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之惑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ka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件
  
  据官方统计:截止到2007年12月,中国的手机用户已达到5.47亿,手机的普及率41.6%,当年的手机短信发送量达到5921亿条。这些数字无疑在全球领先。人类制造了手机并不断完善着其功能,而手机也在迅速而无声地侵入和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文章代码:2001)
  我们在手机上传播声音,阅读文字,记录影像,分享音乐,彼此沟通,手机不再是通讯工具。手机是相机、摄影机、MP3、杂志、书籍、电视机、电影院、门户网站、论坛社区、博客……无所不在的网络让你随时随地在虚拟与现实中同时存在。
  ——媒体人
  在谷歌上搜索“吃饭”获得三千六百二十万条结果,搜索“手机”的结果是多少?两亿七千五百万条。手机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它或许是通话工具、是娱乐主角、是人际平台、是警察、是银行卡、是小三、是泄密者……或许用变形金刚来定义它更准确,它随着人们的社会化要求不断变形,最终内化成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
  ——网友
  有手机我们仿佛都成了007,处于监控和被监控中。同时,没了手机,却成了这城市中的鲁宾逊。
  ——网友
  一个月内,宁愿不做爱、不吃肉、不购物,也要用手机。
  ——网友
  当代社会结构可能因为手机而产生变化,互动主体已不再是自然人。我们从机器身上获得的安全感正在逐渐超越从人身上获取的。
  ——学者
  十年前做梦都想有手机。十年后做梦都想扔手机。但是谁又真正离的开手机?没有手机的日子,不是日子。
  ——网友
  手机给我们带来了垃圾短信、诈骗犯罪、隐私的泄露、人际间的隔膜以及手机恐惧症、手机时、手机综合症……人类与手机朝夕相伴,手机却使人类的大脑、听觉、视力、睡眠、甚至精子的质量在下降。
  ——媒体人
  一句老生常谈在最后也许依然有效:必须记住,技术进步并不能许诺给我们一个美丽新世界,一切取决于我们如何使用它。
  ——网友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