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也有“时差病”

来源 :大科技·科学之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onyun_117_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出现,人类——特别是那些会经常倒班或者跨时区飞行的人群——生物钟受到普遍干扰,这使得他们更容易患糖尿病、肥胖症、心脏病、癌症等疾病。而最新研究发现,受累的不只是人,连住在肠道里的细菌们也跟着遭了殃。
  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小鼠和人肠道内菌群的组成和功能都会随昼夜交替而周期性变化。比如,黑暗的夜晚是小鼠最活跃的时候,肠道细菌此时也很忙碌,它们会忙着消化营养物、修复受损的DNA、并不断增殖;而到了白天,它们则变为“管家”,开始排毒、感知环境变化,或者长出鞭毛到处活动。
  而那些生活在生物钟紊乱的宿主体内的肠道细菌,无论在数量还是活性上均不会出现这样的昼夜变化。这说明,肠道菌群的生物钟与宿主的生物钟是同步的,菌群的正常生命活动,依赖于宿主生物钟的正常运作。这对于宿主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这些“寄生虫”们要是活得不舒坦了,人类也甭想安生,它们会危及人体的正常代谢,影响身体健康。
其他文献
咨询师通过运用认知行为疗法,针对一位在校女大学生因失恋引发焦虑情绪、入睡困难、学习效率下降等症状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的案例进行了咨询。通过咨询求助者的焦虑情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