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皮肤外科与微创注射美容学习班(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I类学分6分),定于2014年10月24—26日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学术报告厅举行。主要学习内容:注射与填充美容技术,面部年轻化微整形技术,各类瘢痕的手术与非手术治疗,体形雕塑——新型溶脂技术,美容外科手术原则细解,美容外科手术技巧、手术并发症及其风险防范等。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参与授课,理论和现场实际操作演示相结合,多角度展现皮肤外科与微创注射美容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皮肤外科与微创注射美容学习班(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I类学分6分),定于2014年10月24—26日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学术报告厅举行。主要学习内容:注射与填充美容技术,面部年轻化微整形技术,各类瘢痕的手术与非手术治疗,体形雕塑——新型溶脂技术,美容外科手术原则细解,美容外科手术技巧、手术并发症及其风险防范等。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参与授课,理论和现场实际操作演示相结合,多角度展现皮肤外科与微创注射美容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进展,为同行提供一个新技术学习与交流的平台。热情欢迎新老朋友积极参与。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56例天疱疮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桥粒芯糖蛋白1(Dsg1)和桥粒芯糖蛋白3(Dsg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指数之间的关系,探讨Dsg ELISA指数在不同型别天疱疮中转归的规律.方法 用ELISA测定36例寻常型天疱疮和20例落叶型天疱疮患者治疗前、病情缓解且糖皮质激素开始减量时、糖皮质激素减量至相当于初始量1/2时、维持治疗开始时以及随诊2年时体内Dsg1和Dsg3 ELISA
由上海市皮肤病医院举办的第四届上海国际光动力-光医学高峰论坛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光动力医学在皮肤科应用的最新进展》[项目代码:2014—04—12—002(国)]定于2014年11月14—17号在上海召开。大会主席暨培训班负责人王秀丽教授长期从事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届时将邀请国内外知名光动力及光医学专家做精彩演讲,内容涉及光动力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光医学在皮肤病和美容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咪喹莫特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预防CO2激光术后复发性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 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74例,按收治时间及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即观察组40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以CO2激光清除疣体后外用咪喹莫特乳膏,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再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肌内注射1.0 mg隔日1次,连用3个月.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3个月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情况、不良反应及随访6个月间复发情
患者男,3岁,因躯干多发棕黄色丘疹3个月就诊.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见真皮较多单一核组织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示S100阳性、CD1a部分阳性、CD68阳性.其后原发皮疹颜色渐变暗,部分变平消退,留色素沉着,但仍有新发皮疹.4个月后第2次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除组织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外,真皮尚可见少许多核巨细胞.免疫组化示组织细胞S100阴性、CD1a阴性、CD68阳性.诊断:
患者男,47岁,壮族.因左下肢起水疱糜烂破溃8月余,手足结节复发2个月于2013年3月9日入住我科.6年前因躯干、头颈部皮肤起红斑及松弛性大水疱,在外院确诊为寻常型天疱疮,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出院后泼尼松40 mg/d维持,因病情复发,在外院多次予环磷酰胺(剂量不详)等治疗.201 1年10月发现左足底、左拇趾暗红色结节,无痛痒,行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Kaposi肉瘤,行干扰素α-2b及紫杉醇单药双
目的 了解成人手足口病患者以及家庭成员感染情况.方法 对成人手足口病患者进行观察,并对家庭成员作随访调查,用RT-PCR检测患者及家庭成员的粪便标本病毒分型.结果 4例成人手足口病患者病原学检测结果均为阳性;随访4例成人手足口病患者9名家庭成员,发现2例患者家中曾有手足口病患儿和3例成人手足口病隐性感染患者.结论 成人可感染手足口病病毒,并存在成人隐性感染者。
患者女,25岁.胸腹、后背红斑、丘疹伴瘙痒3周,于2013年6月来我科就诊.患者3周前,前胸、后背处出现数个米粒至黄豆大小的红色丘疹,瘙痒明显.曾在外院诊断为痤疮、湿疹、丘疹性荨麻疹,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维A酸乳膏,口服西替利嗪、泼尼松片,疗效不明显.皮疹逐渐蔓延至腹部、腰部,部分消退后遗留网状色素沉着斑.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胸腹部、后背、腰部见散在大片网状色
患者男,56岁,因全身红斑、脱屑10余天于2013年11月11日就诊.皮疹首发于背部,后累及胸腹部、头面、四肢,有轻度痒感.患者发病前1周曾经出现“感冒”症状.在当地医院应用地塞米松10 mg/d、氯雷他定10 mg/d及头孢类抗菌素治疗3d,效果欠佳.既往身体健康,否认家族有遗传病史,发病前1个月内没有用药史。
目的 了解中国梅毒流行特征及趋势,为制定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0-2013年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报告的梅毒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梅毒报告发病率由2000年6.43/10万增至2013年32.86/10万,年均增长13.37%.除少数边远山区外,99%县区均有梅毒病例报告,但不同地区梅毒发病差异很大.高发地区主要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宁夏)、闽江地区、长江三角洲(浙江、上海
目的 探讨RNA干扰技术下调PLK1基因对恶性黑素瘤细胞侵袭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 用PLK1小干扰核糖核酸分子(siRNA)转染人恶性黑素瘤A375细胞后,分别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PLK1 mRNA和蛋白表达,Transwell方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以平板集落形成方法了解癌细胞集落形成情况,分别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TUNEL方法检测癌细胞失巢凋亡情况.结果 恶性黑素瘤A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