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左权民歌“开花调”艺术之美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ji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省左权县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全国闻名的“歌舞之乡”,有“民歌的海洋”“小花戏之乡”的美称,在2006年山西省左权民歌“开花调”被国家评定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通过对开花调的起源地的地域风俗、憨厚朴实的方言、优美的旋律以及极具特色的节奏四个方面的介绍,使更多的人对左权民歌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从而发现开花调的美,热爱左权民歌,继承和发扬传统民歌。
  何为“开花调”?开花调大多都是即兴创作的,指的是在唱歌时将所有歌词一律以“花”为中心,一般是在上句以“某某某开花”开始,在下句说明主题,如“门搭搭开花扑来来,门外走进哥哥来,每日里想你你不在,这些日期你在儿来?”,因此,久而久之当地人把这种形式的山歌称之为“开花调”。“开花调”大多都是来表达男女之间的情爱之意。而那些思维敏捷、天赋较高的民间艺人更是可以见什么唱什么,想让什么“开花”,就让什么“开花”。更有趣的是,我们所唱的歌词不单单是现实中那些可以“开花”的植物,日常生活中的锅碗瓢盆、门窗、桌椅板凳等等这些不具有生命的物品也是可以“开花”的,简单的说,只要你看见的东西都可以“开花”。如、“门扇扇开花儿转圈圈跑,每日里额把你妹妹来找”、“月亮亮开花月牙牙斜,选好了日期把俺来娶”等等。换句话说,在左权“开花调”中,什么都可以“开花”,都可以被用来表达歌唱者的内心情感。这些没有生命力的物品一件件都被左权人民赋予了灵性,这也给整个山西的民歌都注入了一种新的能量,重新给晋陕民歌赋予了一个新的属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左权人有了民歌,他们就有了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精神寄托。正因如此,才使得一曲曲的开花调构思精巧,语词新颖,皆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所以流传至今,成为不可小觑的文化瑰宝。
  山西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开花调,从地域风俗上就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左权县”原名辽县,是全国闻名的“歌舞之乡”,曾被高度评价为“万首民歌千出戏”的美称。由于四周被大山环抱,所以在过去漫长的岁月当中,这里的土著山民和外界的交往并不频繁,也正是因为这种世外桃源式的农耕生活,才使得这里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文化。因此,这里民歌的风格既不像高亢豪放且荡气回肠的晋北地区的民歌;也不像灵活多变、姿态万千的晋中地区的民歌;更不像那时时与时代接轨的晋南地区的民歌。恰恰相反,它既有那优美细腻、娓娓道来的旋律,却又有着热情直率感情,歌词的简单直接,再加上北方人特有的憨厚又富有特色的方言,這种既羞涩又直率、爽快的风格,完全为我们呈现出了一种独特韵味的民歌风格。
  开花调演唱的语言所采用的是山西晋东南一带的地方方言。在我国成千上万的地方方言当中,山西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但又有其自身独特的风格,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话语结束时上扬的语调。地方方言运用于民歌当中,使整个歌曲的地域特征更加浓厚,更有韵味,听起来更纯正,更亲切。而左权的地方方言更是别具特色。相信大家最熟悉的开花调方言莫过于“啊个呀呀呆”、“亲疙蛋”、“想亲亲”等等诸如此类。
  开花调曲式结构主要为上下平行、绝大多数由相互对称呼应的上下两个乐句构成,5―1―2―5的双四度框架为其核心音腔,是其区别于其他民歌的一大特点。开花调的旋律以级进的七声音阶为主,间或出现大跳音型,用于表现情绪情感的跌宕起伏,大大增加了音乐的感染力与传唱性。开花调的流传,是因其有着长期的音乐文化历史的积淀,同时还有职业艺人的加工和整理,以及一代代的原生态民歌手的传承和创新,这使左权“开花调”的艺术气息更加浓郁。例如,歌唱家刘改鱼演唱的这首《亲疙蛋下河洗衣裳》民歌就打破了我们所学的声乐中一贯的叹气方法,由歌词中“小亲个蛋”的“小”字提气,而后经头腔甩出来,这不仅增加歌曲的韵味,也更增加了其要表达的语气和情感。而在歌曲《樱桃好吃树难栽》中,“有了心思”的“思”字真假音快速转换,这些唱腔的运用一下子就把当地方言的亲切感与左权味道展示了出来,并且把歌曲中人物性格的羞涩,以及黄土地儿女之间深深的思念与爱恋都能够让每一位听众深深体会。
  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左权开花调在这个百花齐放的艺术氛围中也在不断创新,由作曲家王志信改编的《桃花红杏花白》就是一首非常成功的二度创作歌曲创作,常常作为各大专业音乐院校以及音乐会的选曲。作曲家深入山西进行采风、研究,将两首左权开花调《桃花红,杏花白》与《会哥哥》组装与发展进行二度创作,这两首原本均为结构短小、结构分明的分节歌,在将两个主题合并后,发展成为三段体曲式结构的大型声乐作品,各部分之间速度、情感变化对比明显,旋律线条多变,充分的提高了作品的冲击力和感染力,极大的丰富了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表现,其内容是反映男女青年之间淳朴的爱情故事。
  同样,不得不提的还有开花调的节奏,这是它区别于其他民歌较为明显的特征。先来看一下《桃花红杏花白》的谱例:
  从这个片段就可以看出左权开花调其整齐,对应的节奏型,而在最后三小节出现的三拍子节奏在民歌的创作中也较为新颖。
  开花调的节奏大都如此,相对规整且短小精干,同样区别于节奏自由而悠长的山曲。一般都是上下两个乐句互为补充,相互对应,但却表达的是共同的一个主题。如《桃花红,杏花白》的歌词,“榆钱钱你就开花,疙枝枝你就多,你的心眼比俺多呀,啊个呀呀呆”;“锅儿来你就开花下不上你就米,不想旁人光想你呀啊个呀呀呆”。
  开花调当中所常见的多为稍快的八三拍子,音乐始终洋溢着青春的生命与活力,彷佛每一首开花调都能看到左权人民在田间地头对幸福生活的欢呼雀跃。但也会出现交替节奏,即三拍子和两拍子交替出现,四拍子和三拍子交替出现等等,展现了独特的地域音乐风格,然而,这不仅仅填补了“开花调”的音乐理论方面,同时也掀起了一股新的特色民歌创作潮流。在传统的地域民歌中,三拍子的民歌是不常见的,但在左权民歌中却大量出现,并且大多集中在开花调这种音乐形式中,这就使左权民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特色。
  左权开花调是山西民歌中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璀璨的一颗明珠,但它的生存曾经却受到过严重的威胁,导致一度衰微生态失衡甚至停滞不前。幸有一代又一代的民歌艺人致力于保护和传承开花调,如刘改鱼老师、石占明、阿宝、王二妮等,为开花调的发展不遗余力。但总体而言对于开花调的发展传承还是存在人才资源匮乏的问题,并不是说演唱开花调的歌手不多,而是地道的、出类拔萃的民歌手太稀少。另外,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市场化,受市场经济和多样性文化娱乐的冲击,左权开花调的艺术特色被现代的流行音乐同化了。但随着近几年社会各界和政府的帮助和扶持,左权民歌正在以它独具特色的特点向前发展。当然,对于一个学习民族声乐的人来说,全力以赴地去学习,传承并且发展左权民歌更是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
其他文献
【摘要】:当今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电子商务的领域及其周边产业业务范围也在逐渐扩大,而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网站建设水平进步的支持。这其中,在网站平台上进行平面设计的质量和效果关系到网站建设总体成果的优劣,因此,占据主导性技术的平面设计和与相关技术的结合成为关键。笔者认为,二者缺一不可,良好的网站建设离不开平面设计与技术的能动结合。本文以列举在网站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为切入点,旨在探
期刊
【摘要】:英国著名的作曲家安德鲁.韦伯,他所创造的音乐剧至今为止有20多部。韦伯把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相结合,融合多种的音乐类型,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音乐创作风格。音乐剧《约瑟夫的神奇彩衣》是韦伯非常有代表性的以流行音乐风格为主,加入了摇滚元素的代表作。摇滚音乐元素的加入使音乐和剧中的角色更加激情、大胆、张扬,能够及时准确的表达出情感和情绪,使得舞台上音乐风格多变,更具有感染力。  【关键词】:音乐风
期刊
【摘要】:人們在满足了物质生活之后,对于精神世界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群众声乐活动也应运而生。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早已被提上日程,社区性的群众声乐辅导也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以对群众的声乐教育做切入点,深入探讨群众文化辅导中的策略问题,将提高全民艺术修养做为目标,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寻找共建和谐社会的途径。文章提出了对于群众文化辅导的建设性意见,有针对性的指出当前群众声乐辅导的误
期刊
波普艺术是流行艺术的简称,又称新写实主义,因为波普艺术(Pop Art)的Pop通常被视为"流行的、时髦的"一词的缩写。它代表着一种流行文化。在美国现代文明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国际性艺术运动,多以社会上流的形象或戏剧中的偶然事件作为表现内容。它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求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  20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英国,50年代中期鼎盛于美国。波普艺术一词最早
期刊
【摘要】:吴冠中用30余年的时间,致力于风景油画和中国墨彩画的创作,并进行油画民族化和水墨现代化的探索。吴冠中说:“形式美的基本因素包含着形、色、韵,我用东方的韵来吞西方的形与色,蛇吞象。”吴冠中的中国画现代化探索概括下来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即象吞蛇,蛇吞象,蛇化象,蛇中有象、象中有蛇,最终创造出“空灵”具有中国古典艺术精神且具有新的形式美感的墨彩作品。  【關键词】:吴冠中;水墨画;现代化  一
期刊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product design and growth in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children's products are more and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 children's lamp is a special kind of l
期刊
【摘要】:在大城市里,几乎所有奋斗在最底层的上班族每天都会去挤地铁,地铁里汇聚了形形色色的人们,可以算是一种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了。“地铁”可以说是一个漂泊打拼的人的象征,每个曾经经历过它的人,都会对它既有亲切感,又有厌恶感。很多人都会说,看到地铁,想起了过去的时光,有各种各样说不尽的故事,因此,地铁,可以说是一个最容易引起共鸣,最适合讲述漂泊故事的地方。  【关键词】:地铁;创作;音乐  一、编曲、
期刊
【摘要】:本文以德彪西前奏曲第三首《平原上的风》、第四首《飘荡在晚风中的声音与香气》以及第五首《阿纳卡普里的山丘》为例,从曲式结构、调式音阶、和声进行等方面对这三首作品进行相关分析。  【关键词】:德彪西;前奏曲;创作特征  一、曲式结构分析  (一)《平原上的风》  第一部分:第3-6小节为第一乐句,是整个乐曲的主题,7-8小节是1-2小节的重复,是两乐句间的过渡。第9-12小节是这一部分的第二
期刊
Usually as a tragedy,the final fate of protagonist always makes readers contemplate on what on earth resulted in his tragedy.We can analyze this question from many perspectives like theme and the back
期刊
【摘要】:王蒙作为元四家之一,在中国山水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能够载入史册为后人赞赏的原因,是因为他在山水画艺术上有着独具一格的绘画特点。他在家庭环境和元代画坛以及同时代艺术家的影响下,创立了解索皴法和牛毛皴法,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密而不塞,满而不闷”的构图方式,为中国山水画又添一笔美。他的山水画风格虽千奇百态,但怎么变都离不开繁点密线的艺术特征,从而增强了整个画面的效果又显现了物象美。  王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