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馈赠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喜欢秋天的风,凉爽,宜人,还带来了秋天的馈赠。
  那年的10月随团去烟台、威海采风,坐在游览车里,远处是湛蓝的大海,路边一闪而过的丛林里有无数个红点缀在枝叶间,我惊呼烟台的夹竹桃真好看,导游扑哧笑开了,“那是熟透了的苹果,可不是夹竹桃呦!”在一个路口,车子停了下来,我们才看清红艳艳的苹果挂满了枝头,这是秋天的馈赠,大饱了人们的口福。
  2020年的秋天,收到新疆文友乐贝兄快递来的一箱库尔勒小香梨,开箱就有一股丝丝的香味袭来,梨不大,却绿得像涂抹了油脂,香、脆、甜是这种梨的最大特点,入嘴入心。秋天的馈赠从遥远的大西北来到我的身边,感恩天地的孕育,感恩果农的耕耘和付出,感恩友人的惦记和牵挂。文友是果农,劳作之余既爬格子,也挥毫泼墨,作品就像秋天的果实那样,压弯了枝条。他还随箱给我留了一副小楷“庚子开年不利,众志成城抗疫;秋來果满枝头,赠梨饱弟口福”。无韵、无考、无虑的四句话,看似随口而出,却道出了2020年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惊天动地的场景,一个个抗疫的画面便在脑海里依稀可见。看着这苍劲有力的字迹,似乎墨迹未干,依然在宣纸上洇染,友人的情义,就是秋天的馈赠。
  书法家王羲之给友人捎去了橘子,《奉橘帖》曰:“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若干年后的某个秋天,王献之步前辈的后尘,随后有了《送梨帖》:“今送梨三百。晚雪,殊不能佳。”王氏墨宝彰显了文化的底蕴和秋天里的人文情怀,秋天的馈赠,在时空里流淌着,一直流到现在,也将生生不息地流往将来……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也是分享收成,分享快乐的季节。
  母亲每次进城,都会带来一些家乡的味道,比如开水烫过放在太阳底下晒干的马齿苋、冬瓜干、豆角干、扁豆,还有芋头、土豆、大葱头。秋天她会带来丝瓜瓤和葫芦水瓢,丝瓜瓤用来刷锅,葫芦水瓢用来舀水。
  岁数大了,她带不了太多东西,就带几碗新米,让我们跟她一起尝尝鲜。新米入锅,母亲会喋喋不休地讲起往事,她说我小的时候饭量大,她曾偷偷地捡拾稻穗,晚上用手剥掉稻壳,一小把米放到搪瓷茶缸里,加水后放到有火星的锅腔里,煨出的米粥特别香。
  母亲说的时候,我依稀记得稠稠的米粥在我的唇齿间留着馨香,滑过咽喉,暖心暖胃……
  秋天的馈赠,你收到了吗?
  编辑 周晓序 2475496811@qq.com
其他文献
意气风发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必须继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发扬党的宝贵经验,坚持不懈推进自我革命,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更加纯粹的政治品格、更加昂扬的斗争精神、更加饱满的奋斗激情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辉煌.rn继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rn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鲜明提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强调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我们党在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各
期刊
“李伯伯,这是我爸爸让我给您送来的拉条子,快吃吧,可香了!”8月25日,六师新湖农场三十五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李鹏远在连队办公室加班,没顾得上回家吃饭,没想到他的结对亲戚马玉成看到后,就让儿子给他送来了热腾腾的午饭.rn2017年,六师五家渠市推进团场综合配套改革,三十五连原会计李鹏远全票当选连队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为了不辜负大家的信任,李鹏远下定决心:要尽最大努力带领各族职工群众增收致富,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
期刊
8月26日,四师宏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齐天会带着米、面、油、饮料等礼品,来到结对亲戚阿不都拉家,兄弟俩高兴地品美食、谈变化、话团结,好不热闹.rn时间回溯到2017年,在该公司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齐天会了解到当时还是宏远集团公司社区保安的阿不都拉家境贫困:妻子没有工作,2个孩子都在上学,一家人仅靠阿不都拉每月2000多元的工资维持,于是主动和他结成了亲戚.
期刊
8月19日一大早,新疆国兴集团准噶尔农发水电有限公司共青团分公司配水员户文显就忙了起来,调控渠水流量、打捞清除水面杂物……rn眼下正值农作物用水高峰期,户文显每天要在自己负责的共青团农场二连富强水库10余公里的渠道上巡查水情10余次,只为帮助连队职工群众用好每一滴水.rn从一开始对种地一窍不通,到在连队党员干部的帮助下成长为致富能手,之后又转岗成为配水员,负责6400多亩农作物的管水配水工作,一路走来,户文显坚持贴心周到地服务帮助身边的职工群众.
期刊
高低错落的沙丘投下深深浅浅的影子,月出则暗,月隐则淡,如钢琴上的黑白键起伏跳动,奏出夜的静谧与安然,远处城市的灯光,在地平线上迷蒙,似瞌睡入迷离的目光.在这一带明暗交织的背景上,点缀着几粒影子——大漠胡杨.rn这里的胡杨,千年不死,生生不息,屹立在祖国西部的荒漠里,守望着祖国的西大门.rn它曾为楼兰公主的曼妙舞姿倾倒,它听过张骞出使西域时的悠悠驼铃,它为玄奘法师荫蔽了如火烈阳,它还为王震将军让路垦荒.rn千年以来,大漠胡杨与巡逻的士兵一起,深情相望,保卫着边疆安宁.
期刊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40多年前,发轫于小岗村的大包干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rn当年的小岗村,是出了名的“三靠村”——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泥巴房,泥巴床,泥巴锅里没有粮……”小岗村的贫困,是当时中国的缩影.穷则思变.可出路在哪?rn1978年12月的一个冬夜,小岗村人凭着“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毅然做出决定——“包干到户”.如今,年近八旬的大包干带头人关友江还记得:“契约签订当晚,生产队的土地、耕牛、农具,都按人头分到了各家各户.再往后,每天天不亮,家家户户就下
期刊
保罗·莱文森反对进化局限假设,强调进化认识论有利于解放知识,为知识发展提供了更多路径和选择.他接受了生物学预适应原则的适用性,提倡波普尔的非完美主义认识论,坚信人类理性选择的力量.进而确认了技术在进化认识论中独特的地位,将技术加入到波普尔的“三界”图式中,构成全新的“技术-世界”图式,将技术介入到世界中,作为人类生存的驱动力.技术进化认识论表明,人类可以在保证不滥用技术的前提下,拥有更加乐观、开放和充满生机的未来.
期刊
总有些事,令人终生难忘.贾德仲今年80岁,1959年来到十三师黄田农场,在兵团工作生活了62年,贾德仲说:“它们是我生命中的刻度尺,要记一辈子!”rn1959年9月18日,100多名江苏支边青年来到了十三师黄田农场,贾德仲是其中之一.时任场长的马中和热情接待,“来了,咱们就好好干,别看这里荒,若干年后必是人间天堂!”馕饼、大块羊肉,可让这些小伙子“好好开了顿荤”.贾德仲却没吃几口,“没盐,可急死我了.”
期刊
朋友小萍的专业是舞蹈,这些年,她一直在教小朋友跳舞.近两年,因为各种原因,她的工作很不稳定,大概换了四五家幼儿园.rn前段时间,小萍又开始闲在家里.居家期间,小萍一直坚持练功,从未懈怠.她以不变应万变,即使在失去工作之后,依然保持着身体的最佳状态.她舒展臂膀,昂首挺胸,脸上的表情淡然而平静——那样的姿态真的是太美了,拥抱生活的风,每一个动作都保持完美.我觉得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境界.rn风起的日子迎风而舞,这是一种顺势而为的方法,是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不是风平浪静的,谁都可能遭遇各种各样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