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__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蕴藏着华夏祖先的无穷智慧,浸透着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努力,只要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挖掘、体验课文中具有文化气息的内容,就能让祖国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文化;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32-0008-02
  【Abstract】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The broad and profound national culture contains the infinite wisdom of the Chinese ancestors and is saturated with the great national spirit. The promo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requires the efforts of every Chinese teacher. As long as they creatively understand and use textbooks,use teaching strategies flexibly,and guide students to explore and experience the cultural content of texts,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motherland can be better. Spread.
  【Keywords】Chinese teaching;Traditional culture;Approach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孕育出众多的民族瑰宝,掸去历史的封尘,传统文化的血液中潜藏着我们民族的精魂。在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任务的当下,传承与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我们育人之师所肩负的重任。语文作为一门学科,不仅承担着语言及认知教学的任务,而且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充分利用语文教材,挖掘传统文化内涵
  (1)中学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
  在中學语文教材中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韵,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中国传统文化鲜活的血液。教材当中,最能凸显传统文化气息和内涵的当属古诗文部分。古诗文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所具有的民族精神,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就体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和抱负,对培养兼济天下的士人精神是很好的素材;古诗文中蕴藏着为人处事的传统美德,《陈太丘与友期》所要表达的主旨就是为人要讲究诚信,这样的主题对于初中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起到了影响和塑造的作用;古诗文中山川风景名篇、陶然怡情诗词,能对初中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教材中这部分的内容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文以载道”的特点,是值得我们去挖掘,品味和涵泳。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唤醒教材中传统文化基因
  当代教育家于漪老师说过,语文教育要在学生心田“植根”,教育不能只“育分“,更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初中语文教材为我们选择了富有代表性的贮藏丰富的传统文化基因的诗词篇章,教师要在诗词篇章中挖掘出民族文化信息和优秀的传统美德,探究课文中的民俗风情和民族情结,探究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美丑等等,潜移默化地培植学生的“心性”。“课文可以是积累活动的资料,可以做模仿活动的范例,可以引发拓展活动,可以充当练习活动的凭借。”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挖掘、体验课文中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内容,让祖国五千年文化,透过一堂堂氤氲着文化精神气息的语文课展现出来。肩负传承和弘扬责任的为师者,当深入教材,将学生带到传统文化的世界里,解读传统文化,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解开基因的密码,让传统文化鲜活起来。
  2.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课堂教学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当中,可以通过设计形式丰富的语文教学,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1)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
  新课程倡导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创造之一有赖于文化氛围的营造。传统文化学习氛围,它虽“桃李不言”,但置身其中,犹如细雨润物,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对于学习环境的布置,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教室可以根据墙面的大小布置成各类“文化墙”。可以挂上学生的书画作品,散发墨香的书画与书香相得益彰;可以张贴学生自己设计的关于“传统文化”内容的宣传报,将拓宽学习的知识面;可以从古诗文中选择励志标语张贴,让学生在诗词的世界里汲取精神的力量……
  有效的运用空间资源,创设具有教育性、生动性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起到积极的作用。
  (2)发挥“诵读”在古诗文教学中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读书贵在自悟自得。以汉代为例,在汉代很重视背诵积累,汉代语文教学以“上大课”方式进行,但是他们听老师讲课、向老师质疑问难,和同学讨论,都占很少的时间,大部分时间都是用在自学上面,自己钻研,反复诵读领会,这样读的字数多,积累足够的语言材料,读的遍数多,能够更好地熟悉文本,掌握文本,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在实际教学研究中,我这样安排古诗文的学习。开学伊始,将整册的古诗文做一个“诵读”计划,整合诵读的“量”。教学过程中,每一节课前读一篇古文和二首古诗,一周时间重复读这篇古文和累计五首古诗。一星期下来,学生基本上将古诗文读顺了,甚至能读懂。等到上古诗文单元,学生对古诗文文本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熟悉,我只需稍加点拨,学生即能理解,既节约了课时,又能充分利用时间安排学生进行课外文言文或古诗文拓展阅读。
  所以“诵读” 能消除学生和古诗文的隔阂,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知和理解,通过学习古诗文,在学生的心田里培育一颗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3.组织开展学科活动,探究传统文化之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活动探究主要依靠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身实践,通过活动,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能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走向动态,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从而达到核心素养的落地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亲近古诗文及经典”工程,增加传统文化的积淀,吸收经典营养。比如,利用语文活动课开设《国学讲堂》,带领学生学习中华经典,分享学习感悟;利用语文课前时间,每天做一些积累,形式可以是:诵读古诗词、轮流讲一个成语故事、交流一句你喜欢的或对你触动较大的座右铭;阅读课可以安排交流讲述经典里的故事情节等。
  开展“亲近古诗文及经典”工程,旨在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通过诵读含咀,熏陶渐染,在“润物细无声”中外化为良好道德、丰富学识和文明行为,使他们“博于学问,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举行了班级书写比赛;“传统文化手抄报”展,开展“我爱阅读”活动,为了使影响面能广一些,开设了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让学生在寻找精神的根的同时走进传统,感受传统经典的无限魅力。
  4.运用探究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语文教学当中应用探究法主要的目的就是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发现问题,并自主寻找问题答案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打开学生的眼界,让学生能够根据常规的办法举一反三,从联想当中总结精确的结论。教师还需要开阔学生的思考思路,将教学的内容变得更加有弹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思考的时间。在学习语文的过程当中,学生通过自己探索感受到了自主探索的成就感,这种情况下,当学生再遇到困难的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去尝试着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样就能够进一步的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实际的语文教学当中我认识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自主探究的意识是十分重要的,学生需要改变曾经在课堂上单一的被灌输知识的学习模式,要主动的对问题进行探究,这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学生的探究意识,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張隆华,曾仲珊.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3]任显才.重视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读与写·教育教学版[J],2009(12)
  [4]郭永琪.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J].文学教育,2019(05)
  [5]霍琴.让语文课堂成为厚植传统文化的沃土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J].明日,2019(20):105-105
  [6]赖鸿英. 精选深挖,有效渗透—也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途径[J].考试周刊,2016(58):46-46
  [7]黄蔚蓝.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探索[J].中学语文(旬刊),2008(12):35-37
其他文献
摘 要:英语作为一门实用性的语言,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开始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英语阅读,学生能够有效吸收知识点,了解西方文化,这对于学生的英语整体学习都有较大的帮助。但是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以此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期刊
摘 要:素质教育背景下,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显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美术活动,在幼儿素质教育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但想要确保美术活动的有效开展,就需要老师加强对此方面的深入分析与研究,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持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并在参与中不断的学有所获,促进其朝着全面和谐的方向不断发展。文章先对幼儿园美术活动有效教学开展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有效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活动;
期刊
摘 要:初中生由于环境和意识等的限制,对自己的心理认知并不是很清晰。教师要担负起指点学生心理的重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综合学生的问题去帮助学生,让学生科学地对待心理问题,积极寻求有效的办法去解决心理问题,而不是一味地逃避,消极对抗。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32-0010-02  【Abstr
期刊
摘 要:自主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活动方式,对于农村幼儿园来说,利用自身的优势设计一些充满趣味性的运动区域,提高幼儿对游戏的参与意识,对于幼儿更加健康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幼儿园由于运动区域设计的不合理,导致很多幼儿园在进行自主游戏方面,存在很大的欠缺,因此农村幼儿园利用自身的场地优势,在幼儿园开设各类综合运动区为幼儿更好地开展自主游戏提供条件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教学探索。  关键
期刊
摘 要:小学的德育教育与核心素养下的文化传承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道德修养与核心素质,增强人民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与重视程度,还有利于国家对外发展与文化输出,意义深远。因此本文从德育教育与文化传承的角度,就核心素养下的小学德育教育研究展开分析与论述,旨在促进并推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切实开展。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核心素养;传统文化;思想品德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 要:开展现代化的线上教学是“互联网+”给幼儿教育所带来的新契机。本文结合幼儿宅家期的教学经验,对家园协作进行线上游戏活动的推送价值意义以及具体的推送策略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整合,对于线上教育的深化拓展与落实,适应现代化幼儿教育需求,提升幼儿园教育水平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家园协作;线上游戏;推送  【中图分类号】G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
期刊
摘 要:写作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知识模块,也是考察学生语文整体能力的有效方法。然而,一直以来,记叙文写作一直都是难以跨越的一座高山。老师应该怎么教学,学生应该怎么进行记叙文写作,这一问题难倒众多师生。本文对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提高初中学生的记叙文写作能力。   关键词: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难点;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
期刊
摘 要:学生在中学阶段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当中,学生的心智正在处于发展当中,心态波动很大,常常因为外界的干扰出现了问题。因此,在这一时期,无论是学校的教育环境,还是家庭教育都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在这些影响当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原生家庭之间的影响。本文就从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心里影响作为出发点,浅析家庭环境会给学生的心态带来哪些变化,最后提出相关的建议,希望学生能够拥有积极健康的心态。  关键
期刊
摘 要:小组合作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以合作学习为手段的教学方式。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不仅可以丰富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形式,而且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更好的奠定高中生政治学习基础。从现阶段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情况来看,教师往往忽视学生学习主体性,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个体发展,不利于高中政治教学水平的提升。本文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为例,对其中小组合作的应用
期刊
摘 要:美育很早便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美育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对幼儿审美感知力的训练。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推动了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幼儿教学也不例外。尤其是在美术课堂的应用,利用信息技术视听结合的功能,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可以让学生更全面的感知美术内容,并最终提升自身的感知能力。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幼儿审美感知力提升中的重要作用,仅供相关教育者研究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