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职业标准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以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为例

来源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23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如何将职业标准有效融入高职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应用“三步法”,实现知识点、岗位职业需求能力和职业标准相融合。一是依据专业调研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二是确定职业能力对应的若干典型任务作为毕业指标关键点,三是构建“平台课程+核心课程+方向课程”模块化课程体系。把职业标准纳入课程体系,对培养适应行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赛事类活动是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重要组成,本文以来深青工知识竞赛为例,详述该活动在主题内容、赛制设定、组织实施等方面的发展历程,总结实践过程中的创新思路和成功经验。
会议
红色文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将其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不仅有利于培养青年大学生的爱党爱国意识,而且能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本文在参考和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新疆红色文化资源,并结合当代新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将新疆红色文化资源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手段新方式,从而充分发挥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优势,
学位
<正>因材施教最早是由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提出来的,他提出了两个观点:一是因材施教,二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资质、性格确定教育方法。随着时代的进步,因材施教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被赋予了更丰富的现代内涵。本文将从班主任工作的角度,谈谈在技工院校如何进行因材施教。教育是国之根本,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国家,必然需要高质量高效率的教育体系。我国的教育制度在不断地更新改进,但仍存在
期刊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这次主题教育,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思想、见行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提振锐意进取、担当有为的精气神。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
期刊
目的:评价中医药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FP)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结局指标应用现状。方法:全面检索7个数据库、2个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按照预先制定的遴选标准筛选出相关的RCT,根据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对结局指标、测量时点、研究时间、结局指标等级情况进行统计描述。结果:初步检索出相关文献13 489篇,最终纳入45篇RCT(中文文献44篇,英文文献1篇),报
期刊
发展垂直农业,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动土地空间资源集约利用、促进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升高密集度城市生活品质、保障供应链的稳定、增进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受制于垂直农业成本高昂、技术缺口较大等因素,我国垂直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建议充分挖掘垂直农业的生态涵养、科普教育、休闲娱乐、食品保健、科技示范、文化传承等功能,将垂直农业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时代特点有着深刻的认识,并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出发,强调了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善用红色资源,弘扬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精神支柱,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磨难、战胜困难的历史见证。因此,挖掘和传承红色文化对于加强文化自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文化自信是更
学位
近年来,对于文化记忆的研究不断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成为学科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而研究记忆与媒介的关联问题,则是向其领域的深入拓展与延伸。作为研究领域的重点,文化记忆在研究中似乎包含了一切文化文本:口头的、书面的、语言的和非语言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媒介逐渐成为承载记忆的一种新方式和新载体;也承担其对社会进步的重构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媒介如何对记忆进行建构和发展,就必须站在现在的
学位
红色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实践双向互构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重要的政治标识,其所蕴含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伟大精神是指引中国共产党人在百余年奋进征程中不断取得胜利的精神武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立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宏伟目标,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对红色文化予以充分运用,其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承弘扬,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红色文化的新观点、新论断,构建起了比较系统全面的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