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插图,大作为

来源 :高考·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ong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学校的英语教学也越来越重要。而教材插图作为教学资料的一部分,其所起到的作用和所表达的效果在一定情况下是语言文字所不能代替的。所以将教材图片应用于中学的英语教学课堂上,借助教材图片开展单词、阅读和口语教学,有助于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也有利于中学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切实强化。
  关键词:插图;中学;英语教学
  引言:在中学的英语教材中,插图大多数都是结合文本叙述的相关内容所构建出的图片形式,所以将教材图片运用于英语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而且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中学英语教学的发展现状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情况下,英语学科是中学阶段学校教育的重点,也是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难点。虽然在教师自身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手段进一步丰富的基础上,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从整体来看,问题仍然存在。首先,中学英语教学仍然存在严重的中文痕迹。也就是说很多英语教师仍然在用讲解中文知识的方式进行英语教学,没有用跨文化的思维和手段开展教学,自然也就无法培养中学学生的英语语言思维和表达习惯。其次,部分教师在中学的英语课堂上忽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忽视课堂的趣味性。这种略显枯燥乏味的英语课堂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学生而言,吸引力自然不高,所以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主动性也不高,影响了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最后,教师在课堂上对于英语知识应用性的强调也不够深入。不仅在教学的内容上存在与学生现实生活严重脱节的问题,而且忽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锻炼,忽视阅读和写作环节的应用性教学。这就导致了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只是“纸上谈兵”,只能用于解题而无法达到日常交流表达的要求。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受到影响,也使得对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迫在眉睫。
  二、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教材图片的方法
  (一)在单词教学中运用插图,强化词义理解
  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在理解和掌握单词的基础上才能够进行语法知识的学习以及听说读写能力的强化。所以教师往往会将单词量的积累和扩充作为英语教学的首要目标。但是在中学的英语课堂上,大部分学生仍通过背诵和默写来记忆单词的汉语释义。而这样的单词记忆方法不仅降低了中学学生学习单词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学习单词的思维和方式受到了限制,教学效果自然也就并不理想。所以要提高中学学生单词的积累量,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的思维和方式,用英语语言习惯设计单词教学。而利用教材中的图片进行单词释义就是促进学生对英语单词理解性记忆的有效方式之一。
  教师在进行英语单词的教学时,不僅要关注单词的正确发音,更要强调对单词含义的确切理解。但是英语语言所产生的社会文化环境与汉语不同,所以在将英语语言与汉语进行一对一翻译时,有很大一部分单词在汉语词语中缺少对应词。除此之外,英语单词也具有很强的变化性,同样的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表达完全不同的含义。这些特点就导致了教师如果单纯用汉语文字解释英文单词,不仅可能出现语义限制的问题,而且要做到对单词含义的全面掌握就要增加学生的记忆量,进而增加学生单词学习的负担,也可能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尤其是单词积累的主动性受到影响。所以教师需要在进行单词讲解时,借助教材中出现的图片来进行分析。通过图片表达英语单词的核心含义,然后再以此为基点结合不同的语境用法拓展该单词的延伸含义,使学生实现对单词含义的理解性记忆。例如,在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这一单元中,教师要对junk food, help with housework, go to the dentist等等单词和词组进行讲解时,因为单词本身的含义与词组表达的含义有着一定的区别,所以单纯用文字的解释很可能影响学生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借助教材中的插图开展图片和单词、词组的配对活动,使学生将图片含义作为对单词或者词组的第一印象,然后再利用文字的讲解进行补充。这样学生就能够逐步建立起英语单词或者词组与生活实物之间的直接联系,实现用英语语言思维学习理解单词含义的教学目标。而这种借助教材中插图进行单词讲解教学的方式也是提高学生单词记忆效率以及积累量的有效手段。
  (二)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插图,训练阅读思维
  在中学的英语教学中合理运用教材中的插图图片,除了能够体现在单词教学环节中,还能够体现在篇章阅读的教学环节中。而且将这种插图与思维导图相结合进行阅读教学,是培养中学学生阅读思维,强化其阅读技巧应用和阅读能力的有效方式。在中学的英语阅读课堂上,教材中的插图主要能够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首先是作为文字内容的一种补充,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阅读文章中的描述和含义。例如,在进行类似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 are这一章节中的说明文体裁的英语文章阅读时,教材中的插图主要将文章中用文字表达的街道布局或者是导航过程以图片这种更加直观的方式进行表达。学生在阅读这类型文章时通过参考插图能够更容易地理解文章中所表达的含义。其次则是作为一种线索和文章结构标记出现,便于学生对阅读文章的整体结构进行理解和整合,使学生对于文章的学习能够更加条理清晰。而将思维导入与其相结合,主要是体现在辅助表达阅读文章结构框架以及细节的这一方面。
  具体来说,教师在针对阅读文章进行讲解和分析时,首先可以观察教材中是否搭配了相应的图片以及图片表达的主要含义。如果教材中的阅读文章搭配了多张图片,用于表达文章不同段落的含义时,插图就能够对阅读文章的整体结构和框架有所提示。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可以在课件上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整篇文章的段落结构以及各个部分的细节性内容表现出来,并且将教材中的插图进行一一对应,在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网络上选择适当的图片作为补充,完善文章的框架解析。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先将课件中的思维导图以及图片进行展示,让学生对于阅读文章有整体的了解。之后,无论教师选择讲解分析为主的教学方式还是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都可以按照这一框架的顺序来进行。这样的阅读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更加条理,更加系统化,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强化中学学生的阅读分析思维和阅读理解能力。   (三)在口语教学中运用插图,锻炼口语表达
  在中学的英语口语教学中,学生缺乏开口表达的自信心,口语表达的兴趣不高等问题都在影响着口语教学的开展以及最终的教学效果。所以提高口语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强化学生英语口語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是当前环境下大部分英语教学关注和探究的重点问题。而基于英语教材插图在教学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借助教材图片来设计组织口语教学活动也是实现教材图片在英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锻炼中学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思路和手段。
  在口语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利用教材图片进行口语教学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在教材中A部分的language goal这一部分,往往会配有较大的一幅插图,表现本单元的话题讨论内容。教师在口语教学的环节中,可以先结合这一图片来进行定题讨论和表达。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结合图片中表达的内容为学生简单解释其主题以及讨论的方向,然后将班级内的学生按照图片中的人数组合进行分组。组中每个学生代表图片中不同的角色,结合其给出的简单内容进行角色表演式的英语讨论和表达。因为在课堂开始的时候,学生往往对本单元的内容以及句式等不了解,所以教师可以适当地放宽限制,让学生用自己所掌握的英文句子完成讨论。而在完成整个单元的教学之后,教师再结合这一图片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就需要有所限制,要求学生用本单元中的句子、时态以及重点单词来进行讨论和表达。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勇气和能力,同时也能够检验班级内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其次,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role-paly the conversation这一环节中的图片来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口语对话练习。一般来说,这一部分主要为两两对话的模式,所以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熟悉教材中给出对话案例之后,按照教材中插图中所表达的内容重新设计对话的内容,结合学生自己的日常生活来完善对话的细节,然后两两对话来进行练习。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设置竞赛和奖励的环节。分别根据学生对话的完整度、流利度以及对图片内容的理解度等不同的方面设计评价标准,然后让学生两两一组进行口语对话展示。教师根据学生在展示中的表现来进行打分和评价,给出建议并且评选出优秀口语表达小组进行奖励。通过这样的方式既激发了中学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又锻炼强化了学生即兴口语对话和表达的能力。
  因此借助教材中的插图组织设计口语锻炼活动也是教材图片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强化中学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实现其英语综合能力强化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结束语
  对于当前环境下的中学英语教学而言,在课堂上应用图片不仅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够对英语的单词、阅读、口语等教学环节起到一定的辅助提升作用。所以教师可以合理运用教材中的插图来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实现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也促进中学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强化。
  参考文献
  [1]汪雅萍. 小插图 大作用——论教材插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研究与运用[J]. 视界观, 2019, 000(022):P.1-4.
  [2]裴丽晶. 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正确运用教材插图[J]. 中国校外教育(美术), 2015, 000(0z2):229.
  [3]刘嘉玲. 文本插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以人教版(新目标)英语教材为例[D].
  [4]王丽新. 初中英语教学中教材插图的巧妙运用分析[J]. 中学生英语, 2019(22):100-100.
  作者简介:吕引玲.(1979.1—),女,汉族,甘肃静宁县人,现供职于静宁县第三中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中学英语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立定三级跳远在我国部分体育生高考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其考验学生的爆发力以及较好的平衡能力与节奏感等,因此也是体育项目中比较有难度的。在传统的体育教学当中,阶梯训练法是一种有效且适合大范围适用的训练方式,其能够帮助学生循序渐进的进步,全面均衡发展。虽然阶梯式训练法对高中体育立定三级跳远的训练有着显著的提升效果,但在训练当中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注意,本文将对高中体育立定三级跳远之接替训练法的实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传统教育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点和不足。中学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传递情感、提升素养的地方,学生应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彼此交流,激发学习兴趣,创新学习方法。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意识到情感教育对于课堂的重要性,时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帮助学生塑造积极健康的个性和培养深厚的人文情怀。本文就中学语文课堂讲述教师应该如何在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  关键词:情感教育;中学语文;策略研究;挖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教学水平的不短提升以及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深入,传统高中数学教育具有的缺陷和问题已经逐渐被素质教育模式具有的多元化优势所代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也从传统枯燥、乏味的状态变的更加轻松、愉快。有效问题情境的建立,不仅能够使高中生融入到具体的的数学场景中,在数学场景中解决问题,而且还能使高中生将原本抵触、抗拒学习数学知识的心态彻底改变。本文针对从一个课例反思创设有效“问题情景”教
期刊
摘 要:鉴于学生在法治学习过程中呈现的问题:自我定位不到位、有畏难心理等情况,导致学生在学习法治过程中很难有提升。笔者通过成长档案袋的设计和使用,培养学生通过合理评价日常表现、分析错题原因、进行归类总结,提升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适时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  关键词:法治课堂;成长档案袋;自我诊断  从2017年起,《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学科纳入杭州市中考计分科目,卷面分10
期刊
摘 要:杜甫《春夜喜雨》中的“花重锦官城”一句,学界多以为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本文发现,历代注杜者均未将“花重”释为颜色浓艳,杜甫之后的诗人在使用“花重”或类似语词时,其意义亦均指重量而非颜色。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五)之“红绽雨肥梅”所写物象与“花重锦官城”相似,从此句亦可证明“花重”所指为花朵经雨而增加重量。花朵经雨而重亦是唐诗中常见的物象。因此,所谓“花重”并非指花经雨而颜色
期刊
摘 要:当前发展形势之下,新课程标准改革正在火速向前进步,大大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既要利用新理念优化自身的教学方法,也要考虑到新高考的各项发展方案和计划。所以,以学科属性为抓手,了解新高考方案之下的发展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在此背景之下,高中历史教师积极注重自身教学模式的创新,严格考量学生的学习状态,既可以对新高考方案的部署注入新的活力,也可以从多个维度出发,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在新高考形势下运用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进行英语作文续写是非常有必要的,笔者就续写的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个分六步走的教学模式即“理解题目要求(comprehending)、解读文本(decoding)、思考主题意义(theming)、归类续写情节(categorizing)、设计(designing)以及润色修订(Polishing)”六个主要环节所组成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旨在帮助学生深入分析文本,
期刊
摘 要:组织新高考适应性考试是教育部统筹推进高考综合改革的重要部署,是确保高考综合改革平稳落地的重要举措。面对在适应性考试中出现的各种不适应问题,需要深入地、有针对性地分析和思考,确保考生能够快速适应2021年新高考。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政治;适应性  通过新高考适应性考试,考生可以熟悉新高考试卷结构、试题风格、题型难度、考试流程等,根据考试结果查漏缺补,找出薄弱点,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适应
期刊
摘 要:在现如今的教育教学中,随着信息化教学的逐层深入,物理教师的可用教学手段、教学资源等也日益增多,优化物理学科教学有利于实质提升物理课堂教学质量。但是在实际的实践教学中,物理课程的教学融合深度、融合广度等仍然存在实际的实践策略问题。本文就基于“336”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展开针对探析,以期为后续的物理课程教学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336混合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物理教学  引言:“336”混合
期刊
摘 要:数学建模是数学六大核心素养之一,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数学建模分层次教学是基于学生层次、认知结构、知识结构的不同,分层次的逐步推进教学。四个层次的教学案例展示了数学建模教学的四个阶段,层层递进的促使学生参与数学建模活动。  关键词:高中;数学建模;分层次教学案例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数学建模作为数学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