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追问 让数学课堂也“低碳”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1363018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追问是指在教学中追着学生的回答进一步询问学生的真实想法,或追着学生的思路通过发问来推进后续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有效追问”让学生暴露原形;让学生辨析异同;让学生学会追问。
  关键词:有效追问;高效;低耗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0-013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0.085
  数学课堂的“低碳”效应如何实现?追问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过程,是一连串有序列、有方向,最终导致学生自我寻找答案的提问组合。追问在简单与灵动的情景下发生了,成就了学生扎实的基础,激起了学生复杂的思维。学生有了学的渴望、思维的碰撞;教师有了点拨的艺术、引导的能力,这正是教师追求的高效、低碳的课堂吧。那么,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发挥追问的有效性来打造“低碳课堂”呢?
  一、“有效追问”让学生暴露原形——因势利导
  数学新课程强调在学生的实际基础上开展教学。追问能让学生暴露头脑中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教师可以以此来判断新知的生长点,确定新知教学的真实起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新课程的课堂比较开放,课堂临时生成多了、错误多了、节外生枝多了。教师通过追问敏锐的捕捉、迅速的判断,及时处理这些有价值的信息,使它们成为后续教学的内容之一。同时,教师通过追问充分暴露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调整教学,因势利导,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案例】在教学六年级比例尺一课后,有这样一题练习:已知长方形的图上距离长和宽分别是4厘米、3厘米,比例尺是1:100,求长方形的实际面积。一名学生这样板演: 4×3 ÷()=1200(平方厘米)。
  师:同意这样做举手。
  师:怎么想的?
  生:先算长方形图上面积,再除以比例尺等于长方形实际面积。
  (这正是学生的最初想法,先算长方形面积,然后再按比例放大。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但有时缺少理性的思考,知道放大,但不知道长和宽要分别放大。)
  师: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比例尺放大的是长度还是面积?2. 4×3 ÷()如果写成4 ÷()×3,结合图形说说意义。谁来当小老师分析给我们听?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生成的信息很多,有些與教学重点关系不大,要采取淡化策略,有些却很有研究价值,应及时追问,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阐述自己的想法,而表述的过程也必然会促进主体的自我意识与自我反省。作为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的错误,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通过追问让学生知道错在哪里,为什么错。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二、“有效追问”让学生辨析异同——追求完美
  有效的追问能让学生辨析异同,懂得知识间的联系区别、系统地掌握知识。在学习中应经常注意新旧知识之间、学科之间、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等方面的联系与区别,不要孤立地对待知识,要养成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的习惯。在教学中,有效追问往往可以使学生辨析不同,懂得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案例】在学了六年级上册化简最简整数比和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后有这样一道填空题:
  如果A×=B×,那么A:B=( ):( )
  追问1:题中要求的是一个比还是一个数?
  学生A: 是一个比,:。
  追问2:要化简吗?
  学生B:要,是4:7
  追问3:什么时候不用化,能否举例子说明?
  学生C:比如,根据A×=B×,写出比例A:B=( ):( )
  追问4:为什么不用简化?
  学生D:因为从条件中可以看出是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比例,A、B、、是比例的四项,其中A和是外项,B和是内项。
  上述问题,学生在解答时常常要混为一谈,分不清楚,而现在经过追问,把它们放在一起研究讨论,经过比较、分析、加深了印象,让学生深刻理解了它们的不同之处,掌握了知识。这样的追问,能够引导学生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与研究,较系统地掌握知识结构,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辨别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三、“有效追问”让学生学会追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通过追问让学生自己学会追问,成为学生学习的得力助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学生的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追问的过程就是思维升华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即使有时是不恰当的甚至荒唐的或错误的,但只要提出问题,就证明他们动过脑筋,这个过程本身就蕴藏着创造思维的火花。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追问时应具有引发性,能够引发学生自己进行追问,或者在平时学习中要求学生多进行追问。
  【案例】教学六年级数学上册题目:“李叔叔电脑打印一篇论文,3小时才录入了。照这样的速度,李叔叔工作8小时,可以录入这篇论文的几分之几?”当有一位学生回答一种列式后,教师追问:“还有其他方法吗?”这时学生重新陷入思索,自己追问自己,到底有几种?我的列式对吗?是最简单的吗?我已经列了3种,第4种该怎么列?碰到过类似的题目吗?……学生火热的思考也就展开了。
  这些追问让学生的思考变得多角度,多方位,开阔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特别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一题多解和触类旁通技能的培养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多鼓励学生主动追问,而且还要精心设计,使自己的追问能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并努力让追问这种技巧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学习技巧,成为学生学习的得力助手,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数学充满了章法,充满了智慧,充满了想象,充满了创造,充满了和谐也充满了挑战。让我们做一个有心人,时刻关注、倾听学生,科学地点拨、引导学生,努力提高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打造高效、低碳的课堂,相信高效低耗的课堂最精彩!
  参考文献:
  [1] 孙保华.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有效追问[J].教学与管理,2010(2):41-43.
  [2] 邢成云.课堂教学如何实施有效追问[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旬刊,2010(11):8-10.
其他文献
因局部区域相对全球框架不可避免地存在整体刚性平动分量,常影响对局部范围内地壳相对变形量级与特征的判读。对分离局部整体刚性平动分量的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实例分析认为,对京津地区28个GPS连续观测站给出的位移速率场,整体平移法和欧拉矢量法都能得到较好的效果,但相比之下,对于类似的中小区域,整体平移法更加简单明了。
针对曲率半径小、曲度大的顶管工程施工,测量难度较大,传统的一站式测量以及激光导向测量无法满足施工要求,为此开发了顶管施工自动引导系统。以福州市建新-先农220 kV输电线路三曲线顶管工程为例,通过优化算法和对实际顶管工程问题的分析,解决了顶管自动导向系统在该类复杂曲线中的自动导向问题,并阐述自动导向方法、进行精度分析。通过应用该自动导向系统,确保顶管精确贯通。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提高中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对探究学习和教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如何在物理课堂上进行探究式教学,也成为
顾及脆性转换带上的断层蠕动及其深部黏滞流对震后地表位移的影响,对5次大地震的震后垂直位移进行了最小二乘反演,并估计了有效松弛时间。反演结果表明,中国东、西部地震的有效松弛时间差异很大,其中唐山地震的有效松弛时间最长(10.3年),邢台地震次之(4.4年),而西部通海、炉霍、共和等3次地震的有效松弛时间则仅为2年多。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是由于中国东部和西部地区上地壳厚度不同以及下地壳、上地幔黏滞系数的
新课程改革是课程本身及教材理念的根本性变革,教师要积极迎接新课改的挑战,让语文课堂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教学成为“活水之源”;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让课
今天,大家齐聚一堂,共庆《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创刊50周年。在此,我谨代表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向陕西师范大学和师大学报编辑部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关心和支持我省报刊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传统的频谱分析法和灰色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合方法来预报电离层TEC。首先利用频谱分析法计算的残差建立灰色模型,计算后面历元的残差修正值,然后和频谱分析法的预报结果相加。结果表明:组合方法的预报精度约为0.53 TECU;预报值的RMS约为0.65 TECU;预报精度与经纬度有关,与历史数据长度无关。与现有方法相比,该方法预报精度高、所需的数据少、简单易行。
摘 要: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就应该有浓浓的语文味。  关键词:语文素养;工具性;人文性;语文味;诵读;情感熏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0-0135-02  DOI:10.16657/j.cnki.is
核电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随着核技术在能源和非动力领域的广泛深入应用.核产业的研究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探讨。文章应用比较分析方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