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对的

来源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enx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久以前,在一个叫作韩国的国家,有一个叫作首尔的城市,在这座城市里有一个叫作盘浦(首尔市盘浦洞)的地方,那里住着一个叫作瑞贞的小女孩。有一天,瑞贞和妈妈为了买新皮鞋一起去了地下商业街。
  妈妈忙着给自己找皮鞋都无暇顾及女儿,突然听到瑞贞在另一隅叫自己:“妈妈,快来看!”妈妈顺着女儿指的方向看去,架子上放着非常漂亮的一红一黑的皮鞋,妈妈说:“大叔,麻烦您给我拿一双那个红色的皮鞋。”“那鞋只有单只。”留长发扎辫子的大叔回答道。“那就给我一双黑色的吧。”“那个也只有单只。”
  “您说什么?都是单只怎么穿啊?而且黑色的那只还是男式皮鞋!天哪!”妈妈有些生气了。“去年秋天在巨济岛奶奶家的情景,妈妈不记得了吗?被雨淋成黑色的柿子树和挂在树上的朱红色柿子多好看啊!坐在树上吃柿子的喜鹊又是多么美丽啊!这只黑皮鞋上的白色鞋带多像喜鹊身上的花纹啊!”梦想成为画家的瑞贞如此回答道。
  第二天,瑞贞将那双“坐在湿柿子树上的喜鹊与柿子”皮鞋贴上了自己的名字并穿着去了学校。在学校会发生什么的吧?那是当然了,简直炸了锅。孩子们使劲戏弄穿着两只不成对的皮鞋来到学校的瑞贞。他们还给瑞贞起了个外号叫“不成双”。
  回到家里后,瑞贞依偎在妈妈怀里放声大哭。“他们凭什么嘲笑我,我就想穿不成双的鞋怎么了?”“因为你的鞋比他们的要帅气,让他们嫉妒。如果不想被他们嘲笑的话,从明天开始就穿其他的鞋去上学吧。‘坐在湿柿子树上的喜鹊和柿子’咱就在家里穿好不好?”
  第二天下午,妈妈和瑞贞又去了那家鞋店,只是为了确认那双皮鞋剩下的那两只在哪里。留马尾辫的大叔回答说:“事实上,另外一双是我女儿在穿呢,因为她执意要各穿一只鞋,所以就剩下了不成双的鞋。”
  瑞贞虽然空手而归,但她还是很高兴的,因为她知道了还有一个像自己这样执拗的女孩存在,穿不成双鞋子的至少不是自己一个人。那天晚上,瑞贞梦到了那个女孩。瑞贞右脚穿着黑色男士皮鞋,左脚穿着朱红色女士皮鞋;而那个女孩左脚穿着黑色男士皮鞋,右脚穿着朱红色女士皮鞋。
  第二天,瑞贞还是穿着“坐在湿柿子树上的喜鹊和柿子”去了学校。就这样过了一些天,瑞贞的班主任把她的母亲请到了学校。老师希望瑞贞不要再穿这种奇怪的鞋子来上学。你知道她妈妈是怎么回答老师的吗?“穿什么样的皮鞋是她自己的自由。瑞贞穿不成双的鞋子来学校,并没有给别人带来伤害不是吗?”
  就这样,一个月过去了。现在没有一个孩子再叫瑞贞“不成双”了,因为总拿相同的内容开玩笑实在没什么意思。又一个月过去了。坐在瑞贞后面的庆贤和在允开始将皮鞋互相换着穿起来。起初只是因为无聊而开的玩笑,不承想效果比想象的要好。庆贤和在允悄悄地对瑞贞说:“其实一开始我们就很羡慕你的皮鞋。因为怕被朋友们孤立才没有说出来,但现在我们鼓起了勇气。”
  从此,穿不成双的鞋子反而成了流行。短短幾天时间,学校的小朋友们都跟自己脚差不多大的孩子换穿了一只鞋。男孩找女孩换穿,女孩找男孩换穿。孩子们一见朋友就这样打招呼:“喂,比下脚吧。”
  一个月下来,老师们也学着孩子们做起来。男老师和女老师,女老师和男老师都换了鞋。老师们见了同事最先说的话就是:“老师,比下脚吧。”
  渐渐地,“不成双”鞋子在整个盘浦流行了起来,又流行到整个首尔,最后蔓延到整个韩国。制鞋厂纷纷开始销售不成双的鞋子。
  但对于瑞贞来说,这件事已经让她提不起兴趣了,因为所有人都穿起了不成双的鞋子实在令人生厌。瑞贞打算重新穿回左右脚一样的鞋子。但因为制鞋厂不再生产成对的鞋子,所以哪里也找不到了。为此,瑞贞非常苦恼。
  终于,她想到了办法。她跑到以前买“坐在湿柿子树上的喜鹊和柿子”皮鞋的鞋店,对店主叔叔说道:“我想跟您的女儿见面。”“为什么要见我们家正宇?”“因为我要和正宇换一只鞋。”
  终于,瑞贞和正宇见面了。听完瑞贞的想法后,正宇说跟自己想到一块儿去了,两人手拉着手蹦蹦跳跳,还来了个贴面礼,又用脚轻轻触碰对方的皮鞋,嘴也不闲着,用轻快的语气各自讲述了这期间所经历的种种趣事。
  当然了,瑞贞和正宇欣然交换了一只皮鞋。至于谁穿了朱红色的女士皮鞋,谁穿了黑色的男士皮鞋,就不得而知了。
  (六月的雨摘自四川文艺出版社《朴赞郁的蒙太奇》,西米绘图)
其他文献
一位男士对妻子的脾气感到忧心忡忡,便去看医生。  医生问:“有什么问题吗?”  那个人说:“医生,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妻子似乎天天都在无缘无故地发脾气。我很担心。”  醫生说:“我有一种治疗方法。在你妻子看起来很生气的时候,你只需拿起一杯水,然后开始往你嘴里倒。只要哗哗地倒就行,喝不喝无所谓,直到她离开房间或平静下来为止。”  两周后,这个人回到医生那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那个人说:“医生,那
期刊
【内容简介】  韩国畅销书作家朴光洙的励志之书。  作者写出了自己真实的经历——谁的生活都很不容易。但我们依然要坚持。  温柔而简练的笔触带给读者亲近之感。  不打鸡血,不灌鸡汤。就是在记录生活,记录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都会遇到的困难。寥寥数语,写出了他遇到困难时,家人给他的鼓励。  我们能感受到温暖的亲情,乐观的倔强。  书中还配有作者自己的绘图,简单清新、色彩鲜明,与文字相得益彰。整体风格轻松易读
期刊
春暖花开,蜂忙蝶舞,在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它们为之忙碌的主角,其实是那个让你忽然间感觉鼻子痒痒,却又看不见、摸不着的花粉。  近两个月来,全球不少地区的气象局已通过监测发现,空气中的花粉浓度正在不断升高。比如,北京近日的花粉浓度已达到每千平方毫米中有1182粒,属于“极高水平”。  这对花粉过敏的人来说,自然不是好消息。然而,“极高水平”还不是花粉浓度的极致,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花粉风暴”。  
期刊
为什么面对屏幕,我们做出了违背本来偏好的选择?  埃琳娜·鲁茨卡贾和她的同事发表了一项研究,他们使用眼动追踪设备来监测受试者在凝视屏幕时的第一注视点,也就是在屏幕上最开始看到的内容。  实验邀请41位加州理工学院的大学生,在电脑屏幕上标示对不同零食的喜爱程度,比如乐事薯片和士力架。然后这些受试者又被要求在线下做一次实际选择。研究人员会向他们出示一些和屏幕上的零食一样的照片,并要求他们在实验最后选出
期刊
神奇的冒險
期刊
①  以前经常去一个游泳池游泳。那个泳池人不少,泳道两头的池边,经常被很多人霸占着。池边有一个台阶,人站在上面,正好只露出脖子以上部分,剩下的埋在水里。  天热,这么做很舒服。于是,很多人就这样泡着。然后,泳池边被霸占。真正来游泳的人,很难靠岸。这有时还会引起一阵混乱。泳池管理人员也伤透了脑筋,经常对岸边的人说:“大哥、大姐,你们是来游泳的,还是来泡澡的?”可是,没人理会。  这是几年前的事了,后
期刊
城市总有霓虹的灯色  那里有隐秘的讯息  只可惜你戴起了口罩  聽不清楚是不是你在说话  来自不同地方的水果  各有各叙说自己的故事  橱窗有最新的构图  革命孩子和新款鞋子押上韵  我在你的食肆里  碰上多年未见的朋友  在渍物和泡饭之间  一杯茶喝了一生的时间  还有多余的银币吗  商场里可以买回许多神祇  她缅怀前生的胭红  他喜欢市廛的灰绿  给我唱一支歌吧  在深夜街头的转角  我们与昨
期刊
我很喜欢法国作家夏尔·布德莱尔,他有一句名言非常简短。他说世界上只有两件有价值的事:第一件深感惊喜,第二件使他人惊喜。  我们扩展一下,世界上只有两件有价值的事:第一,我好好地活着;第二,我帮别人好好地活着。世界上只有两件有价值的事:第一,我幸福地活;第二,我幫别人幸福地生活。世界上只有两件有价值的事:第一,活得明媚,像花一样灿烂;第二,帮别人明媚地生活,帮别人开出花来。  (摘自《演讲与口才》2
期刊
在深山夏牧场,白昼越发漫长了,下午时光越发遥遥无边。我们裹着大衣,长久地午眠,总觉得已经睡过了三天三夜。醒来后,一个个懵懂地坐在花毡上,不知如何是好。扎克拜妈妈便铺开餐布给我们布茶,盐溶化在茶中的动静遥远可辨,食物被咀嚼在嘴里的滋味深沉又踏实。  在吾塞,我们的驻地地势极高,已入云端。当那些云还在远处时,明亮得近乎清脆,似乎敲一敲就当当作响。可一旦游移到附近,立刻沸沸扬扬,黏黏糊糊。  这是多雨的
期刊
在戈壁滩上,我们和风的关系就是相亲相杀的关系。  邻居陶格斯的奶奶就是拿风来记事的。比如她清楚地记得刮了第几场风后下了几个羊羔,在第五场风过去的第二天蒙医大夫给我妈开了一副药,再过三场风陶格斯的姐姐就该去旗里学织地毯了……  那时候,我妈妈还那么年轻,她从春天就开始着手准备一年一度参加那达慕的衣服。她和阿爸还乐此不疲地每天丈量我的身高,我每长高一寸都会带给他们无比的惊喜。我妈妈是个充满仪式感的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