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飞机刚刚诞生11年。但在充满硝烟的战场上,飞机却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交战双方发现这种“能飞的机器”是侦察和炮兵校射的良好工具,于是乎飞机开始频频飞临阵地上空。战场上交战双方的侦察机常常会不期而遇,这时没有装备任何武器的侦察机飞行员常常会变得十分尴尬——为了表示敌意,他们甚至掏出手枪对射。当然,这几乎无法给对方造成任何伤害。渐渐地,为了对付盘旋在己方头顶“嗡嗡”叫的东西,人们开始动用飞机进行驱逐,这就是后来战斗机的鼻祖——驱逐机。驱逐敌方自然需要武器,因此人们开始谋求在飞机上安装武器。
如何能够让机枪既能朝前射击,又能避免子弹击中螺旋桨呢?瑞士人开始在螺旋桨上包裹装甲以保护螺旋桨,但是这种做法仍然比较危险。1914年12月,法国飞行员罗兰德·加洛斯看到了瑞士人的设计,让他的机械师尤利斯·休伊对此进行了改进,在螺旋桨桨叶上加装了钢制的楔形导板,子弹击中桨叶时,导板可以使子弹偏转方向,不致损坏桨叶。1915年3月,加洛斯开始在自己的莫拉纳·索尔尼埃L型飞机上安装这种装置,这样飞机上那挺8毫米口径机枪就可以“大胆”地朝前射击了。1915年4月1日,加洛斯驾驶着装有这种“特殊装置”的飞机成功击落了一架德国侦察机,此后他的战果很快上升到3架,成为历史上第一位空中王牌。
法国人的设计让德国人摸不着头脑,他们无法想象法国人如何让子弹穿过高速旋转的桨叶。时隔不久,机会来了——1915年4月18日,加洛斯因飞机被地面火力击中迫降在德国占领区。他赶紧跳出飞机准备一把火烧掉这架装有新发明的飞机,但是德国人的动作比他还快,抢在他前面俘获了飞机,当然,也包括他本人。随后飞机上的螺旋桨和机枪被立即送往柏林进行检查。在进行过详细的分析后,德国人发现,虽然法国人的设计比较实用,但还是具有相当的危险性,毕竟子弹和桨叶发生的是“硬碰硬”撞击。而且,尽管这种导板能够挡开命中螺旋桨的子弹,但是却严重地影响了螺旋桨的性能。
实用可靠的射击协调器的发明让德国人一时间拥有了极大的火力优势,装有射击协调器的德国福克系列飞机成了西线天空的霸主。大量同盟国飞机陨落在福克的枪口下,这一时期被同盟国飞行员称为“福克灾难”。德国人对这种新发明采取了极为严格的保密措施,要求不得冒险在敌方空域进行战斗,以防飞机被敌机迫降,从而暴露技术秘密。但战局的发展也促使同盟国一方在加紧对机枪射击协调技术进行研究。到1916年同盟国终于开发出自己的机枪射击协调器,当然,这一技术从本质上和福克的设计相同,也是利用凸轮将机枪和螺旋桨进行联动射击。
射击协调器虽然使得子弹能够安全地穿过旋翼,但是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它降低了机枪的射击速率。作战中飞行员能够完全瞄准目标的时间很短,因此密集的火力对于击落敌机十分重要。由于螺旋桨转速限制了机枪发射速度,因此人们只能安装更多的机枪。德国人就在福克战斗机上并列安装两挺机枪以加强火力。
后来喷气飞机的出现使得飞机不必再以嗡嗡作响的螺旋桨作为动力,这样机枪也就不再需要穿越螺旋桨。而瞄准技术的发展使得机枪也不再需要一定安装在飞行员的正前方。飞机可以在两翼上安装多挺机枪或机炮,并使其弹道在特定的距离上交汇。
机枪射击协调器是空战史上最为重要的发明之一,这种协调器一直使用到朝鲜战争时期。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使用的拉-11和雅克-9螺旋桨战斗机,可能是最后参加实战的装有射击协调器的战斗机。战争刺激了科技的发展,而到了和平时期,这些成果可用于改善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如果说战争还有其他好处的话,这也算一点吧。

如何能够让机枪既能朝前射击,又能避免子弹击中螺旋桨呢?瑞士人开始在螺旋桨上包裹装甲以保护螺旋桨,但是这种做法仍然比较危险。1914年12月,法国飞行员罗兰德·加洛斯看到了瑞士人的设计,让他的机械师尤利斯·休伊对此进行了改进,在螺旋桨桨叶上加装了钢制的楔形导板,子弹击中桨叶时,导板可以使子弹偏转方向,不致损坏桨叶。1915年3月,加洛斯开始在自己的莫拉纳·索尔尼埃L型飞机上安装这种装置,这样飞机上那挺8毫米口径机枪就可以“大胆”地朝前射击了。1915年4月1日,加洛斯驾驶着装有这种“特殊装置”的飞机成功击落了一架德国侦察机,此后他的战果很快上升到3架,成为历史上第一位空中王牌。
法国人的设计让德国人摸不着头脑,他们无法想象法国人如何让子弹穿过高速旋转的桨叶。时隔不久,机会来了——1915年4月18日,加洛斯因飞机被地面火力击中迫降在德国占领区。他赶紧跳出飞机准备一把火烧掉这架装有新发明的飞机,但是德国人的动作比他还快,抢在他前面俘获了飞机,当然,也包括他本人。随后飞机上的螺旋桨和机枪被立即送往柏林进行检查。在进行过详细的分析后,德国人发现,虽然法国人的设计比较实用,但还是具有相当的危险性,毕竟子弹和桨叶发生的是“硬碰硬”撞击。而且,尽管这种导板能够挡开命中螺旋桨的子弹,但是却严重地影响了螺旋桨的性能。

实用可靠的射击协调器的发明让德国人一时间拥有了极大的火力优势,装有射击协调器的德国福克系列飞机成了西线天空的霸主。大量同盟国飞机陨落在福克的枪口下,这一时期被同盟国飞行员称为“福克灾难”。德国人对这种新发明采取了极为严格的保密措施,要求不得冒险在敌方空域进行战斗,以防飞机被敌机迫降,从而暴露技术秘密。但战局的发展也促使同盟国一方在加紧对机枪射击协调技术进行研究。到1916年同盟国终于开发出自己的机枪射击协调器,当然,这一技术从本质上和福克的设计相同,也是利用凸轮将机枪和螺旋桨进行联动射击。
射击协调器虽然使得子弹能够安全地穿过旋翼,但是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它降低了机枪的射击速率。作战中飞行员能够完全瞄准目标的时间很短,因此密集的火力对于击落敌机十分重要。由于螺旋桨转速限制了机枪发射速度,因此人们只能安装更多的机枪。德国人就在福克战斗机上并列安装两挺机枪以加强火力。

后来喷气飞机的出现使得飞机不必再以嗡嗡作响的螺旋桨作为动力,这样机枪也就不再需要穿越螺旋桨。而瞄准技术的发展使得机枪也不再需要一定安装在飞行员的正前方。飞机可以在两翼上安装多挺机枪或机炮,并使其弹道在特定的距离上交汇。
机枪射击协调器是空战史上最为重要的发明之一,这种协调器一直使用到朝鲜战争时期。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使用的拉-11和雅克-9螺旋桨战斗机,可能是最后参加实战的装有射击协调器的战斗机。战争刺激了科技的发展,而到了和平时期,这些成果可用于改善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如果说战争还有其他好处的话,这也算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