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贵阳市云岩区第一小学徐静

来源 :新课程导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nys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新课改不断推进,整本书阅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面对整本书阅读内容多、任务重但课时有限的矛盾时,翻转课堂凭借其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翻转为这一问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既能充分自主阅读又能重点探究讨论,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到”加快信息化教育时代变革””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用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让混合教学、在线教学成为教师日常教学运用的策略.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教育信息资源,而微课正是教育信息资源的重要载体.
情境教学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核心素养是现今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如何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创设教学情境是值得一线教师思考的问题.本文以一节”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全国展示课为例,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实验、计算、推理的探究过程以培养核心素养.
《美丽的颜色》《蝉》分别是八年级上册第二、五单元的自读课文,学生要运用已有的阅读经验自主阅读,进一步强化已学到的阅读方法,沉淀为个人阅读能力.但是教师如果完全放手,课堂难免会陷入混乱、无序,因此需要构建恰当的学习支架,让自读课有法可施,有声有色.
画图是小学数学众多解决问题策略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也是一种基本策略.借助画图,能让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直观、繁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易,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画图能力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结合”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课,从分析学生的认知误区,寻找强化空间感知的方法,探讨画图对提高学生学习”周长”的重要意义.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的线上教学实践给传统的线下教学带来了不少启发,”互联网+教育”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逐步被引用到了学校教育教学的进程中.教师从互补性、趣味性、丰富性的角度选定教学内容,同时,通过平台的视频统计功能及传统课堂中的考核反馈进行不断改进.学生使用哔哩哔哩视频弹幕网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弥合初高中衔接阶段的知识漏洞,提升学生学习互动性和创造性,在初高衔接阶段培养学生对高中语文学习的兴趣.
2019年9月秋季学期开始,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在北京、上海等6个省(市)率先投入使用,其他省份将陆续全面推开.统编教材运用更多的史料作为教材内容的补充.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在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史料基础上,选择其他合适的史料做课堂教学的补充,以更好地落实史料实证,更好地使用统编教材、提高课堂效率.
期刊
有效的教学测评,能够给师生提供及时反馈,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测评是以测评课(日常作业、阶段性考试)讲评为主展开的,师生均已适应这样的测评反馈机制.但网络教学环境下,由于教学交互性的削弱,传统教学测评面临巨大挑战.”自主学习—专题精讲—多样测评—拓展延伸”的语文网课测评实践,是突破网课教学测评困境的新尝试.
本文以绘本为工具,通过实证研究、问卷、测试及课堂观察等方法,尝试探讨绘本教学对小学高段生跨文化意识培养所能起到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英语绘本教学能显著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水平,提升整体的情感因素水平,且两者间存在一定正相关关系.据此,本研究建议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在未来教学实践中将绘本故事与课本有机融合,利用绘本中的图片及各种体验性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跨文化方面学习情感以实现高效跨文化意识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