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文化艺术中心 将最好的艺术,带给苏州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k2203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10月,蘇州城东,金鸡湖畔,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前身)正式对外营业,开启苏州城市文化发展的新篇章,一举成为苏州当时的文化新地标。
  转眼已过13个春秋,这里对苏州人而言,早已不只是一个地标性建筑,更是滋养人们心灵与精神的载体。十余年,涵盖了大剧院、演艺厅、苏艺影城、培训基地等多种业态的苏艺承接了苏州文化传统中“精致”的一面,致力于将国内外顶尖的文化艺术产品带到苏州,让苏州人可以在家门口拥有文化的满足感。
  艺术梦,不甘平庸
  在苏州演出氛围尚待提升的2007年,刚刚开业的苏艺就已经站在了全球高度,将蜚声国际的布达佩斯节庆管弦乐团请来苏州,全球指挥大师伊万 · 菲舍尔执棒,著名钢琴家李云迪演奏,这场大手笔的开业演出震撼业界。
  对于这样的“开场”,苏州新时代文体会展集团旗下苏州文化艺术中心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亮一定记忆深刻。
  作为苏艺2007年筹备开业参与者之一,张亮怀揣着“艺术梦”,投身繁荣城市文化建设事业中,在十余年与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高雅艺术与多元文化在苏城愈发欣荣。
  不知道有多少苏州人记得,2007年以前,苏州几乎是没有演出市场。“偶发性地办一场演出,无法对百姓文化艺术鉴赏能力形成持续的培养,更无法推动城市文化消费习惯的养成。所以苏艺的出现,无论是体量还是规格都意味着,这里必定会成为苏州文化艺术的高地。”
  张亮的自信,是有迹可循的。
  从成立之日起,苏艺就一直强调,内容为龙头,市场为导向。“为什么说内容为龙头?因为我们坚信,好的内容才是剧院经营的根本。”他直言,作为载体,剧院的硬件、管理服务固然重要,但都只是加分项,一流的艺术作品才是剧院生存的根本。
  可以说,张亮与苏艺的“艺术梦”从来不甘平庸。对于一些人而言,高雅艺术是漂亮的衣服,但他更希望它们能像书籍一般,给予人们心灵的滋养。因此,苏艺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观众的培养,而多年的坚持也让张亮和其团队看到了令人欣慰的回馈。
  培育,是另一种引领
  坚持将优质演艺内容和演艺产品带到苏州,十余年间,从最初要担心票房和上座率,到大多数演出都会早早售罄,无疑是市场和观众给予苏艺最好的回报。
  事实上,苏艺对整个苏州演出市场的培育,是毋庸置疑的。但她的引领,远不止是市场。
  2018苏州首届青年话剧节在苏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以苏州文化艺术中心为主场,联动苏州各个青年集聚空间全面展开。“青年话剧节的根本目的是培养苏州本土戏剧人才,扶持本土的戏剧团队,孵化和提高本土原创作品,为他们开创一个面向全国和世界舞台的机会。”这种对话剧人才培育的成效,如今也逐步显现出来。
  今年,伴随“姑苏八点半”活动,江南小剧场也应运而生。不少从苏艺“青话节”走出来的演员、制作团队,活跃在了江南小剧场的舞台上。“青年话剧节对于苏州话剧市场的培育与带动,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他强调,即使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青话节”一定会继续办下去,为引领苏州演出市场、营造苏州艺术生态做出更大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年底,著名表演艺术家陈佩斯创办的北京大道文化和苏州新时代文体会展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以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打造“苏州大道喜剧院”为基础,共同打造思想性和市场化俱佳的优秀作品,着力培养青年喜剧人才,推动南北喜剧文化联动发展。
  共生共长,继续用艺术为城市“加分”
  今年,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由新时代集团出品、苏艺制作的沉浸式感官体验剧《声入姑苏 · 平江》作为“姑苏八点半”江南小剧场的重要演出之一,已于5月顺利开演。
  “这是一个非传统剧场形式的创意项目,也是一个城市旅游体验项目。”张亮告诉我们,对于这项活动,他们致力于文化的交流与探索,将浸入式戏剧感官体验与苏州人文历史风貌完美结合,以古城为舞台,观众即演员,用身临其境的情节、音效设计,引导观众们戴上耳机开启一场古城人文之旅。“这种有别于现有舞台表演的项目,受到了不少观众的喜爱,这也给了我们信心,在未来尝试更多类似的沉浸式、多元化的演出。”据统计,《声入姑苏 · 平江》自开演以来,平均购票率达86%,超过70%的观众更是打出了85分以上的高分。
  受疫情影响,今年全球演出市场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但张亮透露,2020年下半年,目前苏艺已经规划了包括国内高品质话剧、苏州交响乐团、苏州芭蕾舞团演出季等表演在内的150余场演出,来填补和丰富苏城市民近半年的观演“空窗期”。
  与艺术“相处”了近二十年的张亮说,艺术的力量可以感染人、影响人,可以表达这个时代、歌颂这个时代,但作为从业者来坚持这项事业,则需要丰富的情感投入和理性的思考。有时候一个演出项目,其巨大的成本投入让人望而却步。但是,作为苏州高端服务业的龙头企业,让苏州的观众享受顶级的艺术是苏州新时代集团的使命,苏艺团队站在集团的平台上,依托集团综合资源,通过反复研讨、细致测算、周密落实,在巨大的压力和风险中一次次创造出让观众交口称赞的艺术盛宴,助力苏州人民拥抱美好生活。
  回望来时路,苏艺的诞生不仅让苏州有了一个真正的剧院,一个常态化运营的艺术空间,同时也将苏州人带往更加时尚、更加国际的生活方式。而她的成长轨迹,也是为城市营造生生不息的文化生态、让艺术为城市“加分”的过程。
其他文献
千等万等,终于等来了金鸡湖美术馆今年的首场大展!6月6日,“联合构筑”展览在苏州金鸡湖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苏州工业园区公共文化中心·金鸡湖美术馆主办,展览汇聚了14位参展艺术家的50多件作品,在装置、符号、录像、绘画、摄影、定格动画、行为表演的多元能量剧場中,呈现出一场别开生面的当代艺术展览。  作为金鸡湖美术馆今年首场大展,本次展览邀请了上海昊美术馆原副馆长杜曦云策展,陈天灼、丁乙、冯梦波、刘
期刊
尽管还没正式出梅,但炎炎烈日下,三伏天已然给人即将临近的感觉。  三伏天这个概念,在中国有很长的历史了。在《史记》里,太史公就记录有“秦德公二年初伏”的文字,可见在战国时期就有三伏,即初伏、中伏、末伏的说法了。  历书规定,“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是说,“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了。这里的“庚日”是指古代的“干支纪日法”中带有“庚”字头的那一天。因此按照规则,2021年的
期刊
生活无非在于一蔬一饭,关心粮食和蔬菜,才是最本真的生活。小编带来的这张苏州“藏素图”,希望可以让你在这个夏天心生欢喜。     大蔬无界  诚品里的高大上素食餐厅  大蔬无界,位于诚品书店三楼,店的面积不大,布局紧凑,有点无印良品的范,简洁素雅,搭配服务员淡淡的笑容和低声细语,确实平添几分素净清幽之意。这里以素菜为主,每一道菜都饱含着匠心,精致且有诗意。而且菜品图还会附上材料和烹饪方法,这点到是挺
期刊
苏州乐园水上世界是多少苏州人盛夏季节的记忆!6月20日,苏州乐园森林水世界开园,13个明星玩水项目强势回归!丛林龙卷风、暴风谷、飓风海浪池、冲天大回旋……还有森林水世界的明星活动——水上电音舞台激情回归,风格百变的水上皇后大赛将在7月开赛。  水世界作为苏州高新旅游集团重点打造的夏日明星乐园一直广受市民、游客喜爱。今年,水世界策划了“开森赶浪”与“潮浪型秀”两大波段主题活动。4场型秀狂欢,将聚集众
期刊
7月5日,高新区畅销书作家谢华伟(笔名:一只鱼的传说)在苏州园林博物馆举办了新书发布会,推出全新出版的长篇科幻冒险小说《姑苏密码》。  《姑苏密码》主要讲述了主人公老鱼创业失败后,隐居在高新区通安镇树山村卖玉石。一觉醒来,他发现这个世界上的时间神秘“消失”了7天,而唯一一个没被时间影响的,就是他自己。更可怕的是,7天后世界可能毁灭。于是,老鱼集结了一支“史上最奇葩探险天团”,开始了争分夺秒的大救援
期刊
烟雨江南,仲夏时节,现代苏州-满江红苏式生活体验基地里,十几位细描花钿,轻旋霓裳的汉服小姐姐轻舞吟唱,手作花簪。这场别出心裁的身着汉服手作头花簪的活动,让大家充分感受了一场中国传统美學文化的魅力。  活动现场,大家围着红木长条桌进行着各自的创作,原创手工头簪、手工绣花胸针、手工串珠挂件……一件件精美的作品在纤纤玉手中诞生出,现场吸引了不少顾客的驻足。挖掘传统文化消费资源和消费新动能,是发展城市经济
期刊
都说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人间烟火又哪止大街小巷的叫卖声,穿梭往来的美食摊,苏州的烟火气,是从咿咿呀呀的曲调中散发出来的,有一种融入骨髓的文化气质。时光流转,那些过往的文人雅趣,早就浸透到了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苏州的城市文化休闲标配也从传统转向現代,从单一走向多元,从烟火气到都市味,都市人群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在这里得到了满足。在这个时尚与国际化并存的现代化大都市里,接地气的文化场馆与高品质的文化空
期刊
每一座城市都需要并拥有文化标配。作为城市文化标配中最為城市居民所熟悉的代表,文化场馆这种类型的城市文化标配不仅接地气,还具有诸多指标意义,比如在建筑、功能、文化内涵与精神、气质等方面。  苏州的城市文化标配有哪些?城市文化标配如何满足高品质的文化生活需求?苏州的城市文化标配具有什么样的特色?这些城市文化标配对于苏州城市历史文化、江南文脉、精神、气质有什么样的价值与意义?  曾经,苏州的文化标配少,
期刊
中日(苏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在相城揭牌  近日,中日(苏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揭牌仪式在相城区举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秘书长丛亮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致辞,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黄卫视频致辞。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蓝绍敏,副省长惠建林共同为示范区揭牌。  中日(苏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获批成为全国6个中日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之一,范围覆盖相城全域,38.5平方公里的中心区已启动建设,构建“一核两翼”
期刊
几年前,与友支硎山访古,访到两方民国摩崖时期石刻。一方为:“南来彻大师,讳读彻,字苍雪,云南呈贡人,复兴中峰寺者也。著《南来堂集》,钱谦益为撰塔铭。”落款:“民国十五年四月,乡后学李根源书志。”另一方为:“苍公遗蜕”,上款“民国丙寅秋”,下款“吴荫培题刊”。在两方摩崖的下方不远处,有一个盗挖过的古墓,视线所到之处,狼藉又荒芜:六角形地宫打开着,里面空空如也,五级塔刹及部分石构件散落一地,环形罗城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