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工固沙灌木林生态系统演变特征

来源 :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atde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分析了沙坡头地区栽植于1956、1964、1981、1987年的无灌溉人工植被固沙群落浅层土壤分形特征、植被盖度、物种特征、生物量、土壤水分、土壤微生物,以及群落土壤物理和土壤养分特征,并与流动沙丘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化荒漠地区,首先利用半隐蔽式草方格沙障对流动沙丘进行固定,然后栽植灌木柠条、花棒等和半灌木油蒿,经过40多年的稳定演变,该区域逐渐形成由矮灌木与草本植物覆盖,以及隐花植物与微生物土壤结皮复合的固定沙丘景观.在人工植被固沙防护体系稳定演变过程中,浅表层土壤的细粒化和养分富集化特征,微生物土壤结皮与亚表层土壤厚度,以及浅表层土壤体积含水率均随固沙年限的延长趋于显著增加.而土壤微生物数量、植被盖度、植物种数等生物群落学属性在固沙年限达40a左右时,已趋于最大,尔后呈缓慢下降趋势.随着固沙年限的增加,灌木树种不断衰退减少,当固沙年限逾17a之后,群落生物量增至峰值后略有下降.土壤分形维数与土壤粘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流动沙丘被人工植被固定年代越久远,浅表层(0~3cm)土壤粘粒含量(4.50%)越高,其分形维数越大(D=2.4083),表明人工植被固沙防护体系浅表层土壤结构变得越紧实,流动沙丘(D=2.0484)在人工植被的固定作用下,发生逆转的趋势越显著,沙丘日趋固定.
其他文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ICG”三维教学模式主要包含独学、对学和群学三个维度.探究这种实践教学模式的绩效评估、实践推广及丰实完善过程中所需注意的问题,并有针对性
本文给出了随机幂级数fw(z)=∑∞n=0 αneiwnzn(其中wn是随机的)属于α_Bloch空间和小α_Bloc h空间的条件,推广了Anderson, Clunie和Pommerenke的结果。
利用遥感技术对吉林省水蚀情况进行调查,并运用线性模型理论,研究了水蚀灾害的影响因素,分析了下垫面诸因素对水蚀模数的影响程度,找出影响水蚀模数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影响
本文提出了格蕴涵代数的关联理想和模糊关联理想的概念 ,讨论了它们的性质,指出了关联理想与理想、关联理想与关联滤子、关联理想与模糊关联 理想、模糊关联理想与模糊关联滤子
提出了一种实现刀具扫描体与矢量求交的有效算法,该算法将扫描体与复杂曲面法矢的求交问题转化为三角网格与有向线段之间的求交计算,然后建立了两者的求交子集,减少了以往算
2011年是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颁布的第四年,基于经济形势的发展,国家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新的企业所得税政策。本文对其分类进行梳理。一、享受税收优惠的特殊行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是唐代诗人罗隐对蜜蜂辛勤劳动的赞美.如今,地处鲁中浅山丘陵区的山东省临朐县,立足当地得天独厚的蜜源资源,大力推动全县蜂产业发展,
期刊
防爆摄像机最初应用是从煤矿井中开始的,随后才开始扩展至石油、化工、航海、航天、冶金、科研和军事等行业。短短几年的时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这个特殊的性能研究中投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