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飞行轨迹的三维模型实时姿态调整算法

来源 :火力与指挥控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kf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决三维GIS(地理信息系统)弹道可视化系统中导弹飞行姿态不逼真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飞行轨迹的三维模型实时姿态调整算法。该算法使用建模工具构建导弹模型,通过地球坐标与地心坐标系转换、地面坐标系与弹体坐标系转换,利用导弹飞行的前后轨迹点求出导弹飞行姿态角,使用四元数旋转矩阵实时更新三维场景中三维模型飞行姿态。从飞行态势可以看出,算法模拟的三维模型的飞行效果流畅,实时性好,实际应用价值高。
其他文献
通过设置目标初始条件,建立以坦克排为打击目标的仿真模型,基于末敏弹的作用原理,建立末敏弹的射击效能计算模型,并开发计算软件。通过示例计算与实弹验证,表明末敏弹射击效能计算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能够满足末敏弹药量化决策的需求,对于提高新型灵巧弹药的作战运用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炮管发射振动是影响电磁炮发射稳定性及射击精度的关键因素,获取炮管振动信号有效数据,对优化其发射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电磁炮炮管振动信号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小波阈值去噪和最小二乘法相结合的信号处理方法来去除振动干扰信号,通过仿真实验,理论验证了该信号处理方法的有效性;设计测试系统进行振动实测实验,并使用该信号处理方法获得振动有效信号,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计算得到炮管振动位移参量,为电磁炮设计、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了应对在战术边缘环境中遂行反恐处突任务所面临的设备接入受限、动态连续决策能力弱、信息融合处理能力匮乏、指挥通信时延过大等问题,创新地设计了全层级服务体系,提出了反恐战术云概念,将中心云的服务能力下沉到战术边缘,以期为反恐战术边缘提供机动灵活的数据处理和连续决策能力,适应反恐部队对感知、协同、决策、时延、能耗方面的特殊需求。
针对背景环境光干扰影响脉冲激光雷达性能这一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直线型光纤Sagnac干涉仪结构的脉冲激光雷达方案。探测目标的激光脉冲往返两次通过延迟干涉仪形成直线型Sagnac干涉,其干涉脉冲由平衡光电探测器检出,利用飞行时间法来进行待测目标距离检测。环境干扰光因单次通过延迟干涉仪,不符合相干条件,再经过平衡光电探测器光电转换后被抵消。基于OptiSystem软件搭建仿真平台进行的有效性验证实验表明,该方案不仅能有效抵消太阳光等背景环境光的干扰,还能解决不同激光雷达之间的相互干扰,同时还具有形式简单、性
通过对4片新型EPS模块浇筑墙体进行轴心和偏心受压试验,研究了试件的破坏形态、极限承载力和变形规律。在试验基础上,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新型EPS模块浇筑墙体有限元模型,并对试件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型EPS模块内存在连接桥,墙体的破坏首先出现在连接桥处,最终破坏形式为受压区混凝土破坏;随着偏心距逐渐增大,墙体的极限承载力明显降低,应变与普通混凝土墙体的变化相似;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分析方法和理论依据。
文中针对超薄工业纯钛合金激光叠焊工艺进行了探索.采用0.1 mm厚的超薄TA1钛合金板材开展激光焊接工艺试验,分析了TA1金属板激光叠焊焊缝成形缺陷及内部气孔缺陷的形成原因和
针对机载被动双基站雷达(Airborne Passive Bistatic Radar,APBR)三维目标跟踪问题,提出一种杂波环境下考虑地球曲率的航迹起始与目标跟踪算法。在地心地固坐标系中建立包含地球曲率的目标运动模型和测量模型。利用多帧测量构建对数似然比函数,并通过遗传算法求解最优值,获得目标的三维状态初值。最后,利用概率数据关联结合扩展卡尔曼算法对杂波环境下的目标进行状态估计。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比不考虑地球曲率的方法能获得更好的估计性能。
为了准确评价阵地工程施工环境质量,在分析施工环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取氧气含量、CO浓度、粉尘浓度等8项指标,建立了施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体系中指标类型多样、评价信息不确定等客观原因,提出了一种基于证据推理算法的置信规则库推理的评价模型。结合某工程实测数据和专家经验,应用该模型进行施工环境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综合反映指标输入信息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克服了传统环境评价方法单一化的缺点,评价结果更加贴近实际,为决策者优化施工方案提供了理论参考。
常规试验方法对于弹上电子功能部件热可靠性的分析验证,不仅所需周期长、代价大,而且容易受到试验设备及人员素质的限制,往往导致数据数量和质量的双重折扣。为此,基于ANSYS对借助于贴片式电子元器件改造的电子功能部件进行热可靠性仿真预计。通过设置不同的环境温度,模拟电子功能部件服役期不同的工作状态,并结合失效率预计模型,计算关键元器件服役期内3种阶段的热失效率,实现对于改造的电子功能部件的热可靠性预计,同时利用加速退化试验验证其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热可靠度为0.9834,远大于规定的服役期热可靠标准,印证了贴
依据未来空域窗理论最优射击密度,按照实际射弹命中点误差方差应与理论最优射击密度下射弹命中点误差方差相同的原则,提出了环状未来空域窗(包括椭圆环状未来空域窗和圆环状未来空域窗)的构造方法。同时,通过构建基于最优射击毁伤目标概率的有约束非线性函数,得到环状未来空域窗最优配置参数。算例分析表明:在网状未来空域窗、椭圆环状未来空域窗和圆环状未来空域窗中,当误差方向给定时,椭圆环状未来空域窗得到的毁伤概率最大;当误差方向未定时,圆环状未来空域窗得到的毁伤概率期望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