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反刍兽疫病毒芯片式数字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来源 :中国动物检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g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建立一种准确、快速、敏感性更高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检测方法,建立了一种芯片式数字PCR(cdPCR)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PPRV Nigeria75/1疫苗株N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PCR扩增大小为166 bp片段,构建pMDTM18-N标准质粒并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PPRV N基因cdPCR检测方法,并与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方法的灵敏性、重复性、特异性和临床样品检测做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当质粒标准品浓度在1.22×(105~102)copies/μL范围时,cdPCR检测方法比普通RT-PCR灵敏度高1000倍,且稳定性好,特异性强;当标准品浓度在1.22×(105~10-3)copies/μL范围时,cdPCR与RT-qPCR相比具有相同的特异性,但灵敏性比RT-qPCR高100倍;与RT-qPCR测定结果(13.29±6.74)copies/μL相比,cdPCR的最低检测限更低,约为(0.44±0.14)copies/μL;cdPCR对47份临床样本的PPRV核酸阳性检出率(25.5%)高于RT-qPCR(17.0%).结果表明,建立的cdPCR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为预防PPR早期流行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诊断和定量检测方法.
其他文献
为掌握黑龙江省生猪屠宰企业“两项制度”落实现状,通过调研了解,全省屠宰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自检仪器配置、官方兽医队伍建设等能够基本落实要求,但存在专用检测室非独立设置、检测设备陈旧、官方兽医老龄化、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难以适应当前动物疫病防控总体需要.这提示应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更新仪器设备,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健全监督管理制度.
当前,我国动物疫病防控领域实验室存在现场实时快速诊断技术落后、检测工作滞后、疫病监测数据不能实时共享分析、重大动物疫病预警不及时、应急处置协调复杂困难等问题.探索建立重大动物疫病远程实时监测预警大数据云平台等新型监测模式是当前动物疫病防控信息化的当务之急.本文介绍了目前动物疫病防控净化的新型监测模式——现场快速诊断检测与远程监测云平台的构建与实际应用情况.上述平台的构建与应用,在创新推动我国重大动物疫病净化工作的同时,重点解决了当前动物疫病防控净化过程中传统实验室检测效率较低、检测数据不能够互联互通等问题
为了解基层兽医系统实验室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通过文献综述分析了其在基础设施建设、检测人员配备以及检测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发现基层兽医系统实验室在建设发展、布局、资源配置、人员及实验室管理、检测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建议调整优化兽医实验室资源配置,提高实验室检测人员综合素质,积极应用推广兽医检测技术,以进一步完善基层兽医系统实验室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