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贮藏过程中主要内含成分及感官品质变化的研究

来源 :中国茶叶加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fu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检测分析红茶在自然条件下贮藏 1 年期内 , 其主要内含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变化 , 探索红茶贮藏 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 贮藏 1 年期内 , 茶多酚 、 茶褐素 、 氨基酸 、 可溶性糖 、 咖啡碱 、 水浸出物均呈波浪型的变化 趋势 , 但总体均呈下降趋势 , 其含量分别下降了 12.35%、 23.77%、 15.81%、 58.03%、 18.00%、 9.18%, 茶黄素 、 茶红素也 呈波浪型变化趋势 , 至贮藏结束时总体变化不大. 贮藏过程中 , 红茶感官品质在短时间内有所提升, 3
其他文献
为了掌握中国特有裸子植物巴山榧树的种群现状,预测种群数量动态趋势,以分布于重庆、四川、陕西、湖北、安徽、河南和甘肃等省市的15个地点的残存巴山榧树种群为对象,建立巴山榧树种群径级结构和高度级结构图,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种群存活曲线、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同时结合谱分析方法分析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巴山榧树种群密度较低,平均为5.33株/100m~2,其中神农架种群(SN)密度最高,为9.5
我国茶产业面临产品结构调整和推行"机器换人"的新常态,对茶叶机械研发提出新要求。近来茶机和茶叶行业协同,机械、农艺、制茶工艺融合,新技术、新能源应用,开发出多种适于茶叶
采用开顶式气室装置研究5种臭氧(O_3)浓度对6种绿化树种,即杨树基因型‘546’(Populus deltoides cv.‘55/56’×P.deltoides cv.‘Imperial’)和‘107’(P.euramericana cv.‘74/76’)、白蜡(Fraxinus chinensis)、法桐(Platanus orientalis)、洋槐(Robinia pseudoaca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