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an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高中生物学科的知识脉络,学生所要学习的大部分内容与生活密切相关。我们不妨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或所见所闻,兼顾生物学科特点,将生活教学素材贯穿于生物学教学中,即在生物学科中开展“生活化”教学。可从“生活化” 触发新课、用“生活化”问题促进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生活化”开展实验教学三方面入手,做到因地制宜,有机结合,自然生成。
  一、“生活化” 触发新课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生物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最终也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 用生活中的趣闻轶事引领新课主线。例如,在介绍“遗传”时,我先给学生讲了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美国的一位舞蹈女明星,拒绝了许多风流潇洒公子哥们的追求,却写信向长相普通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求爱。她写道:“如果我们结婚,我相信我们的后代一定会像您那样的聪明,像我一样的漂亮。”同学们想知道爱因斯坦是怎样回答的吗?同学们议论纷纷,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
  2. 利用学生的生活经历导入新课。例如:讲述免疫时,我从学生接种的疫苗说起,将儿童疫苗计划接种卡投影给学生看,使学生了解自己在儿童时期接种过的疫苗。并提问:我们接种过哪些疫苗?为什么有的疫苗只要接种一次即可获得终身疫苗,而有些疫苗,如肝炎病毒疫苗为什么要多次接种呢?
  3. 巧用生活实物对比,形象化地化解新课的难点。例如:我在讲述细胞膜的结构前,先准备一些花生糕,上课时发给学生观察,让学生结合细胞膜的结构比较,两者有什么相像。学生经过一番观察比较都有这样的感受:花生糕的花生米像蛋白质分子,爆米花像磷脂分子,花生米以不同的深度覆盖、镶嵌或贯穿于其中。
  二、用“生活化”问题,促进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
  生物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我们要留心生活,让生活成为教学的鲜活资源。作为生物教师,我们应多创设与教材内容相联系的生活话题或情境,让学生融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学会学习和思考,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学习。
  1. 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在学习“过敏”内容时,我向学生们回想起前段时间带本班学生就医时的情形:有位学生由于扁桃腺化脓在注射青霉素前进行了皮试,并请那位学生现身说明当时的情形。同时向学生们问道:为什么要进行皮试?皮试所用的针剂是什么?是与青霉素药性相近的其它试剂,还是稀释了的青霉素试剂呢?学生积极思考,他们推测注射的针剂应该是稀释的青霉素。(稀释了1000倍的青霉素针剂)。通过这一具体的生活问题,学生对过敏的本质,发生过敏的条件,过敏的后果与预防等相关知识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 妙用生活诗词,丰富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想象力。例如,为了学生更好理解物质出入细胞膜方式及区别,可用生活诗词引导:①自由扩散,可形象地表述为“飞流直下三千尺”,“飞流”表明不需要能量,“直下”表明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且不需要载体;②主动运输:可形象地表述为“逆水行舟用力撑”,“逆水”表示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行舟”表示需要载体,“用力撑”表示需要能量。
  三、开展“生活化”实验教学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生活化”实验教学即把实验中所反映的事物或原理和学生生活中所见所闻或具体事物联系起来,并加以认真思考,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到位、透彻,从而建构起当前所学知识的现实意义。
  1. 以解决生活问题为核心,开展实验教学。“生活化”实验教学,以促进理论知识的应用为目的。笔者在多年的实验教学实践中,经精心设计,筛选了一些实验现象明显、说服力强的实验项目,对强化理论教学效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 以生活实用为原则,开展课外实验。我们知道,在生物教学中让学生多动手、多做实验其意义远比让学生弄清实验原理本身要好得多;而课外实验则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更有利于学生深入生活,以生活素材为实验载体,开展以生活实用性为主的生物课外实验。
  总之,我们在生物学科教学中,要深入挖掘生物知识的生活素材,寻找生物知识和学生生活的结合点,重视学生生活认知在教学中的运用、拓展和提升,做到因地制宜,有机结合。
  责任编辑 潘孟良
其他文献
黄牛冻配改良工作是牛产业实现规模养殖,示范推广,典型引导的主要措施之一,也是提高养牛生产水平最成熟、最有效、最经济的技术之一。
现在的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着一些无法回避的矛盾,包括上级下达的对学生进行主流道德教育的任务与社会上存在的多元道德影响的矛盾,国家教育方针中规定的道德教育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社会对学生走上社会以后的实际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要求之间的矛盾,一元化的道德教育方式、方法与学生多元化的道德信息接收渠道之间的矛盾,教师的道德价值观念与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之间的各种冲突和矛盾,多样化家庭道德教育与学校主流道德教
根据高台县的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结合当地马铃薯生产实际,总结了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和采取的有效措施,并提出了今后壮大产业发展的具体思路。
一、善于创设教学情景  如何让学生喜欢生物学,快乐地学习生物?我认为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一生物学第一节课,我带学生观察校园,让学生把观察到的东西认真记录下来,说一说哪些是生物,每种生物有哪些特征。学生表现积极,在校园边观察边记录,十分投入。在课堂上,学生争先恐后举手发言。程意同学观察能力非常强,她观察到很多生物,包括水沟里、土壤里、地面上的……通过观察与讨论,学生明白了认真观察、细心发现
〓〓随着物理新课标的深入实施,如何将新课标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实实在在的教学行为,是目前物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反思的重要问题。但反观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教学中仍然存在满堂灌、大容量、快节奏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学中未能注重暴露思维过程。为了解决这种教学现状,从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暴露思维过程进行开放式教学。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开放式教学与暴露思维教学过程的理论思考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体现出教学投入与产出的教学效率,师生在教学中均感到愉快与高效的教学过程。  〓〓一、通过教师教学效能的提升,为实施高效课堂提供基础  〓〓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