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评价富血小板血浆联合发散冲击波治疗足跖筋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1年1月于沈阳市骨科医院骨科病房住院的67例足底筋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2)与试验组(n=35)。对照组采用透明质酸钠联合发散式冲击波治疗,试验组采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发散冲击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3个月后数字痛觉评分法(NPRS)评分、踝-后足功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富血小板血浆联合发散冲击波治疗足跖筋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1年1月于沈阳市骨科医院骨科病房住院的67例足底筋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2)与试验组(n=35)。对照组采用透明质酸钠联合发散式冲击波治疗,试验组采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发散冲击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3个月后数字痛觉评分法(NPRS)评分、踝-后足功能评分系统(AOFAS)评分以及足筋膜厚度。评价两组安全性。结果:治疗2周与3个月后,两组NPRS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与3个月后,两组AOFAS评分均比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治疗2周与3个月后,两组足底筋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3个月后NPRS、AOFAS评分与足底筋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出现1例(2.98%)足跖部局部肿胀事件。结论:富血小板血浆联合发散冲击波治疗慢性足跖筋膜炎,在缓解疼痛、提高足-踝功能活动发面效果明显且安全性稳定。
其他文献
在运动控制领域,很少有运动控制定理去解释运动现象,相比于物理领域,运动结果总是由变化性强且更复杂的生物系统产生,即神经噪声干扰会使得原本神经系统规划好的动作程序发生改变,因此,就较难发现运动控制原理来解释运动中的一些现象。Fitts定律根据香农信息原理推导而出,适用于不同空间、不同人群、不同肢体、不同运动方式等领域。在足球或橄榄球运动中,准确且快速的传球是比赛成功的关键因素,踢球腿的摆动速度对踢出
研究目的:对比分析持续运动模式和累积运动模式下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颈总动脉硬度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同时探究运动后颈总动脉急性响应的恢复情况。从动脉硬度和血流动力学层面评价运动对人体心血管健康的影响;为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选择最佳运动模式提供依据;为将来选择合理运动模式,对长期运动影响动脉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方法:招募30名无长期规律运动习惯的健康成年男性(年龄:18.76±
CUBA是享誉全国的高校篮球联赛,每年举行一届,激烈的对抗性以及赏心悦目的观赏性是全国高校篮球联赛的突出特征。本文将研究视角聚集在CUBA联赛中,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德尔菲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来自第二十二届CUBA十六强女篮队伍192名高水平运动员以及16名高水平教练员为调查问卷以及访谈展开的主要对象。同时对10名体育学专家进行了详细的访谈与征询,对第二
研究目的:糖尿病前期是2型糖尿病的必经阶段,也是唯一可逆的黄金时期,故对其实施有效干预至关重要。本研究根据糖尿病前期人群特点,制定合理化运动及管理方案,旨在探讨运动干预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血糖、胰岛素、血脂代谢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控制或逆转糖尿病前期的发展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受试者招募,除去脱落患者后,共纳入糖尿病前期受试者26人,年龄均位于40~60岁之
研究目的:通过对9~14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坐高3个身体形态指标连续2年的追踪测量,研究探讨各年龄别儿童各指标在2年内每季度的增幅变化情况,确定青春突增的时间及达到峰值年龄和峰值速度水平。为了解近年来儿童青少年在青春期生长突增规律及正确评价生长速度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依据。研究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选取盘锦市三所学校(女生9~12岁,男生11~14岁)的儿童青少年800名,通过对每个受
压接式IGBT(Press pack IGBT,PPI)相较于焊接式IGBT有易于串联、双面散热和失效短路工作等优点,在柔性直流输电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压接式IGBT作为柔性直流输电的关键器件,其可靠性与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可靠性密切相关。目前对于IGBT的可靠性研究大多聚焦于可靠性建模以及通过控制策略调节IGBT的功耗来提高IGBT的可靠性,但通过优化器件的结构来提高其可靠性的相关研究尚未引起
执行功能是一种重要的大脑功能,目前科学家们对于大脑执行功能的定义以及执行功能的理论存在着多种观点的解释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执行功能影响着我们的反应、决策等多种能力,在我们日常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P300成分是众多事件相关电位中一种主动诱发的成分,事件相关电位是特定模式下的特殊的刺激对人脑的神经系统进行刺激后所产生的特殊的脑电活动。其产生的时间与受到的刺激本身有关,同时其能量的分布在特定的脑区
当今社会,竞技体育深受人们的追崇与喜爱,原因在于它具备独特的竞技性与观赏性。在体育运动众多组成部分中,竞技体育始终处于最为重要的地位。它是运动项目的竞技水平体现,也是展现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条件。然而在竞技体育中,运动员则是促成竞技比赛形成的基本条件,运动员依靠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而体现出来的。建国以来,我国由三级训练网模式、全运选拔模式,提出并完善了“体教结合”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路径
皮艇是一项很受欢迎的户外运动,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皮艇运动逐渐被我国广大爱好者所熟知。但我国皮艇项目起步较晚,与世界强队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且在08年北京奥运会后,由于后备人才不足,我国皮艇事业一度陷入低谷期。近年来随着科技体育概念的提出,运动捕捉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体育领域中,用于辅助运动员训练、提高运动员的竞赛成绩、改良技术动作、降低受伤风险。而皮艇作为一项水上运动,运动员活动范围大,现场环境
目的:本研究在电子游戏干预下对不同游戏水平的在校大学生的脑电信号进行分析,考察不同类型游戏刺激、不同水平游戏选手与非游戏选手脑认知功能影响机制,探讨不同水平游戏选手和非游戏选手对处于虚拟现实环境应激刺激下的表现差异。方法:选取11名动作电子游戏选手作为实验一组(FPS组),15名其它类型游戏选手为实验二组(n-FPS组)以及12名非电子游戏选手作为非专家组(CG组)。应用BP(Brain Pr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