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下的国家战略地区规划

来源 :城市规划学刊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yangjiang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大以来,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转化,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理念也向绿色发展、创新驱动、文化引领、品质生活、韧性安全等方向演进。雄安新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作为国家战略实践的空间载体,首当其冲肩负着践行规划建设新理念的使命。雄安新区作为国家"千年大计",率先创新、率先突破,坚持生态优先,充分运用"中华营城智慧",旨在建设绿色、创新、韧性、宜居的典范城市。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作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先手棋和突破口,根植江南水乡地区,在生态保护、文化传承、
其他文献
村庄规划作为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亟需加强相关基础性问题研究。基于村庄规划的具体定位和编制要求,围绕分级谋划和纵向传导两项议题展开探讨。研究认为,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是推进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和推动多元主体共谋共建的需要;分级谋划的逻辑框架应当与"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实现联动;纵向传导的有效手段要兼顾刚性管控和弹性指引,细化落实"县——乡镇——村"三级规划之间的
采用CiteSpace知识图谱软件,分析近40年规划学与地理学领域村镇聚落发展规律研究的热点、阶段特征与演化路径。结果表明两个领域的研究具有互补性:规划学关注个体村镇聚落空间形态的特征与演变规律,与乡村建设实践结合紧密;地理学则侧重研究村镇聚落体系,在转型重构、区域差异以及量化分析方法上优势明显。结合当下乡村规划与建设的核心问题,梳理村镇聚落多尺度空间要素的构成;分析村镇聚落个体与体系在特征识别、
新城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种重要的空间现象,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新城新区存在的一些问题逐渐引起关注,但社会各界对新城新区还缺乏全面客观的认识。通过梳理新城新区相关的政策文件、学术研究以及权威数据,明确新城新区的概念界定,全面梳理新城新区的基本情况及特征。将新城新区发展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与我国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的历史脉络和阶段性结合起来,从国家治理的视角系统审
半城市地区具有过渡、混合的特点,但对半城市地区空间结构所知甚少。通过对上海嘉定区"六普"村、居委会层面人口数据的二分K均值聚类,探讨县域尺度地方情景下的地域类型和空间模式。基于17个地域人口属性变量的聚类,依次鉴别出城市、乡村地域,以及乡村地域中的农业乡村和5种半城市地域,聚类结果与半城市度量结果具有较强的一致性。空间模式及其动因的分析表明,半城市地区空间模式体现了市场力量、政府干预和传统格局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