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卫三箭”凸显安倍野心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xl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近3个月紧锣密鼓的筹划,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防卫三箭”终于露出真容——12月17日,日本政府在内阁会议上通过了《国家安全保障战略》、新《防卫计划大纲》和《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等3份全面涵盖防卫和安全领域的纲领性政策文件。
  当天晚上,安倍出席了由数十位所谓专家组成的“安全保障法律基础重构相关恳谈会”。会上,他又迫不及待地对修改关于集体自卫权的宪法解释表达出强烈的意愿,甚至敲着桌子说:“仅靠个别自卫权能保护国民生命和确保国家生存吗?在导弹等威胁简单地越过国界并瞬间抵达我国时,不需要集体自卫权吗?”
  当时就有媒体评论称,安倍刻意渲染周边威胁、制造紧张气氛,并以此为借口扩充军备、增强军力的野心昭然若揭,其披着“和平主义”外衣的安倍“军事学”也原形毕露。
  安倍已经进入战争气氛
  《国家安全保障战略》被日本媒体称为“在首相官邸主导下进行的”,因为安倍曾亲自在官邸与副首相兼财务相麻生太郎、外相岸田文雄、防卫相小野寺五典、官房长官菅义伟等对该战略方案商谈并进行确认,具体由助理官房长官兼原信克负责制定。
  该战略规划了日本外交和安全综合指导方针,提出首先要从整体上强化日本防卫能力,包括完善防卫体制,如增强国土警备制度以及海洋监视制度等。其次要深化日美同盟,以及发展同东盟、澳大利亚及韩国的战略合作关系。该战略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提出了新概念“积极的和平主义”,日本《朝日新闻》称,该战略以此为基本理念,对中国和朝鲜表明极为强烈的关注和担忧。安倍要摆脱二战后传统和平主义的政策,意图修改“集体自卫权”的解释,但因遭到公明党等的反对而没有写入该战略中。
  《防卫计划大纲》是日本防卫政策的基本方针,规定了基本原则和基本政策。日本于1976年首次开始制定,此后曾修订,这次新版《防卫计划大纲》与以往不同,提出要构筑“综合机动防卫力量“,即要适应当下的安保环境,不断调整防卫能力,并针对突发情况具有应对能力;要作好长期应对重大突发情况的准备,贯彻进行警戒监视及军事演习等。该大纲特别提出要加强岛屿防卫,建立夺岛和护岛的专属部队——陆上自卫队的“水陆机动团”,确保海陆空立体作战。
  《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是在防卫大纲的基础上,政府每5年制定的一次中期防衛力量建设方针,这次是从2014年开始的5年中期计划,提出了详细的部队装备和军费等,计划要引入新型早期预警机、无人侦察机,增强预警能力;为提高岛屿防卫能力,日本将新引进52辆水陆两用车,99辆机动坦克,17架鱼鹰运输机,以及28架F35战斗机等。为此,从2014年到2018年这5年,防卫预算上限可达24.67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万亿元)。这意味着日本防卫预算较往年将首次增多。
  这3个文件的共同点是渲染日本安全形势严峻,受到“周边威胁”,强调要加强军备,强化日美同盟,修改和平宪法使日本成为“正常国家”。最新出版的日本《现代周刊》撰文称,安倍已经进入战争气氛,并对其在安保政策等问题上的冒进提出质疑。国外一些媒体指出,安倍“防卫三箭”不仅为日本在未来5至10年内的扩军备战计划提供了明确的行动指针和政策,同时也为日本挣脱和平宪法约束、再次倚仗武力窃据他国领土铺平了道路。
  箭箭对着中国
  安倍“防卫三箭”最引人关注之处是有明确的指向,那就是“箭箭对着中国”。
  审视《国家安全保障战略》不难看出,安倍政府在强调了围绕着日本的安全保障环境发生严峻变化的同时,用大量篇幅描述了中国“威胁”,称“在持续不断增长的国防经费的背景下,在缺乏十分的透明性之中,中国继续急剧且广泛地强化军事力量。中国还在东海、南海等海空领域根据独自且不符合国际秩序的主张,显示出要通过力量改变现状的尝试和对应……”对此该战略强调,“中国的对外姿态和军事行动已经成为以日本为代表的国家的忧虑,并对中国的动向持续关注”。
  新《防卫计划大纲》同样拿中国说事,从去年9月中国海监船在钓鱼岛海域巡航说到了今年11月中国划设防空识别区,片面指责中国的做法阻碍了他国军事活动,是单方面发展非对称军事能力……该大纲称,中国“试图以实力为背景改变现状”;针对中国的海洋活动及朝鲜开发弹道导弹,日本称将增强离岛防卫、创建“夺岛部队”,强化防御力以摒除对日本领土的“威胁”。
  在《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中,关于在自卫队新设“水陆机动团”的计划,更被认为是针对与中国存争议的钓鱼岛。
  12月11日,日本自民党干事长石破茂(总裁为安倍)曾召开过一个记者会,其中重点谈到日本组建海军陆战队情况。石破茂称,日本虽然是一个海洋国家,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自己的海军陆战队。他明确提出,要与中国争夺尖阁列岛(钓鱼岛),日本必须建立海军陆战队。石破茂透露,这一想法已经变成了日本政府的行动——在《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中已经明确写入了组建“水陆机动团”的内容。
  有记者问为什么不直接命名“自卫队海军陆战队”?石破茂解释说,根据日本法律,如果要新增“海军陆战队”这一新军种,需要修改《自卫队法》。而对于安倍政府来说,要修改《自卫队法》,会遭到国内舆论的批判和在野党的抵制,因此使用“水陆机动团”是最简洁的办法。
  事实上,修宪强军是安倍政权的既定目标。但修宪短期内又难以实现,所以,安倍自二度执掌日本政权以来,一直在不断渲染“中国威胁论”,现在又不惜代价把中国的“威胁”写入政策文件之中,其根本目的就是以“中国威胁”为借口,达到其修宪强军的目的。
  日本战后政治史上一大污点
  安倍的“防卫三箭”出台后,立刻引来国际社会一片批评之声。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负责人基斯塔诺夫认为,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的改变反映出,日本的方针是变成真正的军事强国。《纽约时报》指出,日本距离和平主义国家已渐行渐远。安倍欲摆脱战后体制,重拾冷战思维的行为既过时又危险。
  在日本国内,除了右翼媒体对安倍的“防卫三箭”高声叫好,主流媒体都或多或少发出批评之声。很多人认为安倍是利用了“中国威胁论”,才让其得以迅速通过了“防卫三箭”。日本前驻黎巴嫩大使、现为著名作家的天木直人撰文指出,还没有经过国民的讨论,而且在日本版“国安会”还没有充分发挥职能的情况下,几项左右日本未来的重要政策(“防卫三箭”),就根据一小撮专家的意见决定通过了,这是对日本战后外交和安保政策的彻底否定,也是明确地敌视中国。他将安倍此番行动称为“日本战后政治史上一大污点”。
  日本外务省中国课前课长浅井基文在接受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安倍政府之所以敢于如此露骨地刺激中国,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文件中的相关内容事前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得到了美国的默许和支持,自恃有美国撑腰才愈发肆无忌惮;另一方面是因为,近年来,日本国内对右翼势力的牵制力量被极大削弱,政府和国民都越来越容易受到以安倍为首的右翼政客的蛊惑和裹胁,从而导致安倍在挑衅周边邻国时更加为所欲为。
其他文献
他正在建立静语者社区,希望自闭症患者能集体自立人物简介  窦一欣,1963年生于北京。毕业于镇江船舶学院(今江苏科技大学),2008年创办金田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中心,2013年建立服务于成人自闭症群体的公益组织“静语者家园”。  深冬时节,北京远郊的前章村,十几天前的一场降雪消融后仍是泥泞满地。沿着村口一条小路进去,就能看到长宽约百米的简易围墙。在大铁门前停车后,窦一欣递给《环球人物》记者两个塑料袋
1994年,中国实行市场经济的第二年,出现在各大中城市的真维斯专卖店如同一个光鲜靓丽的二八女子,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目光。一件在当时看来无比时尚的牛仔裤要150元,这对于当时很多月收入不到200元的工薪族来说,是个天文数字。  18年后的今天,国民收入大幅提高,而真维斯、佐丹奴等休闲品牌服饰却如同一个迟暮的老人,款式老旧的同时,价格还和十几年前一样,甚至更低。  中国是服装大国,但从来不是服装强国。
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最发达国家,中美两国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将有利于全世界的和平稳定;两国之间的恶性竞争,则会让全世界感到不安。  美国大选结束后,中美两国多位专家接受本刊记者专访,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两国关系未来的走势及可能产生的摩擦,并给出了自己的解决建议。  寻求新型大国关系  环球人物杂志:此次美国大选期间,奥巴马不止一次地表达了对中国的强硬态度。这样的态度会不会在其新任期的政策上有所体现
据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观察,香港首富李嘉诚的父子关系近年来有些微妙的变化。以前李嘉诚与重要人物会面时,都会带着两个儿子一起出现,但这几年却只有长子李泽钜陪在身边。在每次的公司业绩发布会上,李嘉诚更指定由李泽钜回答业务上的问题。而李泽钜也应对自如,侃侃而谈。  5月25日,已届耄耋之年的李嘉诚在出席了旗下公司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的股东会后,首次向媒体披露了他的财产分配问题。  李嘉诚表示,其财富“王国”的
昔日,一个毫无名气的小职员,每天抱着公司产品东奔西跑上门做推销,可现今,小职员已成为名震业界的公司老板,公司价值已经超过10亿美元(1美元约合6.28元人民币)。她,就是萨拉·布莱克利。  不久前,41岁的萨拉登上《福布斯》杂志“全球亿万富豪榜”,成为历史上白手起家的最年轻的女亿万富豪。     从励志磁带中获得自信    1971年2月21日,萨拉·布莱克利出生在佛罗里达州的清水镇。她的父亲是
我的画中,经常会出现一个穿长衫戴礼帽的男人形象,很多人称作是“民国先生”。其实,我曾一直跟一个民国中人生活在一起,这就是我的爷爷。  爷爷1914年生人,世业缫丝,薄有田产,算是小康人家。20世纪30年代初师范毕业,在当地算是个有文化的“民国先生”。我的父亲13岁出去当兵打仗,转业后常年在外地工作,很少回来,所以我打小主要是在爷爷身边生活。  小时候对爷爷印象最深的是,规矩很多,起居坐卧,见人、做
赤壁之战击败曹操的,不是火攻是血吸虫   首先,历史中的曹操确实在赤壁之战中被烧了舰队,但这不是让他决心撤退的真正原因。在《三国志》的记载中,来自北方的曹操军队一到赤壁就开始生病。面对疾病造成的严重减员,曹操只能撤兵。   史书中并没有说明曹魏大军罹患的是哪种疾病,但在另外一本医学经典《伤寒论》里,张仲景详细介绍了当时南阳一带发生的疫情,而曹操行军时恰好经过那里。根据张仲景的描述,后人考证曹军
智利著名纪录片导演顾兹曼说:“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我们国家现在处在纪录片大发展的时代,不乏关注历史、动物、地理方面的优秀作品,但有一点遗憾——我们有相册了,但相册里装的都是“风景照”,不是“家庭照”。等我们的孩子懂事了,看到这个家传的相册,发现里面全是《故宫》、《舌尖上的中国》……过300年再拍这些,它依然在那。但农民工、“80后”、“90后”、富二代等,就这个时代有,这就
4月的大连,料峭轻寒,树还没有发芽。出租车师傅听说记者为采访大连实德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实德”)董事长徐明的事儿专程从北京赶来,便打开了话匣子。  “徐明啊,大连人倒是都知道的。听说是有什么经济问题,让中纪委给带走了。”  “徐明是不是很有钱?据说他还有自己的私人飞机?”记者问。  “在我们大连,比他有钱的多的是。实德就是名气大,但算不上什么。现在大老板不见了,有没有人上班还不知道呢!”  徐
事情记得清清楚楚,但忘了是在西藏的哪一个山坡上了。我和董希文一同写生,都画那雪峰,我们进藏五个月中反正经常在雪峰下讨生活。我的画架安扎在向阳坡上,大晴天,乌蓝的天空托出白亮亮的大雪山,亮得几乎使人难以睁开眼睛。画着画着,太阳愈来愈温暖,愈来愈热,我于是开始脱去皮大衣。画不一会儿,还得脱棉袄。奇怪,太阳几乎烫人了,灼热难忍,我又脱,脱得只剩衬衣了,才感到很舒服。在那高寒的雪峰下居然碰到這样一个温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