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纳子针法对哮喘症状及血清IL-4的影响

来源 :江苏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ularmp3007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纳子针法对哮喘患者症状及血清白介素-4(IL-4)的影响。方法:将6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子午流注纳子针法组和常规针法组各30例.治疗4个疗程。观察针刺前后哮喘症状、血清IL-4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2组针法对哮喘症状的改善差别有显著性,子午流注纳子针法组优于常规针法组;2组针法均能降低哮喘患者血清IL-4的水平,此效应以前者尤为明显。结论:子午流注纳子针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优于常规针法。
其他文献
高等中医药院校现行中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和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满足社会与经济发展要求,以至就业率走低。主张改现行的中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单一学校科班教育模
2005年8月至2006年9月期间.我们观察了在采用三金片基础上加用健脾益肾清利方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的情况.结果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方剂学是一门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和临床运用的学科,是基础与临床的桥梁,为中医学术体系中理、法、方、药的重要一环。笔者在方剂学教学中发现,同学们在学完方剂学后.虽然
血府逐瘀汤源自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其善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原用于胸中血府血瘀证。笔者临床将其应用于以瘀血为主要病机的多种疾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验案3则如下
肾气丸,又名八味肾气丸、崔氏八味丸,始见于《金匮要略》,后世也称桂附地黄丸。全方共8味药,简单地说,是由桂附两味药物加上六味地黄丸组分而成。从药物功能上讲,由于历史的
<正>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笔者运用天灸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6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8例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和《
近年来.我们对于久咳患者采用从肝论治的方法着手治疗,疗效明显,现举验案2则如下。
近年来,笔者运用以针灸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2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针灸门诊,其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18~71岁;病程1~70d。诊断标准:起
《中国药典》2010年版宣传贯彻大会9月1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吴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等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内服治疗萎缩性鼻炎的效果。方法:选择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鱼腥草注射液外洗、生肌玉红膏外敷及中药方内服等综合治疗,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