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细胞性食管炎一例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e3wer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淋巴细胞性食管炎(LyE)是以食管壁淋巴细胞浸润,且排除粒细胞浸润为病理特征的慢性炎性疾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诊断需结合临床、内镜、组织病理学等多方面因素。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抑酸药、糖皮质激素和食管扩张手术等。国内对于LyE的病例尚未见报道。现报道1例LyE并总结LyE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下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REM)是诊断食管动力障碍疾病的金标准。准确的诊断建立在规范的操作之上。为了提高HREM的操作质量,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胃食管反流病专业委员会牵头制定本指南。通过邀请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对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检索、讨论,并召开2次专家研讨会,确定了指南的内容。本指南内容涉及HREM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详细的操作指导,以及结果阐述。
目的探究首次就诊的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的AMA水平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信息系统,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首次检测AMA和(或)M2型抗线粒体抗体(AMA-M2)阳性的1 3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183例、免疫印迹法431例、ELISA法709例;分为未诊断PBC组(973例)和新诊断PBC组(350
2019年12月20日,《中华消化杂志》第十届编辑委员会成立。面对机遇和挑战,《中华消化杂志》将恪守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办刊初心,创新办刊理念,创办精品期刊,与中国消化事业共同成长,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做出更大贡献。
近年来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内镜下切除术日渐成熟,但存在较高风险,术后有肿瘤残留,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或复发率较高,是否追加外科手术仍存在争议。现报道1例行改良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内镜下切除术患者,术前通过超声胃镜评估有无胆胰管内生性生长,术中于胆胰管内放置鼻胆引流管改造的长支架预防术后并发症,术后根据病理结果组织多学科讨论,旨在为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规范化治疗提供参考。
胆管胸膜瘘是胆道系统与胸膜腔之间的病理性交通,是肝胆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该病较为典型的临床表现是胆汁性胸水、胸闷、呼吸困难,CT、MRI检查、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或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可明确诊断,治疗方法主要有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胆管胸膜瘘修补术等。由于胆管胸膜瘘症状隐匿且临床较少见,常被误诊、漏诊,现报告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3例胆管
目的初步探讨第二代结肠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方法纳入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结肠胶囊内镜检查的所有门诊和住院患者40例。由具有小肠或结肠胶囊内镜丰富判读经验的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分析检查结果,观察胶囊在胃、小肠和结肠的通过时间,以及结肠清洁程度评分、胶囊检查完成率、病变检出情况和检查过程中的不良反应。采用卡方检验和Student′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5.0%
回顾性分析167例小肠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小肠出血的原因和特点。小肠出血的病因以炎性病变、肿瘤性病变和血管性病变多见,分别占35.3%(59/167)、30.5%(51/167)和18.0%(30/167);其他良性病变包括小肠憩室、肠套叠、息肉和异位胰腺等共占9.6%(16/167);胆源性、胰源性小肠出血占1.8%(3/167),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占4.8%(8/167)。不同年龄组患者的
中国是H.pylori感染的高发国家,由H.pylori感染造成的经济负担越来越沉重。本研究调查了银川市H.pylori的感染现状,并分析了其流行病学因素,旨在为H.pylori感染的预防提供参考。通过对银川市5个区域的居民进行14C-呼气试验及问卷调查,分析调查人群的一般特征、生活习惯、疾病状况等,发现H.pylori感染与居民的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且H.pylori感染不仅可导致慢性胃病、胃
慢性萎缩性胃炎作为一种癌前病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既往研究发现补充叶酸可有效逆转慢性萎缩性胃炎进程,降低胃癌发生率。叶酸通过单碳代谢保障DNA甲基化,延缓慢性萎缩性胃炎进展为异型增生的进程,通过抗炎和抗氧化作用抑制黏膜炎症,预防胃癌。由于研究人群、数量、剂量、干预时机、基因多态性和其他致癌因素的影响,不同研究之间呈现出双向结果。目前对叶酸补充治疗的方案和疗效仍有一定争议,其机制也尚未阐明。
目的研究中枢蓝斑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系统在IBS中的作用,探索影响其改变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母婴分离联合出生后复合应激构建大鼠IBS模型,后采用脑核团微取样的方法获得大鼠蓝斑区的组织样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对照组和IBS组大鼠蓝斑核内细胞癌基因Fos(c-Fos),以及CRH和其相应受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CRHR)1、CRHR2的mRNA表达;同时检测DNA