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梦想收获希望 青春之歌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870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电影《幸福并不遥远》用青春元素打造充满新动感的时尚音画。80后导演胡波以全新的视角,独特的拍摄手法,现代的电影理念诠释了青春与奋斗的关系,影片青春浪漫时尚,是一部反映时代大主题的主流电影,是关于事业爱情友谊的故事。
  [关键词] 胡波 全新视角 青春时尚 现代理念 80后
  
  电影《幸福并不遥远》是—部诠释80后人青春与奋斗关系的影片:是一部反映时代大主题的主流电影:是一首放飞梦想收获希望的青春之歌。影片在拍摄的过程中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和好奇,有人说是因为80后出生的导演胡波率一群80后演员,讲述着80后人励志奋斗的故事。所以也有媒介称其为一代80后全释青春的电影。也被80后人称为“我们的电影,我们的观念,很青春很时尚”。但我认为该片之所以引起轰动很大原因在于它抓住了时下青年人关注的热点使年轻人有一种认同感。大学毕业选择去农村当村官也是一种职业,社会上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去农村不仅是锻炼而且还是一种职场选择”。大学生到农村去是改变别人还是改变自己?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用青春奏响时代最强音,体现社会和自身的双重价值
  
  该片讲述了大学生村官立足农村,服务农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青春的故事,充分展示了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也反映了大学生在农村经风雨。见世面的心路历程。在年轻人择业多元化的今天,去农村当“大学生村官”已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很多的大学生“村官”也正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新鲜活力。他们在农村服务农民,锻炼自己,在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年轻的80后女导演胡波用全新的视角打造了这部反映与众不同的当代大学生村官题材的电影《幸福并不遥远》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尝试,也是正在成长中的80后人向世人展示80后力量的一次实践。用导演胡波的话说:“我拍这个片子就是让人们看到一个真正的80后是什么样的,我的电影《幸福并不遥远》就是一首倾诉80后人心声的恋歌,80后喜欢青春时尚爱做梦。可以说每个人心中都怀揣着一梦想,就是这个梦想成了我们的动力”。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80后人也很努力,虽然他们有时候被误会,被冤枉,但是他们会擦去泪花继续前行,因为他们相信,道路是艰辛的,生活是多彩的,未来是美好的,奋斗是一定,他们是国家的未来,他们需要社会的认同,片子也在告诉人们这样的道理,一个人或者一代人能被社会认同和信任相当重要。电影《幸福并不遥远》中的大学生村官郑阳怀揣着青春的梦想,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被选聘到农村担任了村委会副主任。刚来的时候他对农村不了解,工作中碰了钉子,有些心灰意冷。在老村官老杨主任耐心地帮助下郑阳进步了和农民打成一片。片中的郑阳很有魅力也有本事,心地很善良可是常常被人误解,影片中有这样一场戏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大学生村官为村民做好事,东找人西求朋友帮了村民一个大忙,本应该被人感谢,可是因为一个偶然巧合的误会村民对这个大学生村官有了怀疑,结果好事变成了坏事,虽然大学生村官被冤枉了但是他不计较,他擦干眼泪默默的暗中继续为村民服务。他用自己的文化优势给村里作网页推产品,给村民致富找出路,他们的这种奉献精神也是时代的需要。这些从象牙塔到黑土地,从天之娇子到小村官身份转变了角色转变了,肩上的负责重了,他们用青春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实现了社会和自身双重价值,从他们身上看到了祖国的未来,农村的希望。片中老主任更是关怀年轻一代的成长,用行动用善良来感化落后的人们,用耐心来改变年轻人的不成熟。这部很有喜剧色彩的片子更多的是通过年轻人的生活和成长经历来折射出人性的光芒,人文的关怀,和人与人应该怎么的相处,他说出了一个道理:“人的真诚是有震撼力的。”片子无论是从政治角度还是从艺术角度都是上乘之作。片子中既有年轻人奋斗的心路历程,也有老观念和新观念碰撞的火花,他们就是在不断的摩擦中前行,努力着。
  
  二、用青春元素打造充满新动感的时尚音画
  
  观念新,题材新,故事新,视觉新,拍摄手法也新,就连本片的主题歌都会让你耳目一新,这是我看完电影《幸福并不遥远》的第一感觉。首先我认为这部影片制作的确实很精很美很新潮,充满了新时代气息,青春的元素无所不在,导演的表现手法十分巧妙。比如她想表达80后的心声情感,想让人们知道80后也是阳光青年,不都是像被人误解的那样。好像他们只顾自己整天为物质纠结着,其实80后一代是有思想有抱负的一代。但他们的竞争压力是相当大,他们在奋斗过程中付出更大的艰辛,他们纯洁。清澈,不虚伪,活的简单,敢于面对现实。导演用了电影主题歌中的词讲出了成长的历程和不容易,从青涩到金黄,你放飞梦想,我收获希望。其实幸福并不遥远,这种表述方式妙不可言,让人久久回味。这部电影的主题歌也是这部影片的一大亮点,正像人们说的那样歌曲的演唱者音色很好富有磁性,有童话般的清纯,让人有一种如遇春风的感觉,它唱出大自然的美丽,唱出了你要寻找的那份梦幻、那份空灵,这也许是因为导演本身就是80后,她在演唱时确实知道什么样的感觉最符合这部电影风格,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不同的人对歌曲也有不同的理解,再加上导演胡波本身也是歌词的作者,自然更能体会其中的含义了。所以有人称这首歌曲为“纯情80后”。其实我认为这首歌的最大特点是它把青春时尚和电影的主题融为一体,它唱出了80后人的心恋,用自然的现象自然的美来拟人化地述说了年轻的一代在生活中快乐的成长,也述说着两代人不同观念地碰撞,让你对未来有无限的遐想,歌词中的老树,小鸟,晨风,绿草都是“寓意之象”很抒情,让人想到天地之间是那样的美,这种表达形象与意境的美都是对电影主题的一种强化,对感情的一种渲染,对青春美好的一种描写,听完这首歌人们会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本身就很完美,生活里还是充满了阳光,人还是要积极向上,未来是有希望的,明天会更好的,这种音画结合的如此完美,令人赞叹。第二是导演拍摄手法别具一格。既有大片的豪华气势又有文艺片唯美的个性,你可以看出每个细节。每个镜头都是精心设计的,电影语言运用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没有框框和压力也许这就是80后导演的一大特点,有人说,80后人思想新接受的都是新东西,他1n思维活跃不守旧,从这部电影中似乎看到了一种新的创作力量,这部如诗如画的如情似梦的诗意电影会让人产生一种纵情山水不愿归的感觉,影片的经典画面会时常在脑海里跳跃让你久久不能忘怀。第三是编剧的功底很深。这个片子的故事讲的十分精彩,丝丝入扣,来自军旅的编剧玲子说过:“本子也算是千锤百炼,前后花了三年多的时间打造。写出一个自己满意的本子确实需要好多时间和好多精力。因为你要写好的电影剧本尤其是现代题材的东西,确实是需要对生活有深刻的了解,这个剧本主要是写大学生的以青春奋斗为主题为了让电影贴近生活我经常和大学生接触聊出他们的真实,所以影片中好多故事这些都是身边发生的事,很多人会在里边找到自己的影子”。
  坦率的讲看完电影《幸福并不遥远》给我最深的印象是电影里有一首好听的歌:有一个魅力四射的80后导演在演绎着一代80后人奋斗历程,它让人们看到80后是怎样的对待青春与奋斗。爱情与友谊,误解与宽容i影片的画面处处涌动着青春的元素,影片的人物充满了青春的活力,真可谓赏心悦目。
其他文献
[摘要]创作于二十世纪初的小说《面纱》和2006年由此改编拍摄的电影呈现出不同的中国形象,反映了时代变迁中,西方世界打量中国的不同目光。  [关键词]中国形象 偏见 客观    中美合拍电影《面纱》改编自英国小说家毛姆的同名小说。导演用清新、唯美的画面讲述了男女主人公——瓦尔特和凯蒂之间凄婉的爱情故事,忠实地再现了小说中凯蒂,这个为了逃离伦敦浮华社交圈的小女子,如何从对生活充满不切实际的幻想,到最
曾经火爆一时的好莱坞大片《木乃伊》(The Mummy,又译为《盗墓迷城》1999年)给无数影迷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部电影及其续作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叛逆的祭司印何滇和法老之妻安苏娜姆之间发生了恋情,引起了法老的震怒,法老之妻被制作成木乃伊埋葬,而祭司则被下了狠毒的诅咒,严刑囚禁起来。三千年后,人们在寻宝时不慎释放了已经变成充满怨恨的恶魔的祭司,结果引发了一场人间灾难……,精彩的电影特效和
[摘要] 2007年印度剧情片《地球上的星星》大获成功,不仅创造了2100萬美元的惊人票房,还赢得了多项大奖。影片在艺术处理上精致而不做作,孤独忧伤的插曲形式和自由快乐的动画形式与观众的情感得到了深切的互动。作为一部以教育为题材的电影能获得如此巨大成就,值得中国电影深思和借鉴。  [关键词] 《地球上的星星》 插曲 动画 情感 形式    影片描述的是一个有读写障碍的8岁男孩Ishaan,因为成绩
[摘要]《海角七号》是典型的台湾青春电影,讲述了两段超越时空的爱情及台南恒春的诗情画意。让我们单纯从一位电影观赏者的角度随镜头来到碧海蓝天的台南小镇恒春,去重温这段抒写了七封情书、两段超越时空的爱情故事,电影的青春感超过历史感,存在可能性超越存在现实性,达到与青年观众“此在”生存价值的普遍认同感。  [关键词]《海角七号》 电影画面 青春电影 存在    新晋导演魏德胜处女作《海角七号》是一部小成
[摘要] 电影《Being There》以喜剧手法来描述主人公昌西在电视无处不在的社会境况中的一系列经历,在电视的“黄金年代”,电视以便捷的信息通道操纵大众的生活并掩盖生活境界和低俗化的真相,从而将电视化的思维方式和现代价值标准强加于所有的社会阶层和个人。电视营造了一种氛围,人们不需要思考,不需要作任何努力,可以永远“快活”下去。  [关键词] 电视媒介 政治 现实  doi:1
摘要 安德鲁·怀斯是美国二十世纪著名的写实主义画家,但他常常以“现代主义者”自居,其绘画在遵循具象写实的基础上,却往往洋溢出浓郁隽永的形式意味性。他的绘画语言新颖,淡雅、疏朗而简洁;他通过对画中的色彩、线与面等形式元素的精心建构,艺术地彰显了对人性及生命隐晦性的诠释及反思,各种绘画的形式元素蕴含着丰富而深沉的内涵。  关键词 写实绘画 形式 意味性    安德鲁·怀斯是美国二十世纪非常著名的写实主
[摘要]由于价值观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动力,从价值观角度,在人性观、人与自然的关系、人际关系、价值优先选择几方面,阐述电影《刮痧》中的中美文化差异及其渊源。  [关键词]刮痧 文化冲突 价值观    1、引言    在每一种文化中,总有弥布于其之中的普遍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称为“文化价值观”。中美文化“由于政治制度、道德伦理、历史传统、社会背景、观念习俗、地理环境等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具有明显的
【摘要】《雷雨》主人公周朴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艺术形象,曹禺对他的成功塑造是对那种模式化、单一化人物性格塑造的反叛。周朴园身上,既有残忍冷酷的“兽性”,也有丰富内在的“人性”。解析周朴园性格中忏悔的形成,人性的回归的艰难过程,对于准确把握这一艺术形象的复杂性、多样性、独特性是极为重要的。  【关键词】《雷雨》 人物 周朴园 人性回归    周朴园在《雷雨》中是自私、虚伪、专横、残酷、阴险等性格的化身
[摘要] 《苹果》为李玉的又—部女性主义电影,延续了《红颜》中关于女性在男权价值体系下生存境遇的思考。两部电影在镜语表述上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但在主题阐释和语言叙事上却有着一脉相承的表达方式,都展现了导演对当下女性主体命运在男权话语中完全迷失境况的精神诉求。  [关键词] 女性电影 男权话语 迷失 出走    继《红颜》的温婉表述之后,导演李玉在2007年又推出了她的力作《苹果》,再次对女性命运
摘要 旅美作家袁劲梅通过《老康的哲学》对老康、康劲草和戴小观三个人物的塑造,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冲突以及中国内部不同时代、不同人群在价值观念上的冲突。小说充满着哲理性、戏剧性和思辨性,但文笔风趣诙谐,具有很强的思想和美学价值。  关键词 “父子”形象 “父子”冲突 叙述视角 中西视野    一、引言    袁劲梅小说区别于其他的海外作家,她始终以中西文化冲突作为自己的创作题材,《老康的哲学》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