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碳酸氢钠林格液在创伤性肝脾破裂伴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限制性复苏对炎症因子及乳酸水平的影响. 方法 收集就诊于六安市人民医院急诊科60例创伤性肝脾破裂伴失血性休克病人,采用随机数据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分别用乳酸钠林格液和碳酸氢钠林格液对两组进行复苏.在复苏前、复苏1 h后检测患者静脉血清中IL-6、TNF-α水平以及动脉血的乳酸值. 结果 观察组IL-6、TNF-α水平在复苏1 h后均较复苏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复苏1 h后I
【机 构】
:
237005 安徽六安,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急诊外科;皖西卫生职业学院临床医学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碳酸氢钠林格液在创伤性肝脾破裂伴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限制性复苏对炎症因子及乳酸水平的影响. 方法 收集就诊于六安市人民医院急诊科60例创伤性肝脾破裂伴失血性休克病人,采用随机数据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分别用乳酸钠林格液和碳酸氢钠林格液对两组进行复苏.在复苏前、复苏1 h后检测患者静脉血清中IL-6、TNF-α水平以及动脉血的乳酸值. 结果 观察组IL-6、TNF-α水平在复苏1 h后均较复苏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复苏1 h后IL-6、TNF-α水平较复苏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苏1 h后,观察组中IL-6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苏1 h后,观察组乳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碳酸氢钠林格液能更好地抑制创伤性肝脾破裂伴失血性休克患者外周血中炎症因子的表达,并且能够有效的纠正酸中毒,比乳酸钠林格液复苏效果更加理想.
其他文献
目的:系统评价毫火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自建库至2021年12月20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 7个公开数据库中关于毫火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运用Cochrane Handbook 15.1系统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以总有效率、治愈率、Sunnybrook面部神经功能评分、面部残疾指数量表躯体与社会功能评分及相关不良反应为结局指标,运用Rev Man
重症脑卒中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吞咽障碍,是误吸的高发人群,误吸可影响患者的肺部功能,造成吸入性肺炎、窒息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应对误吸可控因素是预防重点.重症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预防误吸管理主要从误吸风险评估、肠内营养喂养管理、气道管理三方面进行防控,本文对此进行综述,以便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指导与借鉴.
目的 结合目前国内在颅脑外伤救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区域创伤中心建设的重点内容及关注点. 方法 收集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急诊手术病例共171例.根据患者入院时GCS评分(Glasgow Coma Scale)分为4组.术后根据其出院时的GCS评分对其预后进行评价,分为死亡,4~5分,6~8分,9~12分,13~15分5个类别.?结果共有17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中,按照入院GCS评分分为4组(3~5分,6~8分,9~12分,13~15分),其病死率分别是48.15%,20.5
军事训练伤的防治始终是军事医学的研究热点和重点,对维护部队战斗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军事训练伤的特点、预防对策及康复治疗进行了综述,期望可以对部队军事训练伤的防治提供借鉴和参考.
目的:观察电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改良神经功能缺损量表(mNSS)评分、脑梗死体积、缺血半暗带区脑组织中单丝氨酸蛋白激酶1(LIMK1)及丫叉同源物1(SSH1)蛋白表达、丝切蛋白棒状小体(Cofilin rod)密度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电针组,每组13只.采用Zea Longa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大鼠模型.给予电针组大鼠右侧“曲池”“足三里”电针治疗,30 min/次,1次/d,连续7 d.观察各组大鼠mNSS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