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患者早期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炎性因子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56ur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危重病患者早期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表达对炎性因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46例危重病患者治疗前检测血浆NT-proBNP、白细胞介素(IL)-6、IL-10,并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记录28 d存活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每组23例.根据不同APACHEⅡ评分分为<15分组(20例)、15~25分组(18例)、>25分组(8例).结果 生存组血浆NT-proBNP、IL-6、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死亡组[(1073.30±677.38) ng/L比(1529.87±721.22) ng/L、(33.31±14.03) ng/L比(65.03±36.12) ng/L、(14.96±6.19)分比(19.21±7.16)分,P< 0.05].15~ 25分组血浆NT-proBNP、IL-6显著高于<15分组[(1352.28±581.19) ng/L比(911.30±412.35) ng/L、(56.02±33.28) ng/L比(31.49 ±20.39) ng/L,P<0.05],>25分组血浆NT-proBNP[(2163.25±920.39) ng/L]显著高于15~25分组(P<0.05).NT-proBNP与APACHEⅡ评分、IL-6呈正相关(r=0.6586,P<0.01;r=0.3634,P< 0.05),与IL-10无相关性(r=0.0458,P>0.05).结论 早期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可反映疾病严重程度及炎性状态,对判断预后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美沙拉嗪栓治疗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5例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给予高纤维素饮食、奥硝唑0.5 g日1次静脉滴注、康复新液加硫糖铝保留灌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沙拉嗪栓肛门给药,1枚/次,1次/d,14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及镜下表现.结果 两组治疗后黏液血便、下腹痛及镜
目的:探究肾康注射液联合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营养状态以及肾功能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8例,对比两组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治疗难治性及危重的膜性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已经确诊难治性及危重的膜性肾病患者16例分为两组,每组8例,对照组在原激素及环磷酰胺的基础上加大两种药物剂量,治疗组在原激素及环磷酰胺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剂量为0.05 g/(kg·d),连用7d.合并感染者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对于有重度水肿的患者给予扩容利尿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血
目的 探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导致上消化道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NSAIDs使用患者1032例,按2周内是否出现上消化道损伤分为药物不良反应组(331例)和对照组(701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及辅助检查资料、用药情况等.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65岁、幽门螺杆菌(Hp)感染、溃疡病史、用药剂量过大、合用糖皮质激素、嗜烟酒史、非特异性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合用抗凝剂、伴随慢性心肺疾病
目的 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孤立性肺结节(SPN)恶性概率相关因素,建立恶性概率临床估算模型,并评价其在SPN良恶性鉴别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82例SPN患者(A组)的临床资料,记录其性别、年龄、吸烟史、戒烟史、恶性肿瘤病史、癌胚抗原(CEA)、结节部位、最大直径、密度、空泡征、空洞征、空气支气管征、非良性钙化、分叶征、棘突征、毛刺、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增强峰
目的:分析肩袖撕裂伤采用肩关节镜下治疗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关节骨病科治疗的12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
目的 分析5岁及以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特点.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210例,年龄均在5岁及以下,均符合下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入院当日或次日清晨通过无菌吸痰管吸出鼻咽分泌物2份,1份采用直接荧光法进行常见病毒检测,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A、B型,副流感病毒Ⅰ、Ⅱ、Ⅲ型共7种病毒;另1份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并同时采血进行肺炎支原体、衣原体Ig
目的 观察西地那非对肺动脉高压(PH)的临床治疗效果,为PH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80例P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西地那非治疗组,每组40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6 min步行试验距离、Brog呼吸困难评分、肺动脉收缩压(SPAP)、心率、体循环收缩压(cSBP)、体循环舒张压(cDB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尿素氮(BUN)
目的 观察肠内营养(E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肠屏障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在SAP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SAP患者40例,按照营养支持方式分为全胃肠外营养(TPN)组20例和EN组20例.分析两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血清内毒素、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表达水平的差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血清内毒素和I
目的:分析小儿过敏性紫癜病人饮食护理工作中开展PDCA模式和具体方法与效果.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小儿过敏性紫癜病人资料40例开展分析.结果:两组病人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