组词为目标。在课文阅读方面,可以指导学生多读几遍课文,知道每一段的大概意思,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以阅读顺利、流畅为目的。预习前,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或多个启发式问题,但要注意的是问题不能超出学生的理解范围,或者是与生活脱节的抽象问题。与此同时,要向学生说明:提出的问题只需课外思考,不是硬性的必须完成的作业。
  2.课堂生活式学习。课堂生活式学习涉及的内容包括:一是对课文基础知识的再学习、再认识;二是对课文核心内容、情感表达、语情语境的生活化再现。对于这些内容的学习,我们可以采用举例法、合作法、演绎法等。
  3.课后实践性复习。课后复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据“遗忘曲线”原理,昨天所学知识,今天如果不复习的话,等到明天就会忘得一干二净。因此,课后复习,尤其是第二天的复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这里,我们可以采取考试法、实践法等。针对重要字、词、诗句,我们可以采取考试法,由学生自由组合,寻找“监考老师”(由其他学生扮演),背诵、默写,以此来巩固自己的基础知识。对于课文中所涉及到的情境,教师应当在适当的时间,组织学生亲自体会实践一下。例如在春天组织春游,让学生们在大自然中,体会什么是《草》,《清澈的湖水》是什么样子的,《大自然的语言》又指的是什么。我们实践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会生活的美好,学会情感的表达,学会与他人交往。
  总之,关于生本教育观,有很多学者、教师研究过,也提出了许多培养的模式。但不管是哪种模式,我们的目的都是为了还原学生的本来面目,让他们在自由自在中表达情感,在快乐中成长。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雒宁峰.生本教育理念运用于语文教学的误区分析及解决对策[J].语文学刊.2010.
  (作者单位:石河子第二十一中学)
  编辑/赵军
其他文献
该论文摘要集论述用于液体聚合物的简化穴理论状态方程,丙烯酰胺在水和乙醇中的溶解度,降温速率对溶液亚稳区的影响,电解质溶液的密度和表观摩尔体积,锂盐水溶液的热力学性质,统计
会议
研究了以联氨为还原剂,将溶液中的Ni〈’2+〉直接还原为超细镍粉过程的反应动力学。通过测定在60~98℃范围内,不同反应时间溶液中剩余Ni〈’2+〉的浓度,得到了不同温度及不同反应物初始浓度下
中职生有着高中生所没有的就业压力,又因为年纪小,缺乏大学生相对成熟的心性.这样一群人,会早早地踏上社会,面临社会的考量.专业技能是他们立足的基础,但是,自身的个性与职业
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已降下帷幕。作为一名地质专业报记者自然对此次大会尤为关注。除认真参与大会期间宣传报道外,还十分留意各新闻媒介对大会的报道情况。然而,纵观各报时
【摘要】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恰到好处的提问,能引起师生的共鸣,优化课堂提问策略,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提问 课堂 策略 共鸣  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教师能否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生思考的提问,引导学习探究,是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教师按预设情境恰到好处的提问,环环紧扣、步步为营,不仅能激发兴趣,启发思维,还能及时反馈各种教学信息,促进师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