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选择,不人生

来源 :炎黄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人的一生面临着无数的选择,一个人的一生就是他选择的结果。高加林,一个人群的缩影,一个时代的缩影,通过他的几次选择中,让读者读懂人生,品味人生。
  小说中,高加林生于农村,学于城市,处于典型的“城乡交叉地带”。正如地理上所讲,寒暖流交汇处气象万千,海陆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交汇处的交叉地带,让高加林面临更多的矛盾与选择。高加林较先接触城市先进文化,向往城市生活,对农村的落后和保守思想深恶痛绝。其中,“大马河桥”正是交叉地带的缩影,它是连接城市与农村的纽带,是农村文明与城市文明的分界线。大马河桥见证了高加林人生的一个阶段的起起伏伏,也见证了高加林的喜怒哀乐。处在交叉地带,形形色色的选择使高加林矛盾不已,但也正是处于这样的交叉地带,才使主人公的选择变得更典型,更具有代表性,更能突显“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爱情与前途是主人公高加林面临的两大选择。在爱情上,选择刘巧珍还是黄亚萍令高加林左右为难。与《红与黑》类似,于连也徘徊在德·瑞那夫人和玛特尔小姐两个女人之间,但在《人生》中,刘巧珍与黄亚萍并不仅仅是两个女人,而分别是乡村文明与城市文明的缩影与象征。刘巧珍是农村质朴的象征,她身上有着土地般宽容、博大的情怀、不求回报的奉献,“心像金子一样”。不忍心看高加林受窘帮他卖白馍,用自己善良的心灵温暖失意的高加林,被高加林抛弃却仍帮他照顾父母。刘巧珍仿佛黄土高原母亲,她或许没有城市的灯红酒绿,甚至处处落后、保守,但当黄土高原的子孙渴望更广阔的天地时,她绝不会做绊脚石,坚定地送他走,正如巧珍被抛弃时说道“我决不會连累你”;当黄土高原的子孙失意而返时,她绝不会奚落与嘲讽,而是张开双臂抚慰你受伤的心灵。黄亚萍是现代城市的象征,聪敏、大方、不俗气,见识广,虽然高加林与黄亚萍在身份地位上相差悬殊,但两人在思想深度上旗鼓相当,一起谈文学、聊艺术、议时事,与和巧珍在一起时的单调形成鲜明对比。人对未知都充满了新奇,更何况是朝气蓬勃的青年人,而黄亚萍就如同那个“外面的世界”。那个世界给予了高加林比农村更宽广的舞台,他打扮时兴,才能大展,意气风发。尽管如此,与土地母亲一般温柔的巧珍在爱情中更多地是服从不同,黄亚萍更多地是按自己的意志支配高加林,让他服从于她。正如小说中所说:“他们有时候简直是一种苦恋。”高加林与黄亚萍的恋爱是将爱情与他的前途联系在一起,当爱情中夹杂着欲望与功利心,这样的爱情也不再纯粹。相较之下,巧珍的爱无私、善良,所以当高加林被告发返乡时才为同失巧珍的爱而悲痛,这也正如《红与黑》中于连在狱中怀恋德·瑞那夫人而非玛特尔小姐一般。
  “生活对于她这样的人总是无情的。如果她不确立和坚定自己的生活原则,生活就会不断地给她提出这样严峻的问题,让她选择。不选择也不行!生活本身的矛盾就是无所不在的上帝,谁也别想摆脱它!”在选择爱情与前途时,高加林矛盾与痛苦,乃至“失去了一块金子”,正因为他没有确立与坚定自己的生活原则。换言之,他没有坚定的身份定位。一方面,他不能合法地留在城市,另一方面,高加林不甘于留在农村。他无法接纳自己是农村人的身份,但也无法改变自己不是城市人的身份。诚然,这与当时的户籍制度有关,但高加林自身也起着至关作用。高加林接受了现代文明的洗礼,渴望摆脱农民身份,渴望自己不像父亲那样活得卑微,渴望用才华知识和自我奋斗证明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当乡村教师的岗位被人顶替,高加林必须要成为农民时,他穿上最破烂的衣服,连乞丐都不如,这也正体现了他身份定位上的矛盾,他越要将自己打扮成一个农民,也正体现了他内心对农民身份的排斥。随后,他试图用现代文明对抗农村文明中的落后无知,教巧珍刷牙和漂白粉事件都是他向乡村传统的挑战。正因为他对农村身份的抗拒,当有机会能够进入城市的大门时,他丝毫不顾虑这样的机会是否正当,便对过去的一切展开了全面的背叛:逃离故土,舍弃纯真的爱情,质朴的乡亲和黄土地上深厚的道德人伦。高加林背叛了乡村,也就意味着他选择脱离集体,孤军在城市奋战,面对父亲与德顺爷爷的谆谆教导他也不以为然,这就好像尚未成熟的孩童,强行脱离母亲的庇护,其结果必然是悲剧的。高加林太急于逃离农村,太急于渴望成功,以至于他不惜以不正当手段进入城市,不惜毅然与巧珍分手以换得能去南京发展的前途。高加林对自己身份的不正确定位和拔苗助长式的成长方式最终导致他必然会被城市文明重重抛弃。
  俄罗斯作家拉斯普京曾说:“当历史要求我们拔腿走向新生活的彼岸时,我们对生活过地‘老土地’是珍惜地告别还是无情地斩断?”当下社会,城市与农村在文化上的对立不再如此尖锐,而阶级文化间的冲突日渐兴起。随着阶级固化越来越严重,阶级间流动性减弱,寒门学子、下层民众进入上层社会的难度越来越大。正如城市的魅力始终吸引着高加林一样,更好的生活也始终吸引着怀有向往的青年。或许路遥借高加林的一段人生经历想传达,在人生的关键期对自身身份正确定位,确立与坚定自己的生活原则,比盲目地矛盾与痛苦更有价值。
  《人生》的第二十三章虽并非结局,但这恐怕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高加林痛哭后会怎样呢?或许,《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孙少安兄弟二人便是路遥对高加林的未来做的两种假设,或许是安于务农,娶妻生子,或许是宁肯在城市做苦力也绝不回农村,抑或是其他选择。不管选择如何,故事的结束其实才是高加林真正的人生的开端,这一切也不过是年轻生命里的一次考验,重要的是你能不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这或许才是人生的意义。
  作者简介:
  亓颖(1996—),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山东,职务/职称无,学历本科,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蓬勃发展,行业内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建设项目,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已成为众多建筑企业关注的焦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客观市场形势才能赢得更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建筑企业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一定要把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同时确保工程安
期刊
摘 要: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人们对建筑的智慧化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加强智慧建筑的施工和管理。在智慧建筑施工过程中,电气工程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将直接影响到智慧建筑的使用性能,文中将从电气工程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各个阶段进行探究。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1 电气工程在智慧建筑中的重要性  电气工程是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建筑比作计算机,结构相当于计算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确保轨道交通体系的安全、有序运行已经十分重要,这就需要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安装安全门系统。在安全门系统的设计中,电磁锁的应用十分广泛。要想避免电磁锁的故障,确保安全门发挥其作用,就要对电磁锁在安全门中的应用与设计进行有效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了城市轨道安全门电磁锁的功能,并对其设计注意事项进行研究,最后针对提高电磁锁的可靠性、安全性等提出几点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为了保障电子工程全面健康发展,有必要将智能化技术引用到电子工程控制管理中。智能化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理论的完美结合,是最近才兴起的一种高新技术,在较短的发展时间内受到极高的关注和重视。在智能电子工程的研究领域,要应用到大量与计算机技术有关的知识,并且对微电子器件的要求也十分苛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数字化的传输方式,才能有效提升传输速度,大范围的将现有的电子工程制造带入现代化、自动化,为
期刊
摘 要:当前,随着我国信息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在机械工程领域也呈现出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加强对机械工程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可以有效提升我国机械工程行业的发展速度。  关键词:机械工程;机电一体化;应用  1 机电一化的内涵及关键技术框架  1.1机电一体化的内涵  机电一体化技术即结合应用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于一体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机械生产逐步成为工业生产领域的主要模式,劳动密集型企业被逐步淘汰,基于这一生产形势下,机械设计制造行业迅速发展,机械制造工艺逐步完善,生产水平显著提升。企业在设计制造机械产品时,可采用自动化技术体系,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设计生产工艺流程,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收集产品的销售信息及运行信息,明确现阶段生产出来的机械设备的不足之处。在现有的机械制造工艺体系的基础上,合理应用新型生
期刊
摘 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好的提升,但是我们不能忽视我国环境污染问题和能源消耗问题,这严重的制约了人们生活质量和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现代的建筑行业中,要把绿色建筑技术和建筑设计引进来,对我国现代建筑行业做到有效的改善和规范,从而推动我国建筑行业更加绿色、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技术;建筑设计;优化与结合  1 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性  1.1实现建筑业可持
期刊
摘 要:当前,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有助于提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更好地促进我国电气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质量管理  1 智能化技术的内涵及优越性  1.1智能化技术的涵义  智能化技术是一种时代科学发展的产物,早在20世纪的五十年代,该技术已经出现萌芽和发展。并且会跟随时代的不断进
期刊
摘 要:在我国的建筑施工中,给排水工程施工是与人们的用水安全时刻联系在一起的,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资源节约离你那的推广,给排水施工中也逐渐用到部分节能技术,在给排水施工工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效的降低了建筑工程的成本,并对保护给排水工程施工环境起到了积极地作用,本文对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应用节能技术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简述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对于水资源的浪费,并具体论述给排水施工中的节水技术的
期刊
一座古城,在三千年的《诗经》里悄然开场:“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当战士们离开家乡时,还是一片春意盎然,几树垂柳,几丛青草,在春风的吹拂下摇曳多姿;而归程早已不再是阳光与温暖,只剩下几分寒意,大雪纷飞。如今将这诗经在舌尖品味,仿佛有了几分战争的苦涩,但也有几分家乡温暖的甜意。  平遥古城最初的创建怕是要从西周开始说起了,当时游牧民族不断骚扰我国的边境,周宣王派兵北伐萨犹,并创建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