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外三首)

来源 :参花·青春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nf07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如何,这是一件淘气的小棉袄
  你看不見她在认真读书
  却喜欢买复习资料
  手机是最喜欢的宝贝
  有一百个理由,拿到手
  软磨硬泡的功夫
  左抵右挡,实在招架不了
  爸, 爸,爸,爸
  蹭来蹭去,拍不走
  像个馋嘴的小花猫
  刚学说话的那会儿
  第一声喊出的却是:爸
  从此,我就想
  决不能亏待了这闺女
  想起用掌心托住肚脐
  小手小脚乱扑腾的样子
  我就想找个地儿笑
  为此,没少挨贬责
  上三年级,学做煎鸡蛋
  给我看,上面是嫩的
  翻过来,是炭黑
  垃圾桶里藏了五个,夹生蛋
  十几个鲜蛋,半瓶色拉油
  报销了
  现在也不省心
  就在五一节前,被停课三十天
  你说,闹心不闹心
  考试前,替别人带手机
  被电子检测仪薅住
  老师叫家长领人
  我立即表态,决不姑息
  多亏班主任深明大义
  给她上了一课,才以观后效
  这一身冷汗出的
  过节都不知啥滋味
  终于,这块石头落了地
  人家好像什么也没发生
  倒是,爸爸叫得更甜了
  打工有感
  只抚摸自我
  或与此相关联
  痛在心里
  笑在脸庞
  说一堆废话
  干一天傻事儿
  把想象折叠
  存入书包
  从热血沸腾
  到垂头丧气
  是谁伤了
  谁的元气
  又是谁
  顾此失彼
  感谢霞光的温柔
  感谢亲友的陪伴
  攥紧拳头
  为了活下去
  风风光光
  活下去
  顶针
  母亲的白发比黑发多
  有一副老花镜
  还有一只斑驳的顶针
  那顶针,从年幼丧母
  就很少摘下来过
  姊妹四个,数老大
  那年月,姥爷当采购员
  经常出差忙公家事儿
  从此,缝缝补补早当家
  虽有时,受闲气
  可是,人前不邋遢
  像顶针一样硬气
  煤油灯光,暗昏昏
  臭电灯,明晃晃
  穿针引线,纳鞋忙
  我们姊妹仨
  衣服  和 鞋子
  都是母亲,亲手做
  哪一样儿,都浸透
  它的汗马功劳
  而且,新三年旧三年
  缝缝补补,又三年
  是勤俭美德的见证者
  现在,母亲总是
  舍不得丢弃,一块碎布
  沙发坐垫,小布兜
  总要戴上顶针,派派用场
  耳濡,目染
  孙女,也要学用顶针
  母亲,高兴地笑了
  钥匙
  
  话,是开心锁
  没有钥匙的点拨
  就是一块废铁
  牙花像成长的曲线
  直指诗和远方
  不要,只有钥匙
  没有锁
  生活有时候
  如同一把锈锁
  必须加点油
  再转动转动
  兴许就能打开
  作者简介:蓝河,本名张振平,邯郸人,系水泥厂员工,草根写手,自幼酷爱写作。作品散见于中国远山文学网、梦之旅原创文学网,红梅诗歌文化传媒平台、新长江文学网、《湖南乡土文艺》微刊平台、《鼓山红叶》和《微观峰峰》等媒体。
  (特约编辑 熙昀)
其他文献
白鸽  如果可以  我要做一只白鸽  飞往北冰洋  流星雨洗涤我的心  看浪花盛开在冰清玉洁的地方  如果可以  我要做一只白鸽  飞往撒哈拉,听  雨水飘落在橄榄树上  如果可以  我要做一只白鸽  在蓝天里飞行如诗歌一样  看美丽的雪莲花  在珠穆朗玛峰歌唱  如果可以  我要做一只白鸽  自由地飞向远方  离天最近的地方  离天最近的地方  我听到  张骞行走在柴达木沙漠  驼铃声荡漾  离
期刊
作者简介:陈占超,笔名泓碧,河南登封人,中共党员,现就职于登封市唐庄镇政府。系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登封市作协理事。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已在全国各级刊物发表作品三百余篇,代表作:散文《父亲》《童年轶事 太庙上学》、诗歌《又见范家门》等。部分作品获全国优秀征文奖项。  悔  “诫勉谈话……”当接到乡纪委的通知书后,张明新痛心疾首地号啕大哭起来。  张明新今年二十八岁,中共党员,才貌双全,年轻有为
期刊
太平湖浩浩汤汤几十里,穿梭着渔舟涌浪。湛蓝的天空下,有雪白水鸟轻轻点水,有野鸭出没家鹅畅游,更有一个迷人小岛,如仙境般美丽。  小岛方圆四五里,四周生有蓬头垂杨树,参差错落,姿态各异。碗口粗细的枝条碧绿婀娜,轻轻拂着水面,拂起深深浅浅的波纹,恰如豆蔻年华的少女正节奏悠然地濯洗秀发。苍翠野地里散落着三三两两荷锄掮网的人,不时有鸡鸣犬吠,更平添几分淡雅与恬静。百十来户人家全都集居于岛中央,一丈余长的青
期刊
O1  翟铭是市作协主席,知名作家,他的小说曾经鼓舞了一代人。  五十五岁以后,人慵懒了一些,越发觉得力不从心。用他自己话说就是才思枯竭,强弩之末。兴趣也渐渐转向书法等休闲项目上。  由于名气大,各大报刊还是约稿不断。推脱不掉就勉强写几篇文章交差了事。  有一天正在家挥毫泼墨,忽然电话响起,是老朋友某大刊李总编:“翟主席啊!请您老写一篇王智教授生平事迹的报告文学吧!”“你是说我那校友吗?”“是的,
期刊
第一滴泪是年少,只有年少你才傲。  年少轻狂仰天笑,少年走时泪未掉!  眼角泪花还未擦,是谁给你一个家。  这一滴泪是道疤,年少却是那浮夸!  第二滴泪忆梦花,梦里梦见那个她。  大漠卷起那飞沙,无邪的笑非梦花!  从来你一人背负,梦影流光心在顾。  默默无言谁哭诉,世间孤独生相护!  第三滴泪哭繁华,繁华却没你的家。  今生都是雾里花,水月镜花四海家!  一生孤独解语花,解语阑珊谁是她。  看那
期刊
大一开学那天,父亲送我去学校。  提着学校发的床上用品来到寝室,父亲脸上喜悦的笑容消失了,继而布上愧疚之色。我顺着父亲的目光看过去,我的下铺床铺上躺着一款高档精美的手机。我不屑一顾地对父亲说:“爸,手机暂时我不想要,您看寝室里有座机呢。”父亲抚摸着我的头,点点头。  我望着父亲离开的背影,孤寂之情顿生,鼻子一酸,眼睛湿润。  初来学校,一切都陌生,唯一的情感寄托,就是想听听父母的声音。当我拿起座机
期刊
作者简介:潘杰,安徽六安人,2018年毕业于淮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六安金安高级中学语文教师。著有《中国文人与山水》(《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36期)、《魏晋以前的山水文学》(《文艺评论》2017年第2期);参与编写《基于核心素养的文学鉴赏与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学与模式创新研究》。  静夜  当年,我摘了你的一片叶  叶子上有一滴露水  水里,躺着一只小小的生命  不知名的小溪  放任着随波流去
期刊
作者简介:伍晓芳,笔名雪中佳人,系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在《诗选刊》《延河》《星火》《浙江诗人》《人民日报》《江西日报》等报刊发表过作品。出版个人诗集《南方的雪》,散文集《一树芬芳》,作品还收录进多种选本。  一片叶子的重生  叶子轻晃了几下  飘入湖中,风雨就此停歇  它经脉清晰  多像鱼儿对称的骨骼  此刻,它把  一生聚集的阳光平铺水面  湖就更绿了  水波让它长出尾翼  开
期刊
作者简介:韩众卫,山西大同浑源人,1980年生于北岳恒山脚下,诗歌爱好者,系大同市作协会员。有诗歌在《绿风》《π°诗刊》《新诗刊》《中国魂》《感冒诗刊》《月亮诗刊》《炎黄诗学》《长江诗歌》《中国诗人》等刊物发表。  我听到的雨声叫醒了三月  塞北的三月  三月的细雨  落在还未吐绿的行道树上  人们裹紧衣服  行色匆忙  抵御这惊蛰過后  还未习惯的春寒  可三月  早已预示着新生命的绽放  无可
期刊
花开花谢  不过隔着一场大风的距离  春天化作幕布  以桃李点缀  用冷清的湖水调色  而我们是唯一徜徉其中的行人  那年相遇,柳枝轻拂  时光把你的影子刻在水上  再也不能  当我再次经过这里  天地他忽然变得静默  他在回忆一些依稀存在过的风雨  我们在这里遇见洁白的杏  看到过游鱼,也有瓦片  跳跃在水面一路追着涟漪  那些欢笑早已成为花朵的颜色  五彩缤纷  留在春天深处  我要这一年的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