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右与“文革”中的朱德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changn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跟爷爷上庐山
  
  1959年6月30日,爷爷带我上了庐山。
  爷爷上庐山是去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原本说是总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以来的经验教训,继续纠正已经觉察到的“左”的错误。爷爷以为只是一个正常的工作会议,所以就计划着把我们几个孩子也都带去看看“庐山真面目”。
  我当时还没有上学,爷爷就先带我上了庐山,说是等朱和、朱春元他们放假后再由奶奶带去。
  上山后,爷爷住在牯牛岭上的359号别墅的二层,我和警卫人员住在别墅的一层。
  没想到会议开到一半,爷爷却给奶奶打去电话,让奶奶他们不要再来了……
  当时我还小,不了解其中的缘故。后来从奶奶的口中和有关的书籍中,我才知道:我此次在庐山上,经历了新中国刻骨铭心的一个时刻……
  前期的庐山会议,人们心情愉快地称它为“神仙会”,气氛是轻松的。
  7月6日上午,爷爷在中南组的会上作了发言,他坦诚地说:“去年成绩是伟大的。但对农民是劳动者又是私有者这一点估计不足,‘共产’搞早了一些。食堂要坚持自愿参加的原则,还要搞经济核算,吃饭不要钱,那一套行不通嘛!食堂即使全部垮掉,也不一定是坏事。我们应当让群众致富,而不是‘致穷’。农民富了怕什么?反正成不了富农,这是有关五亿人口安定的问题。”
  爷爷讲的这些意见,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来自他对中国当时的国情,特别是对当时农村的实际情况的正确认识,是出自他对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真诚关心。
  爷爷还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吃饭不要钱是个问题。钱没有用了吗?目前还需要用钱交换,否则,经济生活就会瘫痪。”“一亩地施肥几十万斤,下种上千斤,这不是发疯了吗?”
  但令爷爷万万没有料到的是,庐山上的会议风云突变。
  风云突变,源自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彭德怀的一封信。
  7月14日,彭德怀给毛泽东主席写了一封信,对大跃进以来“左”的错误提出尖锐的批评,不料却引起毛泽东的强烈不满。
  7月16日,毛泽东将彭德怀写给他的信加上了一个《彭德怀同志意见书》的题目后,印发给与会同志,提出“要评论这封信的性质”。
  7月23,爷爷接到通知,去出席全体会议。
  一到会场,爷爷就感到会议气氛很严峻。
  他听毛泽东说道:“你们讲了那么多,允许我讲个把钟头,可不可以?吃了三次安眠药,睡不着觉。”
  毛泽东批评彭德怀的话是“资产阶级的动摇性”,是“右倾性质”,要进行批判。
  毛泽东又讲道:“食堂是个好东西,未可厚非,不是讲跳舞有四个阶段吗?”
  讲到这里,毛泽东突然转过脸来对爷爷说:
  “总司令,我赞成你的说法,但又和你的说法有区别:不可不散,不可多散,我是中间派。科学院昌黎调查组,说食堂没有一点好处,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是学《登徒子好色赋》的办法。”
  战国时代辞赋家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写了一个夸耀自己完美无暇、攻击别人则抓其一点不及其余的人,毛泽东借用来反驳对办公共食堂、吃“大锅饭”提出批评意见的人。
  很显然,毛泽东这也是在批评爷爷。在小组会上,爷爷曾说过“食堂全垮了也没关系”这样的话,引起了他的反感。
  然而,爷爷仍不顾毛泽东对他的“提醒”。当天下午,在第一小组会上第一个发言,他仍坦陈对大跃进、公社化运动中存在的问题的看法。可是说着说着,爷爷发现人们的注意力已不在总结教训,而是开始围绕彭德怀的信大加讨伐。
  会议已从纠“左”转向反右。
  7月25日,鉴于当时的形势,爷爷在第四小组会上谈到对彭德怀的信的看法时说:“彭总的信起了好作用,但是彭总的看法是错误的。”前半句是爷爷真实的思想,后半句则是迫于当时的形势违心说的。
  爷爷又说:“彭总在生活方面很注意节约,艰苦卓绝,没人比得上。彭总有一股拗脾气,今后应该注意改掉。彭总也是关心经济建设的,只要纠正错误认识,是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的。”
  爷爷这一次的发言,可以说是语焉不详。因为不想说的话他要说,想说的话他不能多说。尽管他知道会上需要的是批判彭德怀的话,他还是说了几句肯定彭总的话,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与彭德怀是30来年生死与共的战友,相知很深,更重要的是,他要宣扬彭德怀的优点,维护他应有的自信和自尊。
  7月31日到8月1日,连续两天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是由毛泽东主持,刘少奇、周恩来、爷爷、林彪以及彭德怀、彭真、贺龙参加。会议每次开六七个小时,主要是揭发和批评彭德怀。平时怕风、怕光、怕水,躲在毛家湾1号的林彪,此时却像援兵一样于7月29日上山,成了‘批彭’的急先锋。他大骂彭德怀是野心家,青年时曾起名“彭得华”,就想得中国。他大喊:“在中国只有毛泽东是大英雄,谁也不要想当英雄!”
  爷爷第一天没有发言。
  第二天,他第一个发言。
  由于他态度温和,言词没有火药味,所以还没等他讲完,毛泽东就将腿抬起,用手指搔了几下鞋面,说:“隔靴搔痒!”
  显然,这是对爷爷的发言没有“击中要害”而不满。
  见毛泽东这么一说,爷爷便停止了发言。直到散会,他没有再说一句话。他知道他无法改变毛泽东的决定,正如他不能改变自己做人的原则一样。会议后期,他基本保持缄默,用无言表达他满腹的不同意见。
  8月16日,会议通过《为保卫党的总路线、反对右倾机会主义而斗争》的决议和《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把彭德怀等人打成“反党集团”。在表决投票时,爷爷弯曲着胳膊,手举到别人一半高的位置,似乎表明他是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举的手,这动作没有逃过洞察秋毫的毛泽东的眼睛。
  散会后,毛泽东在散步时遇到爷爷,说:“你啊老总,举了举了半票。”爷爷答道:“反正我举了手,至于手是怎么举的,我就不知道了。”
  爷爷那时的心情不好,吃饭时,他看见有人往阴沟里丢食物,气得够呛,就把管伙食的人叫来狠狠地批评了一顿,规定大家不能吃超标准。似乎这样宣泄一通,他的心里才好受一点。
  8月18,爷爷带着莫名的惆怅把我带下了庐山。
  令爷爷没想到的是,北京等待他的是更大的厄运……
  
  ◎林彪放肆诽谤爷爷
  
  1959年8月22日,爷爷回到北京,顾不上休息,立即赶到京西宾馆,出席正在召开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
  这次会议从8月18日开始,到9月12日结束。出席会议的有全军选派的师以上党员干部1061人,列席会议的有508人。如此规模的军委扩大会议是少见的。
  会议议题是继续揭发彭德怀、黄克诚的“反党军事俱乐部”的“反党罪行”。
  9月11日,毛泽东在军委扩大会议上讲话,他说:
  “有几位同志,据我看,他们从来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只是我们的同路人,是资产阶级革命家进了共产党。”
  这一天,林彪也在会上讲了话,刚一张嘴,就向坐在主席台上的爷爷放出了冷箭。有篇文章这样记述当时的情景:
  “同志们!”林彪拉着长腔,用闪着寒光的刀子似的眼睛扫视了一下面无表情的朱老总,“我今天还给一位在座的老同志提点意见,他是谁?这个人,一般人是看不出来的,他给人的印象是忠厚老实,平易近人,而且德高望重”,说着,他一拍桌子,提高声调:“但这是假的,他的骨子里是反党、反毛主席的,和彭德怀是一路货。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朱德!”
  会场哗然了。人们心里都不约而同地犯着嘀咕:具有长者之风的朱老总,宽厚大度,心无邪念,是打天下的元勋,把个人生死荣辱置于脑后,浴血奋战了几十个春秋,林彪怎么能这样对待他呢?
  “人家称他为总司令,他还心安理得地答应呢!”林彪用尖酸刻薄的语言,挖苦讽刺道,“他够当总司令的资格吗?”林扫视了一下会场,大声吼道,“他根本不配!我们的总司令,是我们的毛主席。”他还指着朱老总说:“你这个总司令,从来没有当过一天总司令。不要看你没有本事、一天到晚笑嘻嘻的,实际上你很不老实,有野心,总想当领袖!”
  林彪的突然袭击,出乎朱老总的意料。但他泰然处之,不仅没有发火,反而笑着对林彪说:“那就请你批评好了。”
  这篇文章并不是想象的文学描述,当年的林彪,就是这样当着一千多高级军事将领的面,信口雌黄,肆无忌惮地攻击我爷爷、人民爱戴的总司令。
  作为一位党中央副主席、共和国元帅和即将取代彭德怀出任国防部长的林彪,在全军如此规模的大会上,竟然可以如此放肆地颠倒历史,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哀,也是党的悲哀,人民军队的悲哀。
  凡与爷爷共过事的老同志都说,爷爷一辈子没有整过人,他没有私敌。那么,林彪和爷爷有什么积怨呢?
  有一件事是在1929年2月,爷爷和毛泽东率红四军从井冈山向赣南闽西游击,在寻乌县项山的圳下村发生的。粟裕回忆说:凌晨,我们在项山受到刘士毅部的突然袭击。那次第二十八团担任后卫,林彪当时任第二十八团团长,他拉起队伍就走,毛泽东同志、朱德同志和军直属机关被抛在后面,只有一个后卫营掩护,情况十分紧急,毛泽东同志带着机关撤出来了,朱德同志却被打散了,身边仅有五名冲锋枪手跟随。敌人看到有拿冲锋枪的,认定有大官在里面,追得很凶,越追越近。朱德同志心生一计,几个人分作两路跑,自己带一个警卫员,终于摆脱险境。这时,我们连到达了一个叫圣公堂的地方,听说军长失散了,我们万分着急,觉得像塌了天似的,情绪很低沉、恐慌。因为军长威信很高,训练、生活、打仗又总是和我们在一起,大家对他有很深的感情。下午四点半,朱军长回来了,此时部队一片欢腾,高兴得不得了,士气高起来了。但不幸的是军长的爱人伍若兰同志却被敌人抓了去,惨遭杀害,我们看到朱军长把伍若兰同志为他做的一双鞋子一直带着,很受感动。
  林彪这次不顾大局使红四军军部机关陷于极危险的境地,事后,受到了爷爷的严厉批评,林彪因此对爷爷更为不满。据当时任红四军第四纵队司令员的傅柏翠回忆说:
  林彪由于受到了处分而对朱德军长不满,便向毛泽东党代表写了一封攻击朱军长的信,说朱军长好讲大话,放大炮,拉拢下层,游击习气等。我记得此信在红四军七大召开前曾经发给官兵讨论过。尽管林彪在下面暗中煽动,但红四军广大官兵是拥护、热爱、信赖朱军长的。林彪在白沙一次支队长以上干部会议上,公然说:“朱军长给了我记过处分,这点我不在乎,就是这个月扣了我两块钱饷,弄得我没钱抽烟,逼得我好苦。”
  可见,林彪对挨过爷爷的批评和处分是耿耿于怀的。30年后,他终于找到了报复的机会。
  虽然林彪在公开场合放肆地攻击爷爷,但我亲眼看到林彪在北戴河疗养时,有时散步时遇到爷爷,还是恭恭敬敬地给爷爷敬礼、问好。
  
  ◎“文革”乍起,爷爷挨批
  
  1966年5月4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
  此时,毛泽东还在南方,会议由刘少奇主持,会议的内容是对所谓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反党集团”进行批判。会议还通过了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五一六通知”。通知宣称:“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例如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他们现在正睡在我们的身旁……”
  既然做出这样的判断,人们就要思考,谁是“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呢?这时彭、罗、陆、杨已经揪出来了,“现在正睡在我们身旁的赫鲁晓夫”显然不是指他们,那是指谁呢?当时,林彪还不敢把矛头指向刘少奇、邓小平,而1959年9月,军委扩大会议的经验告诉他,可以先拿爷爷开刀说事。于是,爷爷在会上便成了彭、罗、陆、杨之外重点批判斗争的对象。
  5月23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河北厅进行,林彪等人又在会上对爷爷的所谓“错误”展开批判。
  爷爷从大局出发,坦然面对。他说:“我过去的错误已经作过两次检查,第一次是在‘高饶’问题发生以后,我在会上作了检讨。第二次是彭德怀问题发生后,在军委扩大会议上也作了检讨……”
  还没等爷爷把话讲完,林彪就开始了他的长篇攻击。他说:
  “彭德怀原来就是联合这个,联合那个,犯了这个错误又犯了那个错误,都是为了个人野心。对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必须彻底揭发斗争到底把他搞臭,否则不行。这样做对你对党都有好处,这样,你才可能改好,否则不可能。庐山会议揭发出来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是一个很大的胜利。消灭党的一个最大的隐患。主席几次讲党有可能分裂,实际就指彭德怀和朱德。庐山会议也考虑到是否要彻底揭开,权衡利害,认为应该坚决揭开,消灭这一隐患,否则会继续发展,万一主席到百年之后,就会出现更大的问题。现在揭开,展开坚决斗争,保卫总路线,教育全党,巩固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这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利益之所在。要揭发斗争到底,你改也好,不改也好。当然我们是希望你改的。”
  林彪还说:“朱德你是有野心的,你检讨得很不够。有人当是他自己检讨的,不是的!是党中央决定让他脱裤子的,不检讨不行。你们是不知道的,……他想当领袖。高岗事件,他也主张轮流,想当主席,自己本事行吗?你一天都没做过总司令……”
  于是,有人随声附和,说爷爷“有野心,想黄袍加身”。
  对于这些捕风捉影的诬蔑,爷爷感到很无奈:“说我是不是有野心?我八十岁了,爬坡也要人家拉,走路也不行,还说做事?事情我是管不了了,更不要说黄袍加身。”他又郑重地说:“我对于我们这个班子总是爱护的,总是希望它永远支持下去。”
  
  ◎造反派冲进了我们家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发展,爷爷愈来愈感到:这场运动就是要“革过去革过命的那些人的命”,自己就是这场“革命”的对象,恐怕自身难保了,应该少说为佳。但是,他终究不是那种“明哲保身”的人,对党和国家的责任感促使他不能不讲话。于是,一场“打倒朱德”的阴谋活动开始了。
  戚本禹召集中南海造反派煽动搞批斗会的那天,爷爷正住在玉泉山,家里只有我、奶奶、警卫员郭计祥和阿姨肖惠珍四个人。那天晚上,我们刚刚吃完饭,郭计祥突然接到中央警卫局通知,说是今天中南海的造反派在刘少奇、邓小平、陶铸等人的家里开了批判会,可能马上就要冲到我家了,请我们做好准备。
  当时我们家住的是西楼大院的乙楼,我和秘书等工作人员住在一楼,爷爷和奶奶住在二楼,三层是机要室和图书资料室,四楼是我们家的仓库。
  听了郭计祥的报告后,奶奶很镇静,请郭计样迅速把爷爷和秘书办公室的重要文件整理一下,机要室和办公室先暂时锁上。布置完后,就拍了拍我的头,说:“你待在房子里,不要出来。”
  奶奶的话音刚落,造反派便冲到了我家门口。
  我在房间里,虽然看不到外面的情景,但能清楚地听到造反派质问奶奶的叫嚣声。
  “朱德一贯反对毛主席,是老右倾,你知道不知道?”
  奶奶说:“我只知道朱德处处维护党的团结,维护毛主席。”
  他们又喊:“朱德最近作了检查,你为什么不同他划清界限?”
  奶奶说:“在党内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正常的,我相信党中央,相信毛主席!”
  造反派一时无话可说了,就拿出了他们最后的一招,喊起了口号:“滚出中南海!你们要滚出中南海……”
  此时此刻,我在屋里心都收紧了,但听到奶奶沉稳地说:“我们离不离开,只能由中央决定,你们没有这个权力!“
   那天,那帮人闹到了很晚才怏怏离去,等奶奶让我出来的时候,我看见我家的院墙上已经贴满了大字报,地上也有石灰刷的“炮轰朱德”,“打倒朱德”,“朱德是黑司令”,“朱德滚出中南海”的大字……
  第二天,爷爷听说造反派冲到家里来了,便从玉泉山赶了回来。我拉着他去看造反派贴的大字报、大标语。爷爷边看边用手中的拐杖敲打着地面,愤怒地说:“除了‘朱德’这两个字,剩下的简直是一派胡言!”说完,就回了房间。
  爷爷上楼没一会儿,我看见周恩来总理和他的卫士高振普匆匆赶来了。周总理向奶奶简单地询问了昨天的情况后,又到楼上看望爷爷,安慰爷爷要保重身体,劝爷爷还是到玉泉山去休息,暂时不要回中南海了……
  但爷爷自从那次家里受到冲击之后,便从玉泉山搬了回来,再也不去玉泉山住了。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奶奶曾多次给我讲过这样的话:“你爷爷说过,他这一生,有两段最艰难的日子,一段是长征时期跟张国焘斗争的那段日子,一段就是‘文革’我们挨批斗的日子。”
  
  《永久的记忆——和爷爷朱德、奶奶康克清一起生活的日子》 朱和平著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4.8 定价:35.00元
其他文献
1983年“严打”期间,朱老总最小的孙子因触 犯法律,在天津被处以极刑。一时间,社会上传得 沸沸扬扬。“邓小平找康克清谈话了,做她的思想工 作。”“康克清很气愤,说这是在朱
期刊
章红艳是目前国内中青年琵琶演奏家中较具实力的人物。她出生在越剧的发源地——浙江嵊州。章红艳的家里挂着许多名人赠给她的字画,书柜里摆满了 Zhang Hongyan is current
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个海洋经济区。本文从四个方面对竞争力进行了比较研究,即基本经济竞争力、教育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和工业竞争力。
门座式起重机更换钢丝绳是一项工作量大、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以M02型门机为例,每根起升钢丝绳(φ28mm)长95m,要经过30多米高的象鼻梁及各种支承、导向滑轮。目前普遍采用
农用车热销势头不减1995年以来,汽车市场上出现了农用车销售火爆的形势,仅上半年全国就生产、销售13万辆,各农用车厂家几乎没有库存。与农用车旺销相对应,国有企业、国营运输单位用公款
With the support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and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Prof.Wang Hongyan’s laboratory at the
笔者用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夏季热取得了较好疗效。兹将有完整随访记录的 18例 (男 10例 ,女 8例 ;首次发病 15例 ,第 2年连续发病 2例 ,第 3年发病1例 )简报如下 :1 治
2004年开始实施的农机补贴是中央财政4项农业补贴政策中目标指向最明确、最直接的强农惠农政策。从2004—2013年的10年间,国内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率从30%增长到59%,国内农机
我科于 1996年 10月~ 1998年 4月共收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75例 ,其中 35例用中药黄芪单剂与胸腺肽联合治疗 ,效果显著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
邓廷桢在清嘉庆年间出任西安知府。一天,汉中报上一桩投毒杀人案:兵营中有个名叫郑魁的士兵,被指控将砒霜放在馒头里,毒死了县民宋某。郑魁已低头认罪,被判为死刑。卖馒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